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麵團就成了薄片,撒上麵粉折疊,幾刀下去,麵條就齊活了。
水開後,正準備下麵,卻被譚麒製止:“別急,還沒到時間。”
冷水麵的最佳賞味期,是過冷水後的幾分鍾,外涼內熱,嚼勁十足。麵條備好,靜待出場。
炒鍋裏咕嘟咕嘟地冒著泡,肉香愈發誘人。
譚麒的做法融合了新疆大盤雞的大氣和臨沂炒雞的濕潤炒法,調料則是典型的山東醬香,既避開了新疆菜的重辣,又貼合了當地人口味。
圍觀眾人聞著這股子香味,眼睛都快放出光來,不斷咽著口水。
“這菜絕了!光是聞著我就想配三碗米飯!”何饒荷這怎麼吃都不胖的體質真叫人羨慕。
惠琳姐心係其他,“老板,這炒雞打算賣多少?”
譚麒早有打算:“88元一份,麵條首份免費,加麵5元,用中號碗,就是何饒荷常用的那隻。”
“老板!”何饒荷抗議,“我每次就吃兩碗,多嗎?”
眾人一陣靜默,空氣中似乎響起了無聲的雷鳴。
“88一份,價格適中,挺合理。”閔振寧分析道,“這麼大一鍋,一個人肯定吃不完,兩人加一份麵估計就飽了。”
“非也非也。”譚麒擺擺手,“今天是員工餐,所以我用了一整隻雞。實際上,我打算一隻雞分兩份賣,每份88。”
吸氣聲此起彼伏,半隻雞竟要88?
閔振寧略顯遲疑,這價碼放在那些中高端餐廳裏,還算公道,不過……
話說,雞鴨魚肉這類大菜,價錢高點也算正常,誰讓它們是硬菜呢。
不過,像四隻熊貓這樣的位置,這樣的裝修,賣個半隻雞就要88,這價碼確實有點讓人皺眉頭。
別說別人,就連出手闊綽的閔振寧聽了這價,心裏估摸著也不會下手。
“定價的事,咱就別囉嗦了,我心裏有譜。”譚麒邊說著,邊揭開鍋蓋。
這一會兒的功夫,鍋裏的湯汁縮了不少,還變得有點黏糊糊的。
“得了,最後把綠紅椒一股腦兒倒進去,再澆上點蔥油,舀一勺雞湯提鮮。”譚麒接著指揮。
雞湯提鮮,比雞精自然多了,那是真材實料的鮮美。
湯汁濾掉一半後,火候猛地一提,開始收汁,同時,新添的蔥油把青紅椒炒到剛好斷生。
這是譚麒的第二招妙計。
要吃麵,底湯不能少,但一份正經的炒雞,湯可不能多。
等鍋裏的汁水濃稠起來,撒上一把炒香的白芝麻,拌勻。
這時,趁熱在鍋邊溜一圈醋,醋香一閃而過,留下的隻有更濃鬱的肉香。
雞肉連同土豆,全數倒進大瓷盆,撒上細碎的香菜,再把之前預留的調料汁沿盆邊緩緩倒下。
“成了!”譚麒拍拍手,一臉滿意。
這道菜,經過十七小時的摸索和改良,集合了兩省的做法,又根據隴上的口味做了調整,算是交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係統評分:A級。
“老板,那個麵……”有人問。
譚麒擺擺手,“不急,先吃炒雞,麵最後煮。”
疆省的大盤雞底下鋪褲帶麵,魯省的炒雞配麵條吃,各有各的吃法。可在隴上人譚麒看來,麵必須得是最後的壓軸。
“我來端菜!”何饒荷自告奮勇端起大盆,眾人緊隨其後,聚在食堂的圓桌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