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中原拉鋸戰,劉邦在屢戰屢敗中贏得主動(7)(2 / 3)

河對麵,齊楚軍十幾萬各部主力,長短武器相衛,數量巨大,以逸待勞,錯落有致,韓信一望,不由得對龍且的排兵戰法,暗加敬佩。

龍且一望韓信這邊,則兩個盧姓降將的旗號打在了最居前的位置。龍且暗笑,軍陣的前鋒就像寶劍的劍鋒,一定要用最猛厲的軍隊,方才有殺傷力,韓信果然怯懦啊,讓兩個投降了的在前麵跑龍套。

不一會兒,主將的大旗豎起來了,旁邊的戰鼓聲擂動起來了,韓信軍陣的前鋒和兩翼,紛紛向前移動,走著走著就進到了水裏。冬季的河水雖然幹瘦,但是寒冷,好像冰凍雪碧一樣,紮得漢軍從腳心向上透心涼。韓信軍陣中有一半士卒涉水走過了濰水河,直接和龍且的軍陣前鋒相遇。漢軍跺了跺腳,穿著濕涼的鞋和水漉漉的褲子,朝著楚軍就猛殺上來。

龍且站在高坡上,笑了一下,揮動軍旗,令前鋒周蘭進行嚐試性迎戰,其他各部保持警惕,按兵不動,以防韓信出現其他意外性的招數。

周蘭身上插著八杆護背旗,護背旗的飄帶揚在風中,微微飄揚,手中一揮自己的大槍,朝前一指,戰鼓擂起,帶著本部楚兵朝著漢軍過河者就利索地(因為沒有濕)猛衝過去。

楚軍全是幹的,漢軍全是濕的,幹的比濕的能打,打得濕著褲子的漢軍掉頭就跑,四處亂竄,有些不想再趟河的就往上下兩遊逃竄,有些惜命的就掉頭又往水裏跑。陣列大亂,死屍流出的鮮血染入冷水,好像兌了酒,河水立刻發紅,正在渡河的和往回跑的漢軍,紛紛你推我搡,好像農貿市場的人在躲城管,你抓我搶,胡亂撲騰。

龍且在高坡上一看:“韓信治軍,居然如此啊!哎呀!真是可惜了他這大名,果然是個懦夫和笨伯啊!”

龍且把手上一百多隻令旗(當然有些誇張,一個令旗指揮兩千人的一部),全部舉在空中,拚命朝前揮動。陣中各將全看見了,知道再不需要警惕慎重了,發起全陣大攻擊,好像全世界的城管都朝著農貿市場(濰水)猛撲過去。

龍且再不把韓信當作一回事兒了,自己也飛身上馬,帶著本部精兵,呼嘯衝下山來,身先士卒,第一個帶頭衝進了農貿市場裏——河水裏!

還在水中跋涉的漢軍諸將士卒,紛紛被踩倒砍倒,被亂箭射倒,隨著龍且、周蘭等一幹驍將猛卒殺過河水,紛紛倒出數條路徑來。

看著龍且、周蘭等鋒銳重兵全都已經殺過河來,後續楚軍大部也開始撥開死人往河這邊過,韓信一邊命令軍陣密結抵抗,一邊把傳令兵叫來了。

據說韓信發明了風箏,而且是風箏的第一個發明人。當時的風箏叫做紙鳶,不過那時還沒有紙,那就是麻布纖維之類做的(濰坊這裏——在濰水流域,現在也是風箏的都會)。韓信命令傳令官:“你,帶著你的人,倆人一組,現在開始放風箏。”

傳令官不明就裏,於是趕緊跑著,趁著河上冬日的冷風,把幾隻製作成狀似老鷹的白頭、褐翼、紅腹、尾尖分叉,四趾有鉤爪的大紙家夥,往天上升上去了。

在濰水上遊正在拿著鐵耜準備破壞水壩的冷耳、季必看見了,冷耳說:“你看,那邊有老鷹飛,是紙鳶!”

季必說:“按照相國命令,發現大紙鳶,趕緊就挖壩!快!”

於是,漢軍掄動古代鐵鏟,就開始決自己的水壩。水壩憋了一宿的水和一宿的氣,憤怒地好像急著趕鍾點似的,汪洋滔天地一路猛撲著,浩浩蕩蕩地就朝著下遊湧去了。

齊楚軍大部還沒有渡水,一看水勢猛然洶湧,好像夏季的洪水一樣撲來,趕緊互相推擠著就往河右岸上撤。齊楚軍大部遂被隔絕在水東岸。

龍且、周蘭的先頭部隊一萬多人已經涉水到對岸,雖然都是精兵強將,但是發現後路被斷了,立刻好像城管的汽車被反擁過來的農貿市場商販層層包圍。龍且一聲虎嘯龍吟,周蘭也把身上的八杆護背旗盡數抖動,舞著大槍就跟漢軍猛殺猛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