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皮革的加工(3 / 3)

1.工藝流程

2.工藝要點

(1)選皮分路對原料皮按照華北、西北、內蒙古三大路分路,細毛羊皮(含三代以上改良羊皮)與普通綿羊皮分別投產。對皮張不整、有脫毛、爛板、油煎、頂絨、癬等缺陷的皮張做好標記和統計。將嚴重傷殘和無使用價值的皮挑出。破皮縫好(5~7針/寸),線頭打緊無脫落為準。

(2)剁腿四腿剁至膝蓋,頭部剁至耳根。

(3)回潮夏季用常溫水,冬季用45℃熱水,均勻地刷到皮板上,板對板平置堆放過夜。防止黴爛變質。夏季在水中可加入適量防腐材料,邊緣潤到,頭尾潤軟。

(4)抓毛、剪毛用刮毛機將毛被上的草刺、糞便汙物等刮掉,毛被刮通、刮散,一次刮不好的可在剪毛後再刮,小片鏽毛用梳子梳開。用剪毛機將毛被按照要求長度剪齊。剪毛與抓毛可交替進行,但不能剪傷毛被,必要時配合手工梳理。經過以上四道工序後,要求毛被光潔、通順、平齊、無剪傷、無血汙、無草刺、無浮毛、無破皮、無鏽毛,毛長短符合要求。

(5)一次浸水

①作用:a.使皮板的水分含量和顯微結構基本恢複到鮮皮狀態。鮮皮含水量60%~70%,經防腐幹燥後,皮板含水量降至20%以下,纖維黏結變形(特別是淡幹皮)。浸水使皮板重新充水,顯微結構裏水分分布情況和數量接近鮮皮狀態,纖維結構逐步恢複原形。b.溶出可溶性蛋白質。皮纖維間質主要由清蛋白、球蛋白、類黏蛋白等與水分組成,幹燥後纖維間質能使皮纖維黏結在一起。纖維間質中的清蛋白、球蛋白能溶於水或酸、堿、鹽、表麵活性劑溶液中,所以在準備工段可逐步除去。c.洗去皮板及毛被上的髒物質以及防腐物質,並初步脫脂。技術條件。

有條件時盡可能采用漂洗皮的舊液浸水,這樣既可節約用水,同時,在漂洗皮的舊液中含有表麵活性劑、中性鹽、甲醛和蛋白質降解產物等,其中的表麵活性劑和中性鹽可加速浸水。甲醛有防腐作用,可防止生皮掉毛。蛋白質降解產物有保護毛的作用。

②操作要求:調好水量,將皮逐張投入池中劃動攪勻,每隔2h劃動一次,每次劃動3~5min。根據情況可加入防腐劑(0.1g/L漂白粉或0.2mL/L甲醛)。過夜的洗皮舊液不能用來浸水。

③質量要求:皮板浸軟浸透,接近鮮皮狀態,無爛板,不掉毛。浸泡期間皮板不得露出水麵。

(6)脫脂洗皮

①作用目的:清洗皮上的血汙、泥土、糞便和油脂等雜質,使毛被潔淨。削弱皮下組織與真皮層的聯係,以利去肉。

②技術條件:甲醛鞣製工藝脫脂洗皮技術條件。

在堿性條件下,洗衣粉的去汙脫脂作用更強一些,但是堿量太多或用強堿材料可能引起皮板膨脹或毛根鬆動,溫度高時,堿還會使毛的鱗片層遭到破壞,毛被失去光澤。所以,一般洗皮脫脂時用純堿而不能用氫氧化鈉等強堿性材料。

③操作要求:調好水量,加熱到42~44℃,下皮劃勻,加入洗衣粉和純堿,劃洗1h出皮。

④質量要求:毛被潔淨、光亮,無結毛,無油膩感,皮板泛軟。

(7)二次浸水

①作用目的:同一次浸水。

②技術條件:用新水,液比25~30,常溫,時間不得少於8h,防腐劑漂白粉0.1g/L或甲醛0.2g/L,設備為浸皮池或劃槽。

③操作要求:調好水量,根據情況加入防腐劑,下皮劃勻,浸泡。每隔2h劃一次,每次3~5min,浸水時間超過24h必須換新水。

④質量要求:同一次浸水。

(8)去肉

①作用目的:除去皮下組織,鬆散真皮纖維結構,把皮板拉活絡。

②操作:用去肉機邊淋水邊去肉,用力適當以防出刀花,脖頭處橫拉,背脊鏟開,去肉後,邊檢查邊入浸水池三次浸水。

③質量要求:皮下組織去淨,四邊鏟脫,脊背鏟開鏟泛,破皮以6~8針/寸(1寸≈3.33cm)縫好。

(9)三次浸水

①作用目的:同第一次、第二次浸水。隨浸水、脫脂和去肉操作的完成,皮充水度逐步提高,浸水作用步步深入。

②技術條件:新水,液比25~30,常溫,時間15~20h,操作要求同第二次浸水。

(10)脫脂

①作用目的:進一步洗去皮板以及毛被上的油脂和髒物。經過多次浸水和機械去肉,脫脂劑向皮內滲透的通道打開,去肉又擠碎了部分脂肪細胞,這時乳化和皂化脫脂能更好地除去皮板內部的油脂。

②技術條件:新水,液比25~30,溫度40~42℃,洗衣粉或其他脫脂劑2g/L,純堿0.5g/L,pH為8.5~9.0,時間40min。

③操作要求:放水,加溫,投皮劃勻,加脫脂劑和純堿,劃洗40min,控水,清水漂洗一次。脫脂液溫度不能太高,否則可能引起毛根鬆動,但當溫度低於35℃時,脫脂效果亦不好。脫脂時間太長時,液溫降低,可能引起油脂再沉積(即脫下的油脂、髒汙物重新沉積在毛被上)。脫脂後用40℃左右的溫水漂洗比涼水漂洗效果好。脫脂後將未達到浸水質量要求的皮挑出,二次去肉跟下批皮走。

④質量要求:毛被潔淨,無油膩感,無黏結毛,無燙傷皮。

(11)軟化、浸酸

①作用目的:進一步除去浸水脫脂工序沒能除去的纖維間質,主要是黏蛋白和類黏蛋白,鬆散皮纖維,為鞣劑滲透和結合創造條件。

②技術條件:a.軟化:新液,液比25~30,溫度40~42℃(下皮),H2SO4 0.83mL/L,芒硝50g/L,NaCl 40g/L,酸性酶(537或3350)7~9IU/mL(事先用軟化液浸泡),pH 2.5~3.5,時間6h左右。b.浸酸:在軟化浴中進行。補H2SO4 0.83mL/L,2h後pH 1.9~2.3,浸酸結束pH 2.3~2.6,時間16h左右,出皮溫度30~35℃。

③操作要求:放好水,加入食鹽、芒硝、硫酸,加溫至40~42℃(如果芒硝質量差,雜質多,應先在另一容器中將其溶解,靜置,將上麵的清液加入軟化池中),劃勻下皮,劃動0.5h後加入已溶化開的酶進行軟化。待表皮、毛根略有鬆動,皮板鬆軟,軟化即結束,一般約6h。然後在軟化浴中補加0.83mL/L H2SO4浸酸。每隔2h劃動3~5min,16h後出皮。舊液可連續循環使用,使用時各種化工材料按分析結果補加到規定要求。

④質量要求:皮纖維鬆散,不掉毛,皮板無腫脹,無燙傷。

(12)甲醛鞣製

①作用目的:甲醛與皮膠原反應,使皮蛋白性質發生質的變化,從而產生鞣製效應,如收縮溫度提高,耐化學試劑作用能力增強,豐滿柔軟等。技術條件。

②操作要求:放好水量,加入食鹽、芒硝(先溶解,將雜質沉澱除去),加溫到36℃,劃勻,加入甲醛,劃勻後下皮。24h後提堿。把純堿約4~5g/L用20倍溫水化開,分4次加入,隔6h加一次。鞣製期間每隔2h劃3~5min,44h後出皮。

③質量要求:鞣製均勻,甲醛結合牢固,皮板柔軟、豐滿、挺括,捏白後皮板脫水良好。

(13)中和

①作用目的:降低皮板的pH,提高皮板的耐儲存穩定性;洗去皮板和毛被上未結合的遊離甲醛,防止成品有刺激味;洗去皮板毛被上的中性鹽等雜質,減輕皮板重量,降低成品總灰度,防止皮板吸潮冒硝。實踐證明,甲醛鞣製後若不進行中和水洗,皮子不耐儲存,存放兩年以後,皮板泛黃發沉變脆,機械強度下降。但是中和過度(如中和pH太低,時間太長),可能引起皮板脫鞣,所以應嚴格控製中和條件。中和技術條件。

②操作要求:放水,加硫酸、食鹽和硫酸銨,劃勻下皮。每隔2h劃3~5min。12h後出皮甩水,待加脂。質量要求皮板柔軟,無縮性,毛被潔淨、光亮。

(14)加脂

①作用目的:使油脂包裹在皮纖維周圍,潤劃皮纖維,使皮板柔軟、豐滿,提高皮板的強度和使用性能。

②技術條件:合成加脂劑∶水=1∶9,氨水2mL/L,溫度55℃,pH為8.0~8.5。

③操作要求:油水混勻,加熱至55℃,調好pH。將皮鋪平,用布類物蘸加脂液均勻塗刷在皮板上,板對板堆置24h。

④質量要求:加脂乳液不分層,油脂刷勻,不要刷在毛被上。

(15)掛晾幹燥

夏季自然掛晾幹燥,先晾皮板,板上僵後翻過來晾毛被至8~9成幹。

(16)回潮靜置

用35~40℃熱水均勻噴灑在皮板上,平置2~3d。

(17)鏟軟磨裏

①作用目的:使皮板柔軟,磨去皮板上的肉渣,使皮板光劃、潔淨、細膩。

②操作要求:先用鉤軟機將皮板鉤軟,厚硬處多鉤幾次。再用磨裏機磨裏。把破皮挑出縫好。油大的皮挑出在轉鼓中去油。

③質量要求:脊子鉤開,四邊磨脫,無肉渣,無翻麵,皮板柔軟,無兜包,皮形完整。

(18)轉鼓去油

①作用目的:除去皮板中多餘的油脂,使其含量符合成品要求(6%~12%)。

②操作方法:向皮板上有油部位刷上輕汽油,皮板朝外裝入轉鼓,每100張皮加入滑石粉約45kg,轉動3h,再把一鼓皮分兩次轉籠,將滑石粉抖淨。轉2h後取出皮檢查,油脂仍然大的可二次去油,直至合格為止。

(19)打剪毛:用打毛機將鏽毛打開或手工梳開,再用剪毛機按要求尺寸將毛剪齊。

(20)漂洗

①作用目的:洗掉皮板和毛被上的髒物,使毛被潔淨,鬆散有光澤。

②技術條件:液比(改良綿羊皮)30~35,溫度43~45℃,脫脂劑3g/L,時間15~20min。

③操作要求:放水,加溫,加料劃勻下皮,劃洗15~20min,出皮甩水。漂洗廢液可用於生皮浸水。

(21)中和水洗

①作用目的:調整皮板pH使其符合成品要求。

②技術條件:液比25~30,溫度35℃,硫酸0~0.1mL/L(酸用量大時要加適量食鹽),時間1h,水洗液可用於生皮浸水。

(22)甩水、幹燥:室內掛晾,室溫45℃,皮板幹至8~9成為宜。

(23)回潮靜置:用45℃水均勻噴灑在皮板上,平置24h以上。

(24)鏟軟磨裏:用鉤皮機皮板拉開,使皮伸展。磨淨肉裏。檢驗合格後晾幹。

(25)轉籠:使皮板柔軟,毛被鬆散。幹轉籠轉40~45min。破皮縫好。

(26)驗收、量尺、入庫

3.山羊板皮質量標準與檢驗方法

山羊板皮質量標準應符合GB 6440—1986《山羊板皮》的要求。山羊板皮質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