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文思豆腐這道菜的刀工確實很難,但由於隻是切,而譚麒的【精準切割】技巧剛好符合這一點。
要是換成需要雕刻技術的菜式,他就無能為力了。
其實,這也是有點取巧,自己有多少本事,他自己心裏有數。
把笊籬裏的菜絲焯水,放一邊備用。
接著用生粉調了一碗芡水,“這道菜勾芡需要用生粉,這樣的湯汁透明又亮。”
剛才過濾好的雞湯重新回鍋,小火加熱到快要沸騰的狀態,然後倒入四分之一的芡汁,不停用勺子攪拌。
“勾芡得多次加,這才是做這道菜的關鍵。”
這個步驟連譚麒自己也很小心地進行著。
勾好的湯汁要達到這樣的效果:豆腐絲和蔬菜絲放進去後,能在湯中懸浮。
如果芡汁太稀,絲會沉底;芡汁太稠,絲就會黏成一團或浮在表麵下不去。
那樣子就不好看了。
倒了兩次芡汁,鍋內的雞湯看上去沒什麼變化,但譚麒知道,剛剛好!
他立刻把焯過水的蔬菜絲和泡在水中的豆腐絲全部放進鍋裏。
過程中,雞湯一直沒有沸騰過!
“用勺子底部這麼旋轉幾下!一定要用底部,否則會攪爛的。”
勺子底部不斷在湯麵上旋轉,食材細絲跟著旋轉,原本纏在一起的絲開始變得有條理了!
漸漸形成了圈圈紋路,白色夾雜紅色,紅色裏帶點黑色,還有一些綠色點綴,非常好看!
等裏麵的絲徹底分散開後,譚麒指著金惠琳,“拿個透明玻璃碗來。”
這道菜要用透明碗裝,可以看到裏麵的細節。
每一根絲都漂浮在湯裏,從底部到表麵層層分離,互不幹擾。
金惠琳和王阿姨看著這盤文思豆腐,喉嚨不自覺地動了一下。
如果吃一口,可以想象熱湯滑進食道進入胃裏的感覺,整個人都會暖洋洋的!
而那些豆腐絲都不需要咀嚼,輕輕一抿就會化在嘴裏。
至於那些少量的蔬菜絲,咬下去的時候一定能散發出獨特的香氣。
天哪!
真想吃啊!
金惠琳扳著指頭算了算,“這一塊嫩豆腐才五塊錢,做成一碗湯就賣幾百,嘖!”
金阿寶笑了,“你看看譚老板做這道菜花了多大的勁,那個刀工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吧?再說那鍋雞湯,熬一下午也不一定能出來。這樣算下來,二三百元真的不貴。”
如今最值錢的是什麼?
當然是人力成本最高了!
尤其是這種稀缺的技藝,多少錢都是值得的,有人願意花這個錢去體驗,有人則覺得不劃算。
隻能說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
“我反正是不會吃的。”王阿姨嘴上說著違心的話,“除非有人請客。”
四個人在廚房裏有一句沒一句地聊天,等著客人來用餐。
另一邊,張毅吃完自己那份炒雞和雞蛋,滿意地離開了熊貓餐廳。
這時候挺好,賬已經結清,吃過飯就可以直接走了。
下電梯時,他碰上一對情侶走進去,也沒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