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畜禽骨綜合利用的意義與現狀(2 / 2)

目前世界上鮮骨加工主要有三種途徑:低溫速凍加工(如日本)、高溫高壓蒸煮後加工(如俄羅斯)、常溫或冷凍到-15℃左右加工(如我國)。冷凍法是將鮮骨在-15~-25℃以下充分冷凍脆化,然後加工,此法較常溫易加工;高溫高壓蒸煮法,是把鮮骨蒸煮酥軟,然後加工,其技術關鍵是掌握好壓力、溫度和時間。

2.我國對畜禽骨的加工利用現狀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引進丹麥、瑞典和日本等肉類加工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在骨類食品開發上較為滯後,經過近20年的努力我國在對各種畜禽骨的利用上取得了很多成就。據報道,泰安市農科所研製成功“食用鮮骨泥簡易加工方法”,並能把鮮骨泥進一步加工成全營養骨泥粉;四川省已有我國自己生產骨泥的成套設備;人民解放軍總參六九一三工廠研製出一種新型的骨頭專用成套超微細粉碎設備。另外,有許多成果已得到專利認可,如:長春市食品工程應用研究所研製的骨糊營養係列食品及應用,並生產專利設備——超細微磨骨機;山東省臨沂市肉類製品廠的全價雞係列產品;黑龍江商學院研製成功的骨泥食品加工成套設備;甘肅畜產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最新研發的專利技術:一種鈣營養強化劑及其生產工藝,其特征是它以我國西北高原特色資源——犛牛骨漿、酪蛋白磷酸肽、菊粉為原料,製成在消化道中可以緩釋的微膠囊。

鮮骨營養價值高,能防治各種營養缺乏症,被食品和營養學家們譽為“21世紀新型食品”。骨類食品在世界上非常受歡迎,日本人稱之為高級營養補品,美國等西方國家稱之為21世紀功能性食品。骨類產品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人類正麵臨著鈣缺乏症的困擾,我國國民尤為嚴重,因此補鈣是人們非常重視的問題。據有關專家認證,補鈣從動物性食品中攝取,尤其是畜骨最為理想。動物骨頭是個潛力很大的生物活性鈣源,況且我國骨資源豐富,應大力開發利用。可見大力開發動物骨資源不僅有相當重要的經濟意義,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價值。但目前我國消費者對骨類產品還存在一些偏見,認識不夠,給我國骨類食品的開發帶來很大的障礙。今後,不僅要完善骨開發應用技術、保鮮技術,不斷拓寬市場,而且還要加強宣傳,樹立人們“食骨補鈣”的觀念。相信畜禽骨類產品必將成為肉食行業的一個經濟增長點。同時目前我國的骨加工業仍存在很多弊端,大多數骨加工還需從國外進口先進技術和昂貴設備,往往還不能對其充分利用,由於骨泥應用技術跟不上、加工技術落後、國人認識不夠以及貯存保鮮等問題,使食用鮮骨泥在我國一直未能得到推廣。畜禽骨在我國大部分都用來生產骨膠、骨油、骨粉等,用於生產動物飼料,其附加值都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