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雙虎相爭(1)(1 / 2)

“劉邦!劉邦的軍隊?!”盤璃愕然。

原來陛下所謂的演戲,就是假扮賊軍。

假扮賊軍本沒必要,但特意假扮“劉邦”賊軍,似乎有一些道理了......

“假扮劉邦......那就是項羽賊軍進攻函穀關,而據守函穀關的就是劉邦賊軍了......”盤璃不斷沉吟著,似乎理解了皇帝陛下所謂“演戲”的真正涵義。

“怎麼樣?老盤,你覺的朕這場‘戲’可否演下去?”子嬰笑嗬嗬看著盤璃,他可是自己這出‘戲’的“第一男主角!”

“陛下聖明睿智,末將望塵莫及,‘戲’是好‘戲’,隻怕是演久了終會穿幫。”

到底是老將軍,或許沒有李琰機靈,但老成持重勝過許多。

子嬰讓函穀關守軍假扮劉邦軍隊抵抗項羽軍隊,明顯著是要挑起二者矛盾,然而此事隻能瞞騙一時,“演戲”不可能永遠“演”下去,一旦被拆穿,終究沒有太大意義。

對於盤璃指出的問題,子嬰並不否定,“所謂騙術,都是暫時的,不可能永遠騙下去,但朕就是要在項羽和劉邦心中紮下一根‘刺’,隻要有了這根‘刺’,屆時無需外力,二人都會鬥下去!”

其實作為穿越者,子嬰自然知道天朝曆史著名的“楚漢之爭”,劉邦和項羽最終要鬥起來的,隻不過子嬰想讓他們之間的鬥爭提早“一丟丟”罷了。

子嬰明白,現在的形勢是存在三方力量:自己的大秦、項羽、劉邦。

明麵上是項羽和劉邦一方,共同對付自己,由此造成大秦一度陷入覆亡危機。

實際上劉邦和項羽同樣存在矛盾,隻不過被隱藏罷了。

因此子嬰要做的就是不斷刺激兩者之間的矛盾,讓其生根發芽直至徹底爆發。

子嬰自認為可以做到,讓他們的矛盾迅速爆發!

且不說劉邦,隻說項羽為人氣量極為狹小,而且極端自負又魯莽,隻要子嬰在其心中種下一根“劉邦害他”的“小刺”,即便是事後澄清,項羽照樣難以平複。

所以,這場戲,子嬰一定要“演”下去!

況且,這出“戲”一邊演一邊發展,最終要發展到什麼程度,還未可知也!

為了加強“戲劇”效果,子嬰給李琰下了一道新命令:“密影衛全部出動,在新安城至函穀關一帶大力散布劉邦大軍已經攻破崤關,並且占據函穀關的謠言!”

李琰拱手領命,親自部署,這可是他最擅長之事。

傳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即便是信息再不發達的時代,有用的信息和真實的信息或許傳遞不快,但謠言總是像長了翅膀一樣,可以漫天飛舞!

人們都打心眼喜歡謠言,因為謠言總是能聳人聽聞,讓人驚掉下巴。

人們日常生活過於平淡,因此需要這種“驚掉下巴”的刺激,況且這種刺激隻能傷害別人,對自身毫無傷害。

很快,“劉邦攻陷崤關,占據函穀關”的消息傳到了項羽耳裏,他拍案而起,“劉邦小兒,膽敢搶先入關!”

英布也怒氣衝衝,“若不是我軍在巨鹿消滅暴秦主力,小兒豈能一路連克各郡,更不可能攻下崤關和函穀關!”

“對!不能便宜這小子!”

“劉邦狡詐,決不能放過他!”

“主公天下無敵,剿滅劉邦如同捏死螞蟻一般容易!”

......

其他武將,諸如季布、龍且、鍾離昧、蒲將軍等人都忿忿不平,感覺劉邦為人奸詐,搶了自己的勝利果實。

範增也頓足怒斥,卻是在責備項羽等人:“若不是貿然誅殺秦降軍,我軍有四十萬大軍,且可以令章邯、司馬欣、董翳為先鋒,直下函穀關!”

英布立即反唇相譏:“範先生為何妄自菲薄,難道沒有秦降軍,我軍就攻不破函穀關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