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朝陽穿破薄薄晨霧揮灑大地,萬物又是一片複蘇之景。
篤篤……篤篤篤……
一陣音色厚實,悠遠的木魚敲擊聲從大國守府家眷後院的內堂傳出,令人身心平和,如沐祥和。
對於這個木魚聲,大國守府的仆人和家將們早就習以為常。
因為敲木魚之人正是大國守源藤博文的兒媳婦,大公子源山藏大之妻齋藤歸蝶夫人。
就像前文說的一樣,歸蝶夫人雖年紀輕輕卻是篤信佛學,每日清晨必要誦經敲木魚,佛家弟子稱之為早課。
在如今的東瀛,除了貴族特權,還有就是佛門弟子也備受平民們尊崇。
前者是因為強橫的實力,而後者則是佛門的大慈大悲之心。
自公元六世紀中葉,佛教就從中原經高麗傳入了東瀛,漸漸興起。而後到了唐天寶年間,有著過海大師之稱的鑒真和尚六渡東瀛,傳經誦佛,開創了佛教律宗,被奉為律宗之祖。相繼,佛教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等其他五宗也先後陸續傳入東瀛,自此佛教在東瀛大盛,百花齊放,香火不斷。
現在的佛門弟子不同於後世那些大開旅遊景點賺取錢財,到處巡演嘩眾取寵,處心積慮將寺廟變成上市公司進行斂財的假佛門弟子。
現在的佛門中人皆以勸人向善,普度世人為己任,他們喜歡自給自足,他喜歡苦修清修,他們更喜歡援手相助貧苦百姓。
因此,佛門子弟雖非貴族,卻得到了東瀛近千萬平民百姓的認可與尊重,成就了一個特殊的地位。
悠遠宏深玄妙無比的佛門文化傳到東瀛這個沒什麼本土文化的疙瘩地,自然而然也得到了許多貴族的追捧,這些貴族漸漸的成了佛祖的粉絲,並向往之。
向往歸向往,但是大家族的等級森嚴是不允許他們剃光腦袋出家遁入空門的,這也就有了帶發修行在家向佛一說,佛門稱這類人為居士。
齋藤歸蝶正是東瀛萬千居士中的一員。
出身大阪縣名門的她,自幼便接受儒家學術的熏陶,寫得一手隸書更是讓那些自詡精通漢學的東瀛偽大儒們汗顏。
名當戶對,強強聯合使得大阪齋藤家與源氏走到了一起,當年才貌無雙聞名整個東海道十五縣的齋藤歸蝶嫁給了源藤博文長子源山藏大。
一晃近五年過去了,昔日的少女變成了如今的少婦,但是她與源山藏大至今未有生育。她心裏很清楚,無論自己長得有多麼嬌豔多麼可人,這樁婚姻其實早就名存實亡。
因為婚後她便發現自己的丈夫不喜女色偏好男風,當時知道後,全身毛骨悚然,心碎無痕。但是如果就單單這樣也還罷了,畢竟作為一個家族的犧牲品,她有著超乎常人的覺悟。
更令她恐懼的是,她發現公公源藤博文和自己的小叔子源山藏二每次偷看著自己的眼神都是那麼的灼熱和怪異,仿佛如那遠古巨獸饕餮一般,想要將自己一口吞入腹中。
她知道,這便是,一種亂了綱常倫理的。
自此之後,她便緊閉門而不出,起了向佛之心,一則盡量躲避二人,二則好讓自己這顆多舛的心靈得到安撫與平靜。
“哐當。”
源藤博文這個老烏龜的腦袋不小心撞到了眼前的推拉隔柵(小鬼子的推拉門),發出一聲驚響。
“誰?”
正在念經的歸蝶夫人被驚響嚇了一跳,猛然回頭喝問道。
源藤博文老臉一紅,頓時驚惶地匆匆跑開,一路上邊跑邊是埋怨自己的不小心。
歸蝶夫人見著沒人回應,起身朝推拉隔柵門走去,輕輕往右一劃拉開,屋外沒人,心道,難道是自己太過敏感了嗎?
剛欲轉身,卻發現門上雪白的宣紙被戳了個足有眼睛大小的破洞,紙動周圍還是濕乎乎的,像是口水一樣的東西,隨即反應了過來自己剛才是被人了,強抑著心中的惡心,看了眼離她這兒不遠的大國守正堂,心如死灰。
隨即轉身回到了佛龕前,跪坐在蒲團上,嘴中喃喃念著:“……如露亦如電,如夢幻泡影,當作如是觀。……”
過了不大一會兒,她的小叔子源山藏二興衝衝地抱著四盒金葉子進了大國守府……
伊賀縣一座仿唐式的宅院,是陳大都督特意讓人給黃道林等人倒騰出來的。畢竟是朝廷天使,總不能讓這黃道林等一行人住宿東瀛人的旅館吧?
黃道林正和幾個小黃門享用著隨行帶來的漢人廚師,這廝也算機靈,知道東瀛之地千裏迢迢,那異國口味指定吃不習慣,才特意從卑南城重金聘請了個廚子好讓自己在異國他鄉也能吃到地道的漢人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