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豬油腳製備油酸油酸是十八碳、含一個雙鍵的脂肪酸,原料來源廣泛,可以從豬皮油、骨油、菜子油和豬油下腳料(油腳)中提取,可用於製取油墨、複寫紙、圓珠筆油、合成尼龍、製造農藥乳化劑模劑、紡織助劑、礦物浮選的捕收劑、塑料生產中的潤滑劑和脫模劑、紡織工業中作為印染助劑和溶劑等,具有廣泛的用途。豬油腳製備油酸所用原料為:豬油腳、氯化鈉、硫酸、烷基苯磺酸。
(一)加工工藝
1.工藝流程
2.工藝要點
(1)水解將油腳加入搪瓷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攪拌下用濃硫酸調節pH為2左右,再加入3%烷基苯磺酸,加熱至100℃,保溫反應12h,靜置1h,待油水分層後,棄去水,油液可再加水,加1.5%烷基苯磺酸,在100℃條件下攪拌水解8h,靜置,棄去下層水溶液。
(2)水洗將水解後的油酸加熱到95~100℃,加入油量90%的NaCl水溶液(水溫100℃、溶液含量5%),攪拌水解20min,靜置1h,棄去下層水溶液,再按同法洗兩次,直至洗出廢水呈中性。
(3)脫水將上述油液在95~100℃條件下,保溫脫水3h左右,等油麵上無水氣產生時停止加熱,即得粗脂肪酸。
(4)減壓蒸餾 將粗脂肪酸在100~110℃條件下蒸餾,在殘壓0.7~1.3 kPa下,溫度190~260℃可餾出脂肪酸,繼續升溫,直至達260~270℃,可餾出含粗脂肪酸85%左右的混合脂肪酸。
(5)分離 將混合脂肪酸冷卻到5℃左右,等固體脂肪酸結晶完全後,裝入布袋中,每袋裝0.5kg左右,封口,平整地放在壓榨機上,要求輕壓、勤壓,使壓力緩慢升高,保持油酸細流不斷,最終壓力為10MPa,使油酸滴幹為止,收集油酸,即為產品。
(二)油酸質量標準與檢驗方法
1.質量標準
油酸按用途和凝固點分為Y-4、Y-8、Y-10三種型號,其主要理化指標應符合QB/T 2153—1995《工業油酸》的規定,具體標準。
2.檢驗方法
油酸的檢測方法按照QB/T 2153—1995《工業油酸》的方法進行。
二、粉末豬脂
粉末豬脂呈粉末狀,性能穩定,使用方便,利於貯存運輸。使用的原輔料主要有:豬油、大豆蛋白、可溶澱粉、糊精、親油乳化劑、親水乳化劑、明膠。
1.工藝流程
2.工藝要點
(1)預處理將豬油中添加2%親油乳化劑混合均勻;以大豆蛋白+糊精+可溶澱粉為壁材,取油脂1.5倍壁材加10倍水再加2%親水乳化劑混合均勻。
(2)混合、穩定將攪拌均勻的兩相混合,添加1.6%~2.0%明膠穩定混合液。
(3)乳化、均質將混合液在組織搗碎機中於70℃下乳化20min,然後置於均質機中均質,壓力控製在15MPa左右。
(4)噴霧幹燥、成品將均質好的乳化液噴霧幹燥得含豬脂40%的粉末油脂。包裝後經檢驗合格即為成品。
三、液體豬油
液體豬油常溫下為液態,凝固點在16~18℃,既保持了豬油特有風味,又能像植物油那樣在室溫下成液體,能滴加調味。製造液體豬油主要使用的原輔料為:豬油、十二醇磺酸鈉、MgSO4、Na2SO4。
1.工藝流程
2.操作要點
(1)冷結晶將原料豬油逐漸冷卻到凝固點之上5℃左右。
(2)濕潤、結晶加入相同溫度的潤濕劑溶液,不斷地慢速攪拌,待出現潤濕的乳狀油粒時,保溫維持10~30min,使其結晶。
(3)離心分離將結晶樣品進行離心處理。離心機轉速為1500~3000r/min,時間為2~5min。取上層離心液,然後水洗分離出去濕潤劑,即得粗製液體豬油。
(4)脫酸、脫色粗製液體豬油經堿性劑脫酸,脫色劑真空脫色,得到精製液體豬油。
四、低膽固醇豬油製造方法探討
20世紀50年代以來,關於膳食中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與冠心病發生率之間關係的爭論一直很激烈。動脈硬化是一種令人懼怕的疾病,會導致高血壓、中風和心髒病的發生。因為硬化症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含量很高,自然會使人們聯想到血清膽固醇水平高低與冠心病發生率之間有因果關係。膽固醇熔點較高,在血清中主要以脂肪酸酯的形式存在,當膳食中高熔點動物脂肪占優勢時,因其40%~70%組成為飽和脂肪酸,所形成飽和膽固醇酯熔點高,不易乳化,也不易在動脈血管中流動,因而較易形成沉澱物沉積在動脈血管壁,久而久之發展為硬化症狀。不過,膽固醇又有對人體有利的一麵,它可調節腸胃消化道中膳食脂肪的吸收,並且是膽汁酸、類固醇激素和維生素D合成的前體物質。豬油是我國傳統食品的配料之一,各種糕點餅食都用大量豬油製作。豬油中含有一種特殊四烯酸,能降低血脂水平,並與亞油酸、亞麻酸合成具有多種重要生理功能的前列腺素。另外,豬油中還有脂蛋白,可預防冠心病和心血管的其他疾病。這兩種物質是植物油中所沒有的。而美國醫學協會曾對食品營養提出建議,膽固醇每天攝入量嚴格控製在300mg以下,血清膽固醇指標進入危險期的人,應切實減少飽和脂肪酸與膽固醇的攝入量。為此,有必要對豬油中膽固醇的脫除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