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有機溶劑萃取法
液-液萃取所使用的溶劑,應選擇對油脂溶解度低而對膽固醇溶解度高者。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研究所用與豬油質量成一定比例的乙醇,進行攪拌萃取,一次萃取可去除豬油膽固醇約50%,經連續三次萃取,豬油膽固醇含量從原有1057.3mg/kg降為130.0mg/kg,膽固醇去除率為97.7%,油脂回收率達92%以上,溶劑可回收再利用,操作簡單快速。
6.中草藥煉製法
豬板油煉熟後,與燒堿配合,再加入富含黃酮類的中草藥,在一定真空度和溫度下反應一段時間後冷卻過濾即得。中草藥煉製後豬油膽固醇含量從1020mg/kg降為20mg/kg,豬油可以在常溫下一年不變質,有助於長期保存。我國中草藥資源豐富,價格也便宜,國家規定的藥食兩用藥——黃酮類化合物,本身是一種優良天然抗氧劑,故該法經濟實用。
7.水蒸氣蒸餾法
此法類似於油脂精煉的脫臭工藝。豬油在113~933MPa高壓下將160~260℃的高壓蒸汽通入,經處理一段時間後,膽固醇和一些揮發性組分隨蒸汽進入冷凝器。整個操作過程不到5min,豬油的回收率在92%以上。
8.其他方法
據研究,可用酶分解豬油中的膽固醇,再以溶劑萃取油,不過處理時間長;也可用吸附劑如矽膠、氧化鋁和活性炭等吸附膽固醇。還可根據膽固醇熔點比豬油熔點高的性質,用熔點結晶法分離豬油中的膽固醇。
各類方法在脫除膽固醇的應用上各有優缺點,例如,有機溶劑所用溶劑會殘留在油中,蒸汽法對設備的要求太高,超臨界二氧化碳法設備投資大,水蒸氣蒸餾法很難實現工業化,酶價格昂貴等。生產廠家可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途徑。食品工業越來越多地意識到低膽固醇食品的市場。我國是食用豬肉的大國,每天需要屠宰大量生豬滿足人們的需求,豬油因其具有特殊香味,且穩定性好,已成為人們喜愛的傳統食品用油脂之一。因此,開發低膽固醇豬油的生產技術,便成為目前我國食品工業重要研究工作。
五、動物油脂的其他應用
(一)酯交換方麵的利用
油脂的酯交換反應已成為其加工的一個重要手段而被廣泛應用,其中以醇解和相互交酯應用最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做表麵活性劑
豬油與甲醇在KOH存在下,於60℃反應得脂肪酸甲酯,可做表麵活性劑。
2.人造奶油
將氫化豬油與菜子油的混合物在甲醇鈉存在下隨機酯交換。得到的混合物更均勻,熔點範圍和塑性都增加,適合做人造奶油。
3.蔗糖酯的調整
豬油可與蔗糖酯交換,得到脂肪酸蔗糖酯。它是以蔗糖部分為親水基,長鏈脂肪酸部分為親油基的非離子型表麵活性劑。可以通過反應條件的控製得到不同比例的蔗糖單酯、蔗糖二酯、蔗糖三酯。從而得到具有不同HLB值的蔗糖酯。
(二)製取脂肪醇和脂肪酸酰胺
豬油是C16~C18脂肪醇和脂肪酸酰胺的重要原料之一。油脂做脂肪醇通常是將其先作成脂肪酸甲酯,然後在300~330℃、高壓(20.7~31MPa)下加氫還原,常用銅-鉻催化劑催化。若產生不飽和脂肪醇,關鍵在於加氫不損失雙鍵,使用改性的鎘催化劑。豬油加入2%的醋酸混合後,升溫至80~90℃,加入氨,然後在140℃,0.4~1MPa條件下反應6h,得到90%的硬脂酸酰胺-油酸酰胺-棕櫚酸酰胺的混合物粗品。
(三)做皮革加酯劑
豬油做皮革的加酯劑可賦予皮革以動物油脂的滋潤、柔軟而豐滿的手感,增加皮革的耐貯存性。但皮革表麵易出脂霜,有時有異味,將其改性後可消除這一缺陷。常用的改性方法有:硫酸化法、氯化改性、乙氧基化改性和酯交換改性等。
(四)治療外傷淤紫
民間用純火煉豬油外敷由於外傷引起的青紫淤血,可減輕疼痛,促進吸收,加快青紫消退。治療方法:純火煉豬油適量敷於患處(破潰處勿敷),以較鮮者為好,1天可敷2~3次。豬油有滋潤之功效,能促進吸收,並有活血化淤之效。
(五)潤滑油油性劑和極壓添加劑
直接用豬油配製成可溶性軋製油,用於冷軋0.3mm以下薄鋼板起油性劑作用。豬油硫化後可做抗磨劑和極壓添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