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魚肝油的提取與精製(3 / 3)

魚油中含有豐富的天然維生素A和維生素D以及其他營養元素,常作為藥用油治療維生素A和維生素D缺乏症和日常所需維生素A、維生素D的補充劑,它能夠改善人體視覺係統和促進骨骼生長,是人體特別是兒童需要經常補充的重要天然維生素。魚油屬油溶性物質,難以與水溶性物質混溶,具有特殊的腥味,難以均勻地添加於食品中,而且暴露於空氣中,其過氧化值易於升高,出現氧化酸敗。通常將其加工製成濃縮劑、膠丸、乳白魚肝油、麥精魚肝油等產品以方便服用。

魚油產品主要是魚油膠囊,其製作需要的原料與設備有:魚油、明膠、黃原膠、麥芽糊精、酪蛋白鈉、單甘酯、卵磷脂、乳糖等,這些原料均為食用級。電動攪拌機,高剪切乳化分散機,膠體磨,均質機,高速離心噴霧幹燥機,顯微鏡,恒溫恒濕培養箱,高速離心機。

1.工藝流程

2.工藝要點

(1)主要原材料用量的確定綜合考慮製得的微膠囊產品的性能、成本及製造工藝等因素,現有研究表明主要配料為:魚油35%~40%,壁材58%~68%,乳化劑1%~2%,穩定劑0.5%~1.2%。

①壁材的選擇及用量:壁材特性是影響微膠囊產品特性的重要因素。用於噴霧幹燥微膠囊化的壁材應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幹燥性,製得的溶液具有黏度低、成膜性好、價格合理及符合食品衛生標準、食用安全等特點。

明膠是親水膠體類的蛋白質,具備乳化性、成膜性,溶於水,符合作為壁材蛋白質的要求;酪蛋白鈉乳化性和溶解性均好,也是常用的蛋白質壁材;黃原膠是一種親水膠體,在連續水相中能維持複雜的網狀結構,與蛋白質複合後,存在協同作用,能提高乳化液的穩定性,並且能使產品外壁的致密性提高;麥芽糊精是具有營養價值的碳水化合物,黏度低,水溶性好,是微膠囊工藝中用得最為廣泛的配伍壁材,乳糖、蔗糖、轉化糖漿等也常用作壁材。

②芯材添加量的確定:微膠囊化效率和產率是衡量製造工藝、產品質量的重要指標,常用來確定芯材與壁材的比例。另外,乳化液的穩定性(分層率)也是一個重要指標。芯材添加量一般以60%(占壁材量)為宜,即芯材∶壁材=0.6∶1。

(2)均質壓力的選擇油相和水相混合後進行均質處理,可使乳化液均勻穩定,便於噴霧幹燥。均質壓力對乳化液的穩定性有較大的影響,當壓力小於40MPa時,乳液穩定性隨壓力的增大而增高;當均質壓力超過40MPa以上時,乳化液穩定性隨壓力增大變化不明顯。因此,最佳均質壓力為35~40MPa。

(3)噴霧幹燥微膠囊工藝條件的確定已有研究表明,采用QZ-5型噴霧幹燥機製備微膠囊型魚肝油的最佳噴霧幹燥造粒工藝條件為:進料溫度55~65℃,進料流量115mL/min,進風溫度190℃,出風溫度75℃。

(4)微膠囊化魚油的性狀分析采用上述最佳原料配比和工藝條件,製得的微膠囊化魚肝油為白色或淡黃色固體粉末,無不良氣味,水溶性、流動性、分散性和穩定性均佳。

(六)魚油產品的質量標準與檢驗方法

1.質量標準

魚油的感官指標,理化指標。

2.檢測方法

(1)氣味取魚油試樣50mL注入100mL燒瓶中,加溫至50℃,用玻璃杯邊攪拌邊檢查氣味。

(2)外觀將抽取的魚油充分攪動,混合均勻,取適量於直徑25mm的試管中,在光線明亮處檢查其外觀。

(3)水分及揮發物按GB/T 5528—2008《植物油脂水分及揮發物含量測定法》的規定執行。

(4)酸價按GB/T 5530—1998《動植物油脂酸價和酸度的測定》的規定執行。

(5)過氧化值按GB/T 5538—2005《動植物油脂過氧化值的測定》的規定執行。

(6)不皂化物按GB/T 5535.1—2008、GB/T 5535.2—2008《動植物油脂不皂化物的測定》的規定執行。

(7)碘值按GB/T 5532—2008《動植物油脂碘值的測定》的規定執行。

(8)雜質按GB/T 15688—2008《動植物油脂中不溶性雜質含量的測定》的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