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張亮臉色陰晴變幻,鞠智勝繼續說道:“朕認為這主子,不應該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一群人?”不光張亮難以理解,旁邊的蘇定方和侯君集二人同樣難以理解,張大嘴巴看著鞠智勝,等著他繼續解釋。
“就是一群人,天下人!朕之所以要一統天下,並非為一己之私,乃為了天下人!為了天下人不再爭紛,不再殺戮!合為一統!”
鞠智勝言之鑿鑿,擲地有聲,一字一句讓張亮,還有蘇定方以及侯君集三人如雷貫耳,這番道理他們還從未聽說過。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當皇帝既是天下人的帝,但也要為天下著想,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鞠智勝繼續解釋 。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張亮喃喃自語。突然“嘩啦”一聲跪了下來,臉色堅毅:“臣張亮!拜見皇帝陛下!臣願誓死追隨皇帝陛下,輔佐陛下一統天下!”
鞠智勝嗬嗬一笑,連忙將張亮扶起,一員大將,入吾彀中!
如此一來,登陸百濟國後的數萬唐軍一下子變了顏色,所謂的聯軍全都成了高昌大軍。
而且,十多萬唐軍在蘇定方、侯君集以及張亮的統領下,不管是打下眼前百濟國,還是橫掃朝鮮半島上其餘兩國,也就是新羅以及高句麗,都易如反掌!
如此一來,自己可以安安心心返回西域了。
半個月後,鞠智勝乘坐飛艇返回西域,孫元亮、李文、孫浩、陳文軒等率百官親自迎接,鞠智勝先回宮寢,見到文成公主後連番誇讚,當晚陪寢,親自囑咐宮娥下人一定要照顧好皇後。
第二天上朝,鞠智勝與眾臣共議治理西域之事。
“西域大地,民族人種繁雜不堪,但多為歐羅巴人種,與我大漢族相差甚遠,治理起來要頗費一番心思......”吏部長史孫浩指出其中困難。
右將軍陳睿讚成孫浩指出的困難,站出來進言:“既然各族風俗習慣與我大漢族完全不同,用漢法治理或許會引起不必要的騷亂,因此微臣建議保留原有的各國製度和律法,用原有的族人管理他們的百姓。”
“不可!諸國已滅,哪裏還有什麼原來的製度和律法,現在西域既然已是我高昌之國土,自然就得用我高昌的大漢律法!”孫元亮站出來反對,他本是儒學大家,受儒家思想浸染,自然反對保留西域各國原有的律法。
“比如車師國,其律法靈活,更加適用於商業發達,如果貿然廢除,老臣擔心影響交河城的商業貿易......”孫浩從保護交河城商業利益上考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孫浩提出的這一點很重要,鞠智盛征伐的第一個目標選擇車師國,除了其地理位置重要外,其經濟富足也是關鍵原因。
說到底,打仗打的就是經濟,這在曆朝曆代都是一樣的道理,有了錢就有了軍餉、就有武器裝備、就有後勤糧草。
自己身為高三曆史學霸,鞠智盛深深的知道,千年後的大明朝之所以滅亡,說到底就是因為沒錢,就是因為崇禎帝手上沒錢,所以被迫向老百姓征繳“三餉”,最後逼出了李自成和張獻忠,徹底埋葬了大明,也吊死了自己。
眾臣爭執不下,陳睿建議用歐羅巴人管理歐羅巴人,孫浩建議保存原有律法,孫元亮則堅持用漢法統治一切,還有其他各大臣都提出了各自意見,朝堂之上吵成一鍋粥......
“眾愛卿靜一靜!”鞠智盛站了起來,爭論局麵正是他意料之內,但再怎麼爭,總歸要想一個法子解決。
頓時大殿瞬間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看著鞠智盛,既然大家不能達成一致意見,那就聽陛下下的。
“首先確立兩個原則:一、我高昌國為中央集權的統一之國家;二、高昌國必定是以漢族為主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