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中原拉鋸戰,劉邦在屢戰屢敗中贏得主動(5)(3 / 3)

營門口刮著風,轅門口衛士大戟的戟尖上跳躍著一星夕陽的反光。

項羽聽說有個外黃小孩找他有要事相說,覺得很好奇,一般人都覺得小孩是比較可愛的,於是他的婦人之仁又被引發起來了,就說:“傳他進來,我看看。嗬嗬。”

於是,小孩——十三歲——在高大的郎官引導下,進到了大帳。當時正是快吃飯的黃昏時分,四周的雲彩暗暗沉沉。項羽正跪在木案前預備進食,木案上又放著一個托著餐具的東西,四邊起沿,是個小方盤,類似於現在咖啡店裏托著餐具的黑木方盤,也叫做案(就是“舉案齊眉”的案——不是木頭幾案,否則孟光先生的媳婦是舉不起這個案的,有時候古人又管這個叫,我們管它就叫案吧)。

在案裏放著碗——因為是跪坐在地上吃飯,於是這陶碗底下有一個高的腳,戳在案上,免於吃時有彎腰縮頸之苦。此外還有耳杯(平底,像現在餐館裏放手巾的木托),放酒的。有的耳杯裏也放肉放菜。還有一種高座杯,類似這有高腳的陶碗,裏邊也放肉羹什麼的。總之,當時的杯裏可以放酒,也放吃的肉和菜。這個杯,隨後就要再提到了(古文中的“盃”顯示了它的形狀,類似於現在的獎杯,有高腳)。

小孩看見項羽,於是說:“大王喜歡在營裏吃飯啊,為什麼不到城裏去吃?”

項羽心說:“城裏不安全啊。”於是說:“城裏的人都不聽我的,我不想進去跟他們吃飯。”

“所以您打算明天把他們都坑了嗎?”小孩說。

項羽一聽,怎麼,消息走漏了,不過沒關係,反正城門已經被我們控製著了。

小孩說:“你把老師們都坑了,導致我們都沒作業做了,殺了城裏的大人,我們這些孺子將來依靠何人?殺一人而有天下,聖人不為也,您看在我們這些學子的麵上,能不能把老師和大人們都放了?”

項羽說:“不是你說的這個道理啊,大人們幹了錯事,就得受到懲罰,以避免別的大人再幹錯事。你們十五歲以下的,還有婦女,都沒上城扔石頭,沒幹壞事,所以我並不誅你們,我這不是亂來的。至於你們讀書和寫作業的事情,寡人另外會派新的老師來,沒幹過錯事的老師來。”項羽拿起耳杯,一手揪起它的耳朵,瞅著小孩,送到嘴裏喝了一口。

小孩說:“若要說道理,您說的才不是道理。大人們幹了什麼壞事了?您要分析大人們的動機啊。主觀幹壞事和被動幹壞事,是不一樣的,處罰起來也不能一樣啊。我們外黃這個地方,是被彭越這個強盜給劫持了,我們害怕了,所以暫時投降了他。我們是想等著您,日夜盼望您來救我們的。我們小孩都等著傳說中的項羽叔叔好像天神一樣降臨,騎著猛獁來拯救我們。豈料,項羽叔叔大王來了以後,卻要把我們都坑了。大人們能覺得心服嗎?能不覺得冤枉嗎?我們小孩也理解不了啊。這樣的事情如果傳出去,這裏往東一百多裏,直到睢陽,還有十幾個強盜們控製的城,他們一定都嚇死了,而且憤恨,都再不肯像我們這樣投降您了。到時候,恐怕您就要永遠像這樣在營房裏吃飯了!”

項羽端著酒杯,聽到了這裏,不由得“嗬嗬”笑了出來,這個小孩說得真好啊!於是他當即站起來,你說得很有道理啊,你是哪家的孩子啊,項羽想著走過去,摸住小孩的頭,又跪下來,按住他的小肩膀,說:“你呀,你呀,我要是有你這樣的小孩,就好了!嗬嗬,你說得很有道理啊,其實,項羽叔叔也是一時生氣,把大人們想得太可惡了,唉,其實我也沒有那個意思要坑他們啊。來來,你過來,你跟我一起吃飯!”

於是,項羽抱著小孩,走回了案子,放下來,又布置了一雙筷子:“嚐嚐我們楚國飯,你們魏國人愛吃嗎?彭越老想霸占魏國,當魏王,這是不可以的。哦對了,”項羽抬起頭來,“你們傳令,通知外黃縣令,取消今天的命令,四個城門打開。都趕緊各自回家吃飯。”

外麵重新透出了新鮮的五彩光芒。項羽跟小孩一起吃完飯,又各自交流了很多對付老師和爸爸的招術,就派軍兵護送著這小孩,高高興興回到了城中。

自此之後,項羽再無屠城和坑人的記錄。項羽本來欲再多想些什麼,卻發現已是夜定人靜、刀槍入庫時分了,人間的意氣,仿佛牽牛和織女的星光,乍明乍暗。項羽突然覺得,這場戰爭,真是應該盡快結束了!

項羽在自己開始處於劣勢的時候,轉而想到了仁義,和從前他一路坑這個,坑那個,包括坑降卒,無“惡”不作相比,隨後的項羽似乎變了一個人,他隻想早點結束這個戰爭,一種寬仁和退讓,開始彌漫在他的性格之中。項羽可謂發生了很大變化。隻是,他從前不夠仁,此後又不夠凶,對於他的“事業”,恰恰都是不好的。

他的這個退讓的轉型,確實非常明顯,乃至最後不惜可以放棄自己的生命。不知是不是他也在反思自己這五六年的戰爭生涯,開始領悟人生和做事的道理,反思自己到底因何走向被動,自己還有無繼續走下去,變成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