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取把收集的血球用9g/L NaCl溶液洗三遍(每次用為血球2倍體積的氯化鈉溶液洗),然後加入蒸餾水(和牛血等量的水),在0~4℃條件下攪拌溶血30min,再緩慢加入溶血的血球0.25倍體積的95%乙醇和0.15倍體積的氯仿(乙醇和氯仿要事先冷卻至4℃以下),攪拌均勻,靜置20min,置於離心機中離心30min,收集上清液,棄去沉澱。
(3)沉澱在上清液中加入2倍體積的冷丙酮,攪拌均勻,於冷處靜置20min,離心收集沉澱。沉澱物用1~2倍體積的水溶解,在55℃水浴中保溫15min,離心收集上清液。再用2倍冷丙酮使上清液沉澱,靜置過濾。然後離心收集沉澱,上清液可用於回收丙酮。
(4)分離純化把以上沉澱溶於pH 7.6,2.5μmol/L K2HPO4-KH2PO4緩衝液中,用離心法除去雜質,收集上清液準備上柱(DEAE-Sephadex A-50)。先把DEAE-Sephadex A-50裝入3cm×40cm的柱中(柱長40cm,柱內徑3cm),用pH 7.6,2.5μmol/L K2HPO4-KH2PO4緩衝液上柱,等流出液的pH為7.6時,將樣品上柱,用pH 7.6,2.5μmol/L K2HPO4-KH2PO4緩衝液進行梯度洗脫,收集具有SOD的活性峰,將洗脫液倒入透析袋中,在蒸餾水中進行透析,然後將透析液經超濾濃縮後,冷凍幹燥即為SOD產品。
(三)從豬血中提取SOD
1.工藝流程
2.工藝要點
(1)分離血球取新鮮豬血,事先加入為豬血體積1/7的38g/L檸檬酸三鈉溶液,攪拌均勻,以3000r/min的速度離心15min,除去黃色血漿,收集紅血球。
(2)除血紅蛋白紅血球用兩倍9g/L NaCl溶液離心洗滌三遍,然後向洗淨的紅血球中加入等體積去離子水,劇烈攪拌30min,於0~4℃靜置過夜。再向溶血液中分別緩慢加入0.25倍體積的預冷乙醇和0.15倍體積的預冷氯仿,攪拌15min左右,靜置30min,然後用離心法除去沉澱,收集微帶藍色的清澈透明粗酶液體。
(3)沉澱向上述粗酶液中加入等量冷丙酮,攪拌均勻,即有大量白色沉澱產生,靜置30min,用離心法收集沉澱物。
(4)熱變把沉澱物溶於pH 7.6,2.5μmol/L K2HPO4-KH2PO4緩衝液中,加熱到55~65℃,恒溫20min,然後迅速冷卻到室溫,離心收集上清液,棄去沉澱物。在上清液中加入等體積的冷丙酮,靜置30min,離心分出沉澱,脫水幹燥即得粗品SOD,可用於化妝品或食用。
(5)DEAE-Sephadex A-50分離純化把沉澱溶於pH 7.6,2.5μmol/L K2HPO4-KH2PO4緩衝液中,用離心法除去雜質;上清液上DEAE-Sephadex A-50柱,用2.5~50μmol/L K2HPO4-KH2PO4緩衝液中進行梯度洗脫,收集具有SOD的活性峰。將洗脫液裝入透析袋中,在蒸餾水中透析,超濾濃縮透析液,然後冷凍幹燥即得精品。
(四)注意事項
①牛血SOD對熱穩定,豬血SOD對熱敏感。因此在分離過程中溫度應控製在5℃左右,最好在0℃,時間不要超過4d。
②分離出的紅血球經生理鹽水洗滌後,如暫不用,可冷凍保存,不影響其酶活力。
③上柱分離純化要注意pH和鹽濃度,pH控製酶分子的帶電狀態。鹽濃度控製結合鍵的強弱。為了得到高純度的SOD,多采用梯度洗脫法,也可用DE-32、CM-32等作交換劑。
④有機溶劑用量應適當,在有機溶劑存在下,可有效地沉澱蛋白質,但應控製溫度,方可達到最佳分離效果。
⑤牛血SOD在pH為5.3~9.5範圍內比較穩定,豬血SOD在pH為7.6~9.0範圍內比較穩定,因此在提取過程中應注意掌握SOD酶的最適pH。
(五)SOD質量標準與檢驗方法
1.質量標準
SOD質量標準應符合GB/T 5009.171—2003《保健食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測定》中“食品中SOD最低檢出濃度為0.033u/mL”的要求。
2.SOD活性檢驗
SOD活性檢驗國內外尚無標準檢測方法,目前比較經典的方法是黃嘌呤氧化酶—細胞色素法,簡稱作Cytc法。該方法主要是在有氧條件下,黃嘌呤氧化酶催化黃嘌呤或次黃嘌呤發生氧化反應生成尿酸,同時產生超氧陰離子,氧化性高鐵Cytc被超氧陰離子還原成亞鐵Cytc。後者在550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SOD抑製超氧陰離子對高鐵Cytc的還原性,因而測定高鐵Cytc在加入SOD前後的速度變化可計算出SOD的活力。在特定條件下引起高鐵CytC還原速度50%的抑製所需SOD的量定為1個活力單位。
實驗條件為:高鐵Cytc50μmol/L,黃嘌呤50μmol/L,EDTA 100μmol/L,磷酸鉀緩衝液50μmol/L,pH為7.8,反應溫度為25℃,黃嘌呤氧化酶必須過量(5μmol/L)使Cytc的吸收度變化為0.025/min。本測定法是SOD一種可靠的分析方法。
3.SOD純度檢驗
可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來測定SOD純度,看其相對分子質量32000左右的一條帶是否同標準品相同。
四、血液中提取唾液酸
唾液酸是一種糖蛋白,其功能為改變細胞表麵的負電性,防止紅細胞聚集,可決定細胞的相互識別和結合,在醫學上具有類似阿司匹林消炎的作用。
(一)工藝流程
(二)工藝要點
1.分離血清
將采集的新鮮豬血用離心機以3000r/min,離心15min,分離血清,將血清移入鍋中,加入4倍於血清量的乙醇,攪勻,煮沸30~50min,然後用白細布過濾,收集白色沉澱。
2.洗滌
用等體積的乙醇洗滌沉澱一次,再用0.005mol/L的H2SO4洗滌沉澱至pH為2.5左右,然後過濾,收集沉澱。
3.水解
將以上洗滌過的沉澱,用0.05mol/L的H2SO4溶解,加熱到80℃,攪拌水解1h左右,然後過濾,收集水解液。沉澱物再用上法水解一次,合並兩次水解液。
4.吸附
將水解液移入搪瓷桶,用0.3g/mL NaOH溶液調節pH至5.0左右,然後用離心法收集離心液,離心液先經732樹脂柱吸附,流出液再經201×8陰離子樹脂柱,然後用去離子水洗陰離子柱至流出液為中性。
5.洗脫
將樹脂用0.3mol/L的甲酸洗脫,流速控製在0.5mL/min,收集洗脫液。
6.濃縮-幹燥
將洗脫液於40℃下減壓濃縮,除盡甲酸,然後幹燥,即得產品。
(三)唾液酸質量標準與檢驗方法
1.唾液酸的質量標準
目前,關於唾液酸的質量標準還沒有國家級版本。
2.唾液酸含量檢測要求
唾液酸含量檢測方法按照《中國藥典》三部(2005)附錄中的要求(第30頁)進行檢測。
①常用間苯二酚顯色法:本法係用酸水解方法將結合狀態的唾液酸變成遊離狀態,遊離狀態的唾液酸與間苯二酚反應生成有色化合物,再用有機酸萃取後,測定唾液酸含量。
②目前多采用常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唾液酸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