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2章 郭家堂兄妹(2 / 2)

在古代官場中,除了可以拚爹,拚嶽父,拚同鄉外,拚老師更是上上之選。

郭子善聽完郭瑾璿的這番說辭,這才明白之前自己有些想當然了,以為腹中有才華,早有出頭日,唉,幸虧伯父與堂妹的提醒。

感慨之餘,趕忙起身對著郭瑾璿拱手道:“多謝堂妹不遠千裏,來給堂兄帶話,多謝了。”

郭瑾璿頷首致意,然後心道,你又怎麼知道我來卑南隻為給你送信啊?我還想著來瞧瞧那位平南侯的李夫人長得如何沉魚落雁,國色天香呢?為了她,那人竟然痛打刑部尚書子,還,還閹割了右丞相的大公子,有著狀元之才的陳啟泰。

“積弱百年大宋朝,先有靖康後蒙元。”

“橫空出世平南侯,救我大宋複中原。”

……

……

又是茶肆外的一群小童一邊吟唱歌謠,一邊穿街過巷……

聽著外麵的稚嫩童聲,兩人陷入了沉默。

過了一會兒,郭子善不由感慨道:“說起來也真是慚愧,平南侯還未二十,卻已建下了平定琉球十二府,北伐遠征東瀛國的不世奇功了。前段時間還傳來捷報,首戰告捷,我想如今已是攻城掠地數十城了吧?唉,可恨為兄手無縛雞之力,隻會吟詩弄月,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啊。”

說完之後,對麵的郭瑾璿並未接口,而是蹙著眉頭思索心頭之事。

郭子善不解地問道:“堂妹,怎麼了?”

郭瑾璿忽然苦笑一聲,歎道:“堂兄,你們那位平南侯真是流年不利犯了太歲啊!這些歌謠雖然看似平淡無奇,無非就讚頌平南侯的功績一番。但是你仔細想想,短短數十字的歌謠中將平南侯誇得天上地下難尋一人與其比肩,那置皇上於何地?置太後於何地?”

郭子善聽罷心下一沉,橫眉一豎,細細琢磨也品出了歌謠中的味道。這是暗藏禍心,明裏抬高陳靖元暗裏給他穿小鞋啊,讓皇帝讓太後讓朝廷對他起戒心起防備,讓他們感受到功高震主的威脅。

嘶……

郭子善臉色難看,這大宋剛承平近一年,諸事都蒸蒸日上,到底是誰如此陰損,在挖大宋的牆角根脈啊,此時如果平南侯和朝廷這麼一不和,又是一場內亂啊。

郭瑾璿看著堂哥臉色擔憂,寬慰道:“莫要煩擾了,聽說楊太後是個手腕極為厲害的女子,既然如此,我想她便是個懂得明辨是非的女人,區區流言蜚語罷了,堂兄還是先做好科考的準備,小妹在這兒祝你早日金鑾折桂。”

金鑾折桂,就是金鑾殿試高中頭名奪取狀元之意。

郭解被堂妹這麼一寬慰,頷首笑著致謝。

第二日,以城主黒木歸真的剖腹自殺,正式宣告出雲城一戰的落幕,整軍集結遙指大阪城,這座號稱東瀛國第一道防線的城池。

伊賀縣,征北大都督府內。

陳靖元看著前方八百裏快馬送來的急件,不覺拍案叫好,不是為了出雲城被破一事,而是為了誅殺狗太監黃道林一事。

看著信上所說,褒獎黃道林等人如何作戰英勇,如何奮不顧身,如何為報皇恩馬革裹屍為國捐軀,不由得對年輕的北洋小將何宇更是刮目相看。

此舉讓陳靖元覺得自己軍中並非都是如沐春,雷五六這樣的莽夫之流,和賀綱、顏鼎善這樣有自己小算盤小打算的手下。

還是早前那個意思,將才,他軍中不缺,唯獨缺了帥才,專門指揮將才作戰的帥才。何宇,忠心有加,出身將門,而且年紀輕輕可塑性強,倒是可以培養培養,能夠替自己分擔一部分軍中諸事。

但是此事不可操之過急,軍中諸將唯獨何宇資曆最淺,還需讓他再熬熬資曆,積累軍功,貿貿然提拔不僅不能服眾,而且還會傷了自己那幫老兄弟的心。

將信件放到了一邊,看著地上擺著的沙盤,心道,隻要破了大阪城奪下整個東海道,屆時便可整個東瀛遍地開花,嗬嗬,是時候寫信催催加恩休斯的火器製造司運送火炮來東瀛了。

剛要提筆,金和尚吭哧吭哧地跑了進來,興奮道:“侯爺,侯爺,回來啦,回來啦。”

陳靖元放下手中蘸好墨汁的毛筆,皺眉不悅道:“把話說齊全了,整天跟丟了魂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