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萬餘東瀛浪人把守的出雲城在十幾萬驍勇善戰的宋軍和幾百門鐵輪火炮麵前,就像一個裹著輕紗,半遮半掩的青樓走進了光棍堆,瞬間被扒得幹幹淨淨,赤條條玉體橫陳,逮著前麵幹前麵,逮著菊花爆菊花。
黑乎乎的炮口對準出雲城,百炮齊發,在不計彈藥損耗的情況下連番炮射,再堅固的城門也給你轟成渣滓。
城門大開之後,早已失去抵抗的東瀛浪人們在宋軍還未衝進城前已自亂了陣腳,整個出雲城內雞飛狗跳,貓撲驢叫,亂成一團。
十幾萬宋軍充斥著出雲城內的大街小巷,口中高呼著僅僅學會的兩句東瀛話:“陳大都督令,持刀者殺,藏刀者殺。”
“大都督令,持刀者殺,藏刀者殺。”
……
……
宋軍入東瀛後,接連攻占十幾個城,雙殺令早已傳遍整個東瀛,
東瀛人都說陳大都督嗜殺,是魔鬼,是地獄使者,對著種種蜚短流長,陳靖元不以為許,反而笑著對眾將說過,東瀛每減一個男丁,我大宋就多一分統治並永久占有這塊土地的機會,直到他們亡國滅種為止。
有人詆毀,自然就有人頌揚,至少在琉球大宋,陳大都督遠征東瀛之事早已家喻戶曉,更有說書者將他的故事加以渲染改編,傳唱個個酒樓茶肆,直接將他塑造成了一個能征善戰,百戰百勝,足可媲美唐朝軍神衛國公李靖的偉岸存在。
更有好事者編出歌謠:積弱百年大宋朝,先有靖康後蒙元;橫空出世平南侯,救我大宋複中原。
這歌謠不僅傳唱琉球各地,更是傳到了卑南皇城的大街小巷,平民百姓耳熟能詳,黃口小兒都能傳唱。
卑南皇城的一間茶肆雅間內,一男一女對坐飲茶,男的士巾儒衫,豐神俊朗,女的清麗脫俗,淡妝素雅,鵝黃孺衣粉蘿裙,舉手投足間盡顯飄逸出塵。
如果陳靖元在場,自是可以認出此男子為誰,他便是昔日被陳靖元喚醒的青樓才子郭子善。
“子善堂哥,父親知道你浪子回頭,老懷安慰,讓我給你帶句話。”對麵女子替郭子善優雅地斟滿茶水,娓娓道來。
郭子善一聽伯父有話交代,正襟危坐問道:“伯父有何話要對子善言,瑾璿堂妹。”
此女正是新竹知府郭敬儀那位有著女諸葛之稱的女兒,郭子善的堂妹郭瑾璿。
郭瑾璿看著如今這位與昔日放浪不羈天差地別的堂哥,一副循規蹈矩的樣子,不由好笑,噗嗤掩嘴笑道:“堂哥別緊張,父親讓我告訴你,朝廷恩科在即,他希望你在讀書之餘去拜訪拜訪禮部尚書李倫李大人,還有吏部尚書王澤恩王大人。”
郭子善疑惑道:“為何?”
郭瑾璿沒好氣地鼓掌腮幫子瞪了他一眼,一副不同於往日淡雅的神情,別有一番風情。
隻聽郭瑾璿哼道:“我的傻堂哥,你真是讀書讀傻了,禮部尚書李大人、吏部尚書王大人,這兩位與兵部尚書陳大人,還有征北大都督平南侯是什麼關係啊?”
郭子善脫口道:“一朝為官,當然是同僚關係唄。”
說完之後忽然反應了過來,又補充道:“好像還是一個派係,聽外麵的人講,他們屬於陳係。”
郭瑾璿又笑著問道:“你是何人啊?”
郭子善覺得在自己這個自幼被多智的堂妹麵前,永遠都是那麼弱智一般,急問道:“瑾璿堂妹,你就別耍你堂哥了,幹脆說個清楚。”
郭瑾璿這次沒有兜圈子,直接道:“聽父親說此次恩科,將會在吏部尚書與禮部尚書兩人之間選擇一人主持,父親的意思希望堂哥能走動走動,不要白白浪費了自己這個身份。”
郭解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身份,除了那個放蕩不羈的風流才子破名頭外,還能有什麼身份。
隻聽郭瑾璿又道:“你除了是琉球大族郭氏的子弟,新竹知府郭敬儀的侄兒,還是平南侯的好友,你不管從我父親那邊算起,還是從平南侯這邊算起,你都是徹頭徹尾的陳係中人,你至始至終都被貼上了陳係的標簽。父親的意思就是讓你別恃才傲物,清高孤冷,既然是陳係中人了,就要去拜訪拜訪兩位都有可能成為你恩科之後座師之人,懂了嗎?”
在古代的官場,有兩種情誼是真金也買不到的,是官員們天生所具有的財富,那便是師生之誼和同鄉之誼。而師生之誼更是排在同鄉之誼前麵,說白了,有個好老師,比有個好爹還要來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