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讓孩子讀一些兒童叛逆指導類的書籍。告訴孩子,叛逆不是他的專利,每個人都曾經曆過叛逆期。孩子的心胸慢慢地開闊了,言行改變了,也就不會再那麼固執,逆反心理自然就會慢慢減弱,直至消失。
孩子的成長給父母帶來了快樂。與此同時,父母們也體會到了因孩子成長而產生的煩惱。因為父母們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越來越任性。有些父母可能認為,孩子還小,還不懂事,等再大一些就好了。其實,孩子已經長大了,因為他們已經開始有了叛逆心理。
男孩多多是一個叛逆心理非常嚴重的孩子。上初中三年級時,多多最想擁有一頭五顏六色的卷發。當多多把這個想法告訴媽媽時,媽媽狠狠地批評了多多一頓。父母的態度很明確,一個中學生竟然想染頭發,絕對不行。
但是沒過幾天,多多便偷偷把頭發染了。老師給媽媽打來電話,說如果孩子不馬上把頭發染回來,就隻有退學了。媽媽對多多好言相勸,但多多卻“咚”的一聲用房門把媽媽關在了外麵。
由於青少年身體發育過快,早熟的跡象凸顯,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同意父母的觀點。很多父母反映,孩子變得很難溝通,不管家長說什麼都不聽。
安全教育大課堂
對孩子說:“叛逆不是你的專利。”
叛逆期的孩子總認為自己很特別,跟別人不一樣,認為自己有很多煩惱。作為父母,你應該告訴孩子:“父母小時候也很任性,也非常不聽話,爺爺奶奶也為我們操了不少心。但是,爸爸媽媽懂得自己安慰自己,慢慢長大一些,也就不再那麼任性了。”
家長可以指導孩子閱讀一些關於兒童叛逆指導類的書籍。告訴孩子,叛逆不是他的專利,每個人都曾經曆過叛逆期。孩子的心胸慢慢地開闊了,言行改變了,也就不會再那麼固執,逆反心理自然就會慢慢減弱,直至消失。
讓孩子學會少說“不”
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是不同意父母的觀點,而是為了表明自己與父母對立的立場,故意說“不”。家長說該洗澡了,他說“不”,其實他知道自己有多髒。家長說去寫作業吧,他還是說“不”,其實他明白作業早晚是要寫的。家長可以和孩子商量,能不能來個“約法三章”,在一天之內不許說“不”。當孩子不再說“不”的時候,叛逆心理就會治愈一大半。
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
還有許多處於叛逆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思維和觀點,就主觀地認為父母的觀點是錯誤的。那麼,家長可以讓孩子換位思考,對他說:“如果你是家長,我是孩子,現在問題全擺在這裏,作為家長的你怎樣解決呢?”當孩子站在家長的角度考慮事情時,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叛逆期的孩子,常常會做出一些令父母無法接受的事情。父母在傷心難過之餘,應該多想一想如何更好地引導和教育孩子。如果總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心理管束孩子,時間久了孩子的叛逆心理隻會越來越重。
安全教育一點通
孩子產生叛逆心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情。這至少說明孩子在成長中開始獨立思考了。家長不要因為孩子的不聽話而暴跳如雷,更不能在孩子叛逆時期強迫孩子按你的想法去做事。孩子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需要父母陪著他,一起度過人生中的一段苦悶而又彷徨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