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浸酸料液比1∶1,溫度20℃,過夜,食鹽15%,甲酸0.9%,硫酸1.8%,加脂劑EskatanGLS 4%,慢轉6h,浸泡過夜,次日轉動60min,要求pH 1.8,靜置24h。
(6)鞣製鞣製可使皮革柔軟有彈性,而且耐水性和耐熱性都較好。但眾所周知采用鉻製劑對人體和環境都有一定的害處。由於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及鉻資源的日益短缺,低鉻、無鉻鞣劑的研究已成為各國製革和皮化領域的熱點。無鉻、少鉻鞣包括兩部分的工作:一是研究替代型鞣劑,來減低鉻鞣劑的用量,二是研究輔助型鞣劑,增加鉻的吸收,使製革汙水的鉻含量降至最低。如無鉻金屬-有機複合鞣劑(鋁鞣劑-改性植物鞣劑、鈦鞣劑-有機合成鞣劑)、低鉻-有機複合鞣劑(鉻-鋁-鋯鞣劑、鉻-稀土鞣劑)等成為研究的熱點。具備特殊功能的複鞣劑(防水複鞣劑、起皺複鞣劑、加脂複鞣劑、染色複鞣劑)已成為新的發展趨勢。
加入一定量的食鹽和芒硝,防止皮在鞣製過程中因酸堿性變化過急而發生膨脹,並使皮進一步脫水。加入洗衣粉之類的表麵活性劑能使油鞣劑乳化,較快地滲透到皮纖維內,能使油鞣劑的氧化過程更快。料液比1∶1,溫度20℃,過夜,食鹽8%,加脂劑EskatanGLS 4%,加鉻粉(堿度33%,Cr2O325%)12%,轉動4h,要求pH 2.5。加合成鞣劑TannitVGS 1.5%,轉動2h,加甲酸鈉1.2%,轉動60min,靜泡過夜,次日晨用小蘇打3%提堿,將小蘇打溶解後分6次加入,每次間隔10min,加完後轉動3h,要求pH 3.6~3.8。用35℃溫水衝洗10min。
(7)水洗洗去毛被上吸附的鉻鞣劑。料液比1∶2,溫度35℃,洗滌劑GelonLHC 0.3%,60%乙酸0.2%,轉動30min,要求pH 3.9,靜置2d。擠水後的得到片皮厚度1.7~1.9mm。
(8)削勻削勻具有增加得革率,減少部位差,提高均勻度,增加成革的豐滿柔軟度,提高染色性能,使絨麵絨毛裏均勻細致,減小前期處理困難,提高成革質量的作用。通過削勻機操作,使厚度不符合要求和各部位厚度有差異的皮(或革),達到厚度符合規定且均勻一致,同時使皮(或革)裏平整光潔。若在鞣製前削勻(如削浸酸或滾硝裸皮),由於鬆散了皮纖維和厚度均勻一致,就有利於後續操作加工的進行,也節約紅礬等化工料材並改善革的質量。削至厚度1.2~1.3mm。之後用40℃水洗10min,並稱重,作為以下工序用料依據。
(9)複鞣複鞣在現代製革技術中被盛譽為“點金術”,其重要性顯而易見,特別對於輕革,複鞣幾乎是必不可少的工序。複鞣可以從多方麵對成革性能產生影響,改善成革的柔軟度、粒麵平劃細致性、耐磨性、成型性、豐滿度等,而且還可以通過複鞣來控製成革的風格。
料液比1∶3,溫度40℃,含鉻合成鞣劑TannitLCR 6%,轉動30min。甲酸鈉1.5%,轉動45min。要求pH為4.2,加入加脂劑EskatanGLH 2%,加脂劑CutapolTIS 2%,轉動30min。小蘇打2.5%,分次加入,加完轉動120min。停鼓過夜。次日晨轉動30min,要求pH為6.5。
完成後用35~60℃水洗10min。
(10)加脂整理的第一步一般為加脂。目前加脂劑的有效成分大多為氧化亞硫酸化天然油脂,它也是皮革最終質量好壞的一個關鍵,所以好的皮革加脂劑也是皮革化學製品中的一個重要開發項目。加脂劑CutapolHS 12%,用3倍60℃水乳化,分次加入,轉動60min。加60℃水500%,轉120min,加甲酸0.3%,轉動20min,要求pH為4.0。
(11)繃板幹燥將皮坯用小釘固定在平木板上,按本章第三節“皮革的加工”中敘述的“繃板幹燥法”要求操作。繃板後則逐漸加溫進行幹燥,幹燥要緩慢,由低溫開始,逐漸升溫。幹燥後稱重,作為以下工序用料依據。
(12)回潮料液比1∶8,溫度50℃,用加脂劑Esatan GLH 4%,轉動60min。
(13)掛晾幹燥、鏟軟、轉鋸末回潮後的皮坯馬上進行掛晾幹燥,達到標準後進行鏟軟。鏟軟就是用鈍鏟鏟刮革的肉麵使革柔軟的操作。要求鏟到革纖維鬆散,特別是要鏟到革在幹燥後的皺縮僵硬的周邊,使整張革順利展平,適應後續工序的進行。鏟軟機分為刀輪式和刀輥式兩類。刀輪式的鏟刀裝在飛輪上,用於鏟軟豬皮和羊皮。刀輥式的鏟刀製作成交錯傾斜形或“V”字形排列嵌裝於輥子上,適用於羊皮鏟軟。
再加入鋸末(木糠),轉鼓將鋸末分布均勻,鋸末起到除去皮表麵油脂,同時進一步鬆散皮纖維作用。用鋸末200%,水7%,鋸末添加劑CutafixLGF 3%,轉動2h。
(14)轉籠、產軟、繃板、修邊轉籠或稱為轉鼓,是指熱風轉鼓加脂生產變色革。將皮投入熱風或熱氣加熱的轉鼓中,與熔融態的加脂劑混合物處理6h,熱風加熱加脂效果也很好。鏟軟過程中利用機器鏟軟,也可采用轉鼓摔軟,摔軟時間依革坯和成品革的要求而定,一般摔軟8~12h;鏟軟主要鏟臀部,邊角硬的部位適當鏟軟,保持皮形完整。先轉30min,然後再二次鏟軟、轉鋸末,用鋸末200%,鋸末添加劑CutafixLGF 3%,轉動2h。再轉籠轉60min,再第三遍鏟軟,最後繃板,進行修邊。
四、豬皮革的加工
隨著畜牧業的發展,豬皮供應量大為增加。由於美國特種剝皮機的發明,豬皮絨麵革的生產有了發展。大多數豬皮絨麵革是粒麵的反絨麵革,也有肉麵一側加工的正絨麵革。因為粒麵絨麵革的絨毛比肉麵一側要細致,隻有嚴重損傷了粒麵的皮才在肉麵加工整飾。正絨麵革和反絨麵革兩者都用於生產無裏鞋。日本、美國、巴西和東歐國家所用的豬皮為鹽濕皮。這類皮非常油膩,粒麵一邊常有傷疤。有些脂肪含量高的鹽皮通常被嗜鹽細菌所侵蝕,因此在肉麵一側常有“紅斑”出現。
1.工藝流程
2.工藝要點
(1)浸水、去肉豬原料皮分為鹽濕皮和幹皮,與牛皮革加工一樣,先將原料皮浸水,做第一步處理,使皮革軟化以便下一步加工。通常加入0.5%~1.0%的非離子潤濕劑和0.5%的燒堿,以皂化一些脂肪。浸水可在池子、劃槽或轉鼓中進行,進水之後進行去肉處理。
(2)脫毛可用古老傳統的脫毛方法:即使用水池溫和地浸灰7~14d,然後將皮肉麵向下放在一個推皮板上用手工拔去鬃毛。這一過程太長,對鉻鞣十分不利;另外提倡使用塗灰脫毛或漿化法脫毛。脫毛時要注意防止裸皮膨脹,在最後用Na2S侵蝕以前要拔去鬃毛。
①塗灰法脫毛:製備好12~15°Bé的Na2S溶液,然後用消石灰增濃至22~25°Bé,將其塗在皮的肉麵,並肉麵對肉麵地堆裏在一起,幾小時後,鬃毛能容易除去。用手工在推皮板上或在機器上除去,製品經短時間洗滌後,轉入浸灰。
②漿化脫毛:去了肉的生皮在0.3g/mL的Na2S溶液中轉動30~60min,或者直到豬毛完全溶解為止。這一過程也能皂化大量的天然脂肪,起到重要的脫脂作用。當豬毛溶解後,用流水短時洗滌,轉入浸灰。
(3)浸灰浸灰的目的主要是通過硫化堿和石灰等化學品的作用,去除表皮、毛被、油脂、纖維間質等,使生皮適度膨脹並充分鬆散膠原纖維結構,同時要求最小限度地破壞和膠解膠原蛋白。為後工序尤其是鞣製材料的進入和結合打開通道,並提供足夠多的交聯點(—NH2和—COOH)。浸灰過程應激烈而短促,要求纖維有限地分離而皮質損失最少,但需要進一步脫脂。轉鼓浸灰使用300%水(百分率按鹽皮重計算),30℃,2.0%消石灰,1.5%Na2S(0.6g/mL),1.0%非離子乳化劑,每小時轉動5min,共轉24h,加入1.5%Na2S(0.6g/mL),每小時轉動5min,需要連續進行24h,然後流水洗滌10min。
(4)淨麵、修邊、剖層推擠淨麵,修邊,在帶刀式片皮機上剖層、稱重,按均勻重量打包,為下一步加工做好準備。
(5)脫灰浸灰處理後,為了便於軟化處理,一般采用水125%,NH4Cl 1%,轉動45min,水洗10min,待製品充分洗滌後,用酚酞指示劑監控直至中性為止。
(6)軟化豬皮絨麵革需要良好的軟化,因為豬皮的粒麵很硬,直至尾部都是如此。軟化以水浴形式進行,水溫35℃,用0.5%中等強度軟化劑和0.25%非離子乳化劑,調pH 8.5~8.0下,在劃槽中軟化1.5~2h。
(7)浸酸豬皮坯需要在轉鼓中進行較強的浸酸,以便鞣製中使用的鉻鹽能均勻滲透。使用100%水,20%硫代硫酸鈉(百分率按灰皮重計算),10%NaCl,1.5%H2SO4,轉動2h。
(8)脫脂如果考慮到脫脂的重要性,可在鞣製前進行溶劑脫脂。這一過程可降低在鞣製過程中鉻皂的形成和危害。如果製品在溶劑中轉動太快或時間太長,對粒麵會有一定損害。使用3.0%石蠟餾出物(煤油)或石油溶劑2.0%非離子乳化劑,轉動50~60min。控水:將製品通過一個去肉機,擠出纖維之間的液體,用0.1g/mL的NaCl溶液在30℃下洗滌2次。
(9)鞣製皮在轉鼓中進行傳統的浴鉻鞣,注意浴液的比率、擋板規格和轉動速度,以避免在鞣製過程中產生皺褶。使用70%水,20℃,3.0%NaCl,0.5%陽離子或兩性乳化劑,2.5%三氧化二鉻(50%堿度,二氧化硫還原),轉動6h,留置過夜,第二天再轉動2h,調節pH到3.8~4.0,搭馬48h,以穩定鞣製。
(10)染色準備
①削勻:製品擠水,在帶刀式片皮機上剖層,削勻到比成革需要的厚度厚0.25mm,稱重並打包。
②複鞣:這一過程將填充皮革並增加對陰離子染料的吸收。使用50%水,60℃,1.0%三氧化二鉻(50%堿度,二氧化硫還原)轉動1h,搭馬過夜。
③中和:製品中和到整個厚度的pH為6.0,以便加脂劑能良好滲透。用35℃流水洗滌30min中和,使用100%水,35℃,1.0%NaHCO3,轉動30min;加入1.0%NaHCO3,轉鼓轉動30min;用65℃流水洗滌,為加脂做好準備。
④乳液加油:這種革應使用一種非油膩加脂劑。使用100%水,65℃,3.5%亞硫酸化鯨蠟油代用品,3.0%黃豆粉,1.0%葡萄糖,0.1%氨水(相對密度0.880),轉鼓轉動1h,搭馬24h。
⑤幹燥:擠水以後,皮革可用貼板或使用真空幹燥機幹燥。真空幹燥機效果較好,熱熨壓有利於表麵起絨。當幹燥皮柔軟時,將皮磨麵。
(11)染色先用粗砂紙磨兩麵,再用細砂紙磨,需豬皮絨麵革可采用前述絨麵兩層革的正常方法染色。
(12)防雨處理豬皮革通常是防雨的,將產品作防水處理,可用硬脂酸鉻氯化物或氟碳化後,使用600%水,70℃,用甲酸調節到平衡pH為4.0,加入3%~5%防雨劑,轉鼓轉動1h,搭馬,過夜擠水,如前述方法幹燥。
(13)整飾皮革按前述絨麵革的傳統整飾方法整飾。
五、羊皮革的加工
羊皮包括綿羊皮和山羊皮,綿羊皮與山羊皮的比例約為1∶1。中國是養羊大國,羊皮產量居世界前列。製裘綿羊皮種類很多,根據毛的粗細可分為粗毛羊皮類、半細毛羊皮類和細毛羊皮類。蒙古羊皮、西藏羊皮、哈薩克羊皮、灘羊皮等屬於粗毛羊皮類,寒羊皮、同羊皮和聞羊皮等屬於半細毛羊皮類,美奴利羊皮、我國改良三代以上的細毛羊皮等屬於細毛羊皮。製裘用的山羊皮主要是一些小羊皮、猾子皮及少量絨山羊皮。馬海毛山羊是我國山羊中的新品種,既可以製革,也可以製裘,其毛被絲一般的光澤是其他皮不可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