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夜半(1 / 3)

直到太陽落山,等了半天我爺爺還沒有回家,我不免有些等不住了,那個時候,手機還沒有得到普及,想聯係我爺爺也聯係不到。

而東北的冬天,夜長日短,外麵早早就黑了。

於是我和我奶奶就決定邊吃邊等。

暖氣爐被我奶奶生得高高的,屋子裏溫暖極了,內外溫差過大,窗玻璃上結了一層厚厚的水汽,豐盛的晚餐擺在桌上,電視機裏還放著動畫片。

在這樣舒適的環境裏,我一口一個肉蛋餃子,將嘴塞得滿滿的,不是因為我有多餓,而是因為肚子裏有食物壓著,會讓人安心不少。

邊吃飯的功夫,我邊給我奶奶講述下午的噩夢,說實話,可能是因為年紀太小,表達能力不強,我講得稀裏糊塗,磕磕絆絆,而我奶奶聽得更是一知半解,不明覺厲。

一大半更像是孩子的童言無忌。

經常做夢的朋友可能會理解,有一些夢是很難清楚地記著的,明明剛醒時還記得清楚,想著要記下來,或是跟別人分享,可話到了嘴邊,卻好像有什麼力量阻止你這麼做,隻過了三分五分就會忘得七七八八。

如果不特意回憶,過了幾個小時,可能就會忘得隻剩下一條主幹了……

我奶奶大概也隻聽懂了:我夢見幾個小孩,要跟我出去玩,被我拒絕後,突然變成了妖怪,然後就給我嚇醒了……

雖然驚訝,但我奶奶向來是沒主意的,於是便提議等我爺爺回來再說。

說完,還往我碗裏多夾了兩筷子菜。

我奶奶對這些玄乎的事還是挺相信的,那個年代,農村長大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迷信。

俗話說得好,可以不信,不能不敬,總有些事情是說不清道不明的,但礙於當家作主的我爺爺,完全不信這方麵,她也不好自作主張帶我去前院看看。

我爺爺家前院那座四開間的大宅子,就是我們當地有名的仙姑,’九仙姑‘的道場。

在我們當地的傳說,我們這個小縣城三百年多前,還是明末打仗的時候,鬧過一次大洪水,兩條大河決堤,不光是淹沒了幾百裏的土地,連人和牲畜都被洪水卷走不少,可謂是死傷慘重。

全縣21個鎮子,躲過了戰亂,卻被洪水硬是毀去了8個。

就在這個為難關頭,從外地來了一個雲遊道人,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他站在河岸,嘴裏念念有詞。

沒過多久,道人雙目微微眯起,隻見滔滔洪水裏浮現出一隻妖龍的身影,那身影越來越大,不少鄉民也發現了異常,紛紛下跪請求道人出手降妖。

於是他便組織鄉民在岸上擂鼓,往水裏丟艾草和烈酒,而後獨自一人跳進水裏,與妖龍展開殊死搏鬥,大戰持續了三天三夜,最後道人成功將妖龍斬於劍下。

斬殺妖龍後,道人站在河岸,對著翻湧的河水,念了一個‘退’字,果然洪水不久之後便退了下去。

而道人也留在了我們這個小縣城,直至仙逝。

人們為了紀念道人治水的功績,特意建造了一座道場供他居住,在他死後,還為其塑了真身像,供人世代膜拜,因道人生前自稱在師門排行老二,後得尊稱‘二太爺’。

‘九仙姑’就是‘二太爺’生前座下唯一的弟子,當然,以前的九仙姑自然是壽終正寢了,不過這一脈師承留了下來,每一任當家人都以‘九仙姑’自居。

平日裏我爺爺對前院很是不屑一顧,尤其是當他看見有人帶著禮物走進前院,他都要撇撇嘴,嘴裏嘀咕幾句封建迷信。

小孩子嘛,來得快去得也快,我拍了拍滾圓的肚子,目不轉睛盯著電視機裏的動畫片,下午的事情早已被我拋之腦後。

更何況,奶奶也給我請好了明天的假,說是要讓我好好養一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