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減少皂腳量
製造肥皂過程中的主要目的在於生產最大量的皂基,從而使皂腳量最小。粗鹽鹽析,在鹽析水液中保持的皂基較少,皂腳顯著減少;細鹽鹽析,產生大量的皂腳;飽和食鹽水鹽析,會使下一步回收甘油帶來困難,要煮去更多的水分,但用鹽水比用幹鹽容易掌握。
4.靜置降冷
隻有當水靜置降冷後,皂腳才析出,皂腳中含有食鹽、氫氧化鈉、碳酸鈉、水溶性雜質、有色物質,還有金屬皂(密度大於鈉皂)、一定量的遊離肥皂(其量占皂基的20%~40%)等。析出皂腳後的溶液,經中和、過濾及濃縮,除去析出的食鹽,將溶液再進行濃縮,得粗甘油。
5.降低電解質
堿析後皂基結晶較粗糙,尚含有遊離電解質(其中氫氧化鈉占0.6%~1%、氯離子0.4%~0.8%、少量碳酸鈉及硫酸鈉等),為獲得較純淨的適於加工處理的皂基,就必須降低這部分電解質。如要求處理的皂基中水的電解質含量可加水煮沸。
6.整理
整理有補充皂化,最後排出皂基中雜質的作用。一般地說,皂基中含氯離子越少越好,否則會阻礙填充物的加入,降低去垢力。堿析後的皂基如含氯離子較多,需填充相當多的填充物,應使用氫氧化鈉整理。反之,用食鹽整理。如要求皂基中的遊離堿很低,可在堿析後再加入1次鹽析操作。整理後,進行靜置(一般不少於48h)分離,分為上層皂基和下層稀薄的皂腳。分離的主要目的是淨化皂基,大多數汙物、色素、金屬鹽類及其他不良雜質(如過分溶解的鹽和堿)都包含在皂腳中。
整理操作是很嚴格的,稍多加些水和鹽就產生過多的皂腳,使皂基的產量減少,如加水或加鹽太少,產生的皂腳雖少,但淨化作用差,如加水過多或鹽量不足,或加入的水沒有充分混合好,可能形成中間瘤塊。
7.肥皂的溶解度
肥皂的分子中有親水的羧基鈉(—COONa)部分,使它能溶於水,發生乳化。肥皂的溶解度太小,去汙作用差,但溶解度太大時,使用不經濟。肥皂的溶解度以一定形狀、一定麵積的肥皂,在水中浸泡一定時間,再用酸標準溶液滴定溶解的量,以每平方厘米溶解肥皂的質量表示,單位為mg/cm2。一般洗衣皂溶解度要求大於20~35mg/cm2(40℃±1℃)。肥皂中混合脂肪酸凝固點高,其溶解度小,混合脂肪酸凝固點低,其溶解度大。在相同的配方和填料情況下,肥皂含水量高的,溶解度大。水的硬度高如含有鈣、鎂等離子,肥皂溶解度小。
8.肥皂溶液的泡沫度
肥皂溶液的發泡能力往往是使用者衡量肥皂質量的主要依據。肥皂溶液泡沫度的大小與含脂肪酸成分有關,低分子脂肪酸(C10~C12)皂生成的泡沫大而豐富,但不持久(椰子油皂);高分子脂肪酸(C13~C19)皂生成的泡沫細小而持久(牛油皂)。另外,溫度高時椰子油皂泡沫度很小,而牛油皂泡沫很大。肥皂溶液中有少量的電解質能增大泡沫度,而多量電解質時則減少泡沫度。普通洗滌皂的泡沫度參考QB/T 2486—2008《洗衣皂》。
9.肥皂的酸敗
肥皂在貯存期間變暗、出現斑點、有難聞的氣味等現象發生,即為酸敗。引起肥皂酸敗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製備肥皂的混合脂肪酸中還含有多量高度不飽和脂肪酸以及肥皂中含有多量的未皂化油脂,它們長時間的接觸光線、空氣、水分,引起氧化或分解,產生遊離酸和甘油等。微量金屬——銅、鈷、鐵、鎳等的存在促進肥皂的酸敗,而肥皂中有矽酸鈉、遊離堿、鬆香等能防止肥皂的酸敗。
10.肥皂的硬度與耐磨度
肥皂軟,不耐用,硬度高,不易溶解。硬度與耐磨度沒有一定的規律,一般來說,硬度高的耐磨度則好一些。影響肥皂硬度與耐磨度的因素有油脂配方、水分、生產過程等。一般情況下脂肪酸凝固點越高,肥皂的硬度越大。由低分子飽和脂肪酸製成的肥皂,其耐磨度高,而高分子不飽和脂肪酸製成的肥皂,其耐磨度則低。水分高的肥皂其硬度與耐磨度要低些。肥皂中填充無機鹽(如泡花堿、純堿)能增加其硬度與耐磨度。
11.注意安全和汙染
在肥皂生產中,使用有硫酸、鹽酸、氫氧化鈉強酸強堿物質,因此,必須對此進行防護,以防灼傷。廢液的處理與排放必須遵照國家有關規定,防止對環境造成汙染。
(三)肥皂的質量標準與檢驗方法
1. 質量標準
肥皂的主要理化性能指標應符合QB/T 2486—2008《洗衣皂》中規定的標準。具體理化性能指標。
2.檢驗方法
肥皂的檢測方法應按照QB/T 2486—2008《洗衣皂》的規定進行。
二、羊油製取透明香皂
羊油製取透明香皂,其天然動植物高級脂肪酸含量達40%,味香潤滑,不溶於水,去汙力較強,用作洗滌劑。
(一)加工工藝
1.工藝流程
2.工藝要點
(1)原料的選擇與處理利用羊油製取透明香皂所用的主要原輔料有:羊油、椰子油、氫氧化鈉、乙醇、純甘油、蔗糖、香精、著色劑等。選擇90份羊油與100份椰子油混合,直接用火加熱至80℃,趁熱過濾,注入皂鍋中。
(2)皂化加入80份蓖麻油,攪拌下快速加入由147份32%的氫氧化鈉與40份95%乙醇組成的混合液,控製料液溫度為75℃,皂化完全時,取樣滴入去離子水中,如清晰,表明皂化完全,停止攪拌,加蓋,保溫靜置30min。
(3)加純甘油、蔗糖和配料靜置後,在攪拌的情況下加入15份純甘油,攪勻,加入85份蔗糖液(溶於80℃清水中)攪勻,取樣檢驗,氫氧化鈉濃度應低於0.15%,合格後,加蓋靜置。當溫度降至60℃時,加適量香精及著色劑,攪勻,出料。
(4)冷卻、成型、包裝、成品將料液冷卻至室溫,切成所需大小,打印標記,用海綿或布蘸乙醇輕輕揩擦,使塊皂透明,然後包裝,得成品。
(二)注意事項
1.著色劑
肥皂中加入1.5%的香精及0.5%的著色劑即可,著色劑可選紅色的堿性玫瑰精(又稱鹽基玫瑰精B)或黃色的酸性金黃G(又稱皂黃)。
2.防護與安全
乙醇易揮發、易燃,現場禁用明火;氫氧化鈉為強堿,操作時注意防護;廢液的處理與排放必須遵照國家的有關規定,防止對環境的汙染。
(三)羊油透明香皂質量標準與檢驗方法
1.質量標準
透明香皂的主要理化性能指標應符合QB/T 2485—2008《香皂》中的規定。具體標準。
2.檢驗方法
透明香皂的主要理化性能指標的檢測按照QB/T 2485—2008《香皂》中的規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