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臨衝繩(2 / 3)

禮炮轟響,洋麵上龐大的艦隊都拉響了汽笛向‘企業號‘致敬,的確,‘企業號‘配得上它們的敬意.在長達4年的大海戰中,它挺了過來,它頑強地抗住了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反而給對手以重大回擊.它親自將日本海軍打入了深淵,促進了日本帝國的死亡,正如雷德斯特爾上將宣讀的嘉獎令中指出的那樣:

‘‘企業號‘的精神是不屈不撓的,它也代表了美利堅合眾國的精神.所有的人們都為我們美國海軍擁有這樣的軍艦,以及在它上麵服役的官兵們卓越的智慧和堅定,勇敢的品質感到驕傲!美國人民感謝你們!願上帝永遠保佑這艘軍艦!‘

從日本本土九洲島的外海海麵上,有一串長達790英裏的島嶼彎彎曲曲地向中國台灣島伸去,這一連串的島嶼大大小小,林林總總共有140餘個,這就是硫球群島.在這串島嶼的正中就是日本保衛本土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堡壘衝繩島.這個島有點象是一個不太規則的長方形,南北長約60英裏,中部卻隻有2英裏寬.而且地勢平坦,有利於修建機場.還有兩個深水港,可以停泊大型軍艦.衝繩島是屬於亞熱帶氣候,由於受到太平洋灣流和小笠原群島暖流的影響,終年雨量很大,空氣濕度也較高,而且變幻無常.有時一天下的雨,就等於一個月的總雨量.每年的5到11月之間,至少要受到2次以上的台風襲擊.

衝繩島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這個島距日本本土,台灣島和中國大陸的距離一樣遠,可以說它是一個三叉路口.早在1372年,中國的明朝就占領了這個島,將這群島嶼變成了中國的海外屬地.該島年年向中國中央王朝進貢,歲歲去朝.直到1572年,日本占領了衝繩島,但當時的日本人招惹不起中國這個大國,他們仍然承認這個群島是中國的屬地,並允許該島繼續向中國中央政府進貢.這種十分奇怪的雙重隸屬關係一直延伸到1875年以後,在那一年中,現天皇裕仁的祖父幹脆派兵完全占領了衝繩島.4年以後,日本明治天皇正式宣布該群島為日本領土,並規定島上所有的居民均為日本人,隻能使用唯一的官方語言‘日語‘,並派出知事取代了衝繩王.日本就這樣強行將一塊原本是屬於中國的海外殖民地恬不知恥的吞並了.當時中國的中央集權王朝象是一棵被掏空了的大樹自顧不暇,無力過問這塊海外殖民地,隻好默認了這一事實,其微弱的抗議聲很快就被國際社會忽略不計了.就這樣,日本人將目己的領土向西南方向足足延伸了500海裏.

若幹年過去了,衝繩作為日本四十七個都道府之一,與其它的都道府有著平等的地位.比如:衝繩在國會中有議員,有代表,衝繩人也是日本的一等公民.但由於這些島嶼孤懸海外,大多數日本人都忽視了它的存在.島上的居民也口稱要效忠天皇,不過,他們的絕大部份生活習俗都承繼了中國的.他們有神位,供的是‘天地君親師‘,有宗氏祠堂,有家譜.而且在門前和屋頂上放上石獅子來對付那些不友好的入侵者,甚至還立有‘泰山石敢當‘用來驅邪避鬼.這一切都證明了,衝繩人的先祖是不折不扣的中國人.

盡管衝繩島在和平時期幾乎被遺忘,但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特別是美國人己經打上門來時,衝繩島的地位一下子變得‘顯赫‘起來了.1944年3月初,正當美軍在攻打硫磺島時,日本大本營在衝繩配置了第32軍.這個軍是個滿員軍,下屬3個整師團和一個混成旅團.但在44年的2月,隸屬於這個軍最精銳的第9師團被調到了中國的台灣島.因為陸軍軍令部認為,美國人的下一個進攻目標有極大的可能是台灣,必須首先加強台灣島上的防禦.衝繩島的防守力量被削弱了,但盡管如此,第32軍軍長牛島滿中將手中仍掌握著一支不可小視的力量,第24師團是關東軍的一部份,共有14000餘人,第62師團12000餘人,第44**混成旅團有5000人,還有一個坦克聯隊,擁有14輛中型坦克和13輛輕型坦克,還有一支炮兵部隊,擁有各種五花八門,大雜燴似的火炮,如:105毫米的榴彈炮;75毫米的步兵炮,81毫米的臼炮;24門320毫米的岸防炮以及22毫米的機關炮等等.此外,牛島滿將軍還有相當於團級編製的2個船舶工兵大隊,各種各樣的後勤部隊和一支有2萬人的誓死效忠天皇的民兵部隊,當然,這支民兵部隊的主要武器是木棍,萊刀和削尖了的竹茅.至於飛機!這是‘保密的‘,在衝繩島上的兩個大城市那霸和首裏當然是有飛機場的,但人們卻沒有看到半架飛機的影子,特別是‘零式‘戰鬥機,也許有,也許沒有,但牛島滿將軍和他的參謀們都清楚,有沒有飛機其實都是一個樣,琉球群島特別是在衝繩島的天上,製空權肯定不會是日本人自已的.

牛島滿中將的防守指導思想和硫磺島上的栗林忠道將軍是完全一樣的,他不打算讓自己的部隊暴露在海灘上,成為美軍軍艦上的大炮和蝗蟲一樣的飛機的活靶子.在那霸和首裏有著最利於防守的理想地形,日軍在這裏建立起了防禦體係,這個體係的核心是一係列的同心園式的碉堡,碉堡上的射擊孔是一律向東南方向的.碉堡群橫貫全島,其縱深是由無數個洞穴,暗堡和隱蔽炮台所組成.這些防禦工事都由地下錯綜複雜的地道相聯,就連密布於鄉間,其形狀象是七弦琴一樣的中國式的古老墓地牛島滿將軍也沒放過,他不顧衝繩島上的老年人的集體抗議而將其全部改建成了工事.牛島滿的戰術與栗林中道中將一樣簡單但更實用,放敵人上岸,在已經準備好了的陣地上與敵人交鋒.到45年的3月中旬,所有近10萬名日軍,其中包括2萬餘名用竹矛武裝起來的民兵己各就各位.主要防線由具有相當作作經驗的第24師團和62師團防守,新編的雜牌第3師團(大部份是民兵)和第44混成旅團則負責防守島的南端,那裏是臨海的懸崖硝壁,估計美軍以那裏登陸的可能性不大.而在島的東南部則完全放棄了防守,那裏是渡具知海灘,一片曠野無險可守.美國人肯定將在那裏登陸.因而隻是象征性的布置了2個營級大隊,準備稍作抵抗後就向回撤,誘敵深入.牛島滿中將正確地預測到了美國人的登陸行動,但這並不意味著他能在這場戰役中獲勝,這點他自已也清楚,他隻不過是在盡力而為罷了!

美國人將進攻衝繩島的戰役取了一個文雅但又莫明其妙的代號,叫作‘冰山行動‘.誰也不知道是那個參謀人員給計劃命的名,又為什麼叫‘冰山‘?但很顯然,這是一次大規模的陸,海軍聯合行動.總指揮是斯普魯恩斯將軍,這位中將以其作戰謹慎小心而聞名.擔任登陸行動指揮的是陸軍的第10軍軍長西蒙.博利瓦.巴克納中將,巴克納將軍作風硬朗而凶猛,意誌堅定但好走極端,是麥克阿瑟上將麾下有限的幾個王牌將軍之一.巴克納對日本人充滿著仇恨,這恐怕來源於他的父親,他的父親曾是美國南北戰爭中南方的將領之一,曾被北軍俘虜後又逃了出來.因此小巴克納對敵對方的仇恨可以說是生與俱來的.他將指揮6個相當有戰鬥能力的師去進攻衝繩島.有3個師是陸軍,而另3個師卻是海軍陸戰隊.負責運輸和掩護登陸部隊的是約翰.A.米切爾少將.本來這位少將是要坐鎮在‘企業號‘上指揮第38特遣艦隊的,但由於‘公牛‘哈爾西海軍中將的到來,米切爾則奉令率原編號是32特遣艦隊的一部,要將18萬3千名陸上攻擊部隊和74萬噸作戰物資運送到衝繩島戰場.他必須為430艦大型運輸船護航.而這些運輸船絕大部份還在萊特島和西雅圖裝船,這位少將肩上的擔子並不輕鬆.而負責海上戰鬥指揮的則是哈爾西中將.這位中將坐鎮在他的旗艦‘密蘇裏號‘戰列艦上,他對在同級將軍斯普魯恩斯中將的指揮下作戰滿不再乎,拿他的話來說就是‘隻要能打上仗,能痛宰日本人,誰來指揮都是一樣.‘.這位將軍的麾下共有作戰艦艇680餘艘,光大型航空母艦就有近30艘,如果再加上護航航母,哈爾西中將指揮的航空母艦近80艘,飛機近5000架,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能指揮這麼龐大的一支艦隊,至少在目前來說,雖不是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的.為此‘公牛‘將軍是心滿意足的,他才不管是誰在指揮他哩!再說,他還有相當大的自主權,除留下一部份戰列艦,重巡洋艦,驅逐艦掩護登陸部隊登陸和炮擊衝繩島外,他可以率領艦隊打到瀨戶內海或橫濱去,沒人會指責他.但現在不行,不能這麼作.他必須先保證在這次戰役中艦隊本身的安全.當然,指揮全部5000架飛機組成的空中力量的總指揮是科斯派爾上校.黃林仍在‘企業號‘上建立起了他的指揮部.這是唯一一艘沒有升起將旗的戰役指揮艦.黃林回想起尼米茲上將和海軍部代理部長雷德斯特爾上將與他的一段談話,這件事是發生在‘企業號‘被嘉獎的那天.尼米茲上將直截了當地對黃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