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老爺子炸肉丸的空檔,譚麒麻利地張羅起第三道菜來。

八寶南瓜盅!這就是譚麒想出的第三個蒸菜妙招!

盧永亮見譚麒捧出了去了頂、挖了籽的南瓜,炸肉丸的手不由得慢了半拍。

哎呀,還有這手絕活?又是個地道的傳統菜啊!

這位小老弟,到底啥來頭呢?

譚麒和盧永亮在廚房裏忙活得不亦樂乎。

炒菜也是一種創造性的活計,碰到水平相近的對手或朋友時,對研究美食的人來說,心裏多少會有點小激動。

這八寶南瓜盅的做法和其他蒸菜比起來,稍微有點不一樣。

譚麒把炒鍋放在小火上,熱上豬油。

事先準備好的一堆材料一股腦全倒進鍋裏,一眼望過去,那盆裏少說也有十幾種食材呢!

譚麒事先調配好的餡料,那才叫一個讓盧永亮驚訝不已!

這八寶南瓜盅是譚派菜肴,按傳統做法,應該是用糯米、紅棗、蓮子等七樣東西混合做餡,再加上南瓜本身的味道,就有了“八寶”之名,屬於甜口菜。

這道菜流傳到湖北之後,當地人根據自己口味做了些改良。

譚派原來的餡料全都不用了,換成了本地盛產又極受歡迎的食材。

比如火腿、雞肉、豬舌、魷魚、玉蘭花和蓮子這些特產,再加上蝦米提味,譚麒往鍋裏倒進雞湯開始煮的時候,

盧永亮直接走過來問:“小兄弟,你這手藝是哪裏學的?”

蒸菜雖不敢說盧永亮是獨步天下,但他在這方麵也是有兩把刷子的,就算他,最多也就敢在南瓜盅裏放個六七種食材。

這道菜每加一樣配料都得細細考量,既要保留南瓜盅本來“甜醇”的風味,也不能影響“一盅多味”的特色。

因此,到了湖北後,除非是民間自家的做法,許多大廚在加配料時都特別謹慎,未經長時間驗證的配料絕不會隨便往裏加。

至於加什麼配料,慢慢地就成了許多廚師秘而不宣的小訣竅,隻有徒弟才能稍微窺探一點!

譚麒這一下子就加了十幾種!

特別是那叉燒肉和紅白肉丁的加入,讓盧永亮百思不解。

譚麒當然不會說,這些都是係統給的食譜。

而且,

這道菜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這是譚麒第一次合成出的“橙色”食譜!

當初為了試驗食譜,譚麒一次加了二十多種食材,遺憾的是因為【合成功能】一周的冷卻時間,部分食材沒法用。

不然,還能更厲害點!

“自己瞎琢磨的。”譚麒隨口回了一句。

“嘶!”盧永亮吸了口涼氣。

你說是師傅教的,我還信;你自己琢磨的,這就有點難以置信了,莫非這小夥子真是萬裏挑一的美食奇才?

當然,成品還沒出來,味道好壞現在還說不準。

盧永亮沒再多說,見譚麒把這些複雜的食材用雞湯煮了三分鍾後,盛進挖空的南瓜裏,放到碗中再整個放入蒸籠,大火開水蒸起來。

‘待會兒嚐嚐,真好吃的話,說什麼也得多和這小子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