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韓信的猜想全都正確!
原來,劉邦大軍主力二十天前已然進入中原地區,自己留在巴蜀為其籌措糧草,穩固後防。
張良在三條道路盡頭部署的兵力不過九千人而已,若遇強悍敵軍進攻,很難防守!
“何況,晚生有一計,可將三條道的劉邦守軍全都調走,集中於一處,一舉殲滅之!”
“將三處劉邦軍調至一處?!”眾人齊呼,這可是劉邦的軍隊,咱秦軍憑什麼調動?
即便是調虎離山也是調動一處而已。
有什麼神奇辦法可一舉調動三處敵兵,而且還讓他們集聚一處,好讓我們聚殲。
這簡直是神仙戰法,或者是妖法不成?!
就在韓信要將計策說出,子嬰製止他,然後轉頭看向湯峪,正色道:“湯愛卿,將你太尉之位讓與‘兵仙’如何?”
韓信駭然,連忙跪下推辭,“陛下萬萬不可,韓信寸功未立,怎可位列‘三公’。”
子嬰安撫道:“你不必如此,朕自有主張,朕相信你絕對可勝任太尉之職!”
韓信還是推辭,拱手道:“晚生投奔大秦並非為一官一職,隻因陛下仁義無雙,是天下最英明之共主,因此心向往之!”
要說自己是當今最英明,子嬰確實有信心,怎麼說自己是穿越而來的現代人,思想總比古人要先進,文明程度超過古人千倍。
啥也不說,至少不會幹出屠城、夷族這樣殘酷反人性之事。
這時湯峪也站出來,真是難得的豁達,大聲道:“若韓先生真能率兵攻占巴蜀,一個區區太尉算得什麼,老夫願意讓出!”
子嬰頗為感動,拍拍湯峪手臂道:“你老接任奉常之職,掌宗廟禮儀。”
湯峪頓時老淚縱橫,立即跪地謝恩,“老臣叩謝陛下隆恩!”
對於湯峪來說,奉常是為“九卿”之首,比“三公”差不了多少。同時掌宗廟禮儀之事正是他所擅長,可稱得上甘之如飴。
以往在太尉之任,雖貴為“三公”,但作為軍事“一把手”,實在難為他了,每當君前對奏,宛如火上烤。如此兩相對比,何樂而不為呢?
如此一來,韓信也不好再推辭。
子嬰大為舒暢,高聲道:“明日朕即建拜將台!高九丈、寬九丈,長九丈,朕親自拜將,韓信將軍任大秦太尉!”
蕭何看著這一切,心中澎拜,韓信一介遊民,一夜之間即為大秦太尉,位列三公。
賢人得遇明君,夫複何求啊!
自己自小與劉邦一起長大,劉邦也算的上明君,擊敗項羽大可期待,屆時可稱天下共主。
沒成想,天不滅大秦,降下如此英主!
千裏迢迢隻為得到一個韓信!
劉邦、項羽豈能做到?
而如今,韓信勢必成為劉邦和項羽的掘墓人!
韓信大位已定,皆大歡喜,然而李琰的好奇心卻還沒滿足。
他用手指戳戳韓信右臂道:“太尉,太尉大人,究竟何妙計可使劉邦三路大軍彙集一地?”
韓信微微一笑:“明修棧道,暗度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