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韓寒(3)(2 / 2)

魯豫:我估計沒錯,是你爸爸自己寫了發回來的。第一個問題是:“您的兒子韓寒經常出門在外,他大約多久回一次家?送過最貼心的禮物是什麼?”你爸爸說:“韓寒回家的次數不確定,有空的話就三天兩頭經常回家,沒空的話十天半月回來一次也有。老家是他小時候生活的地方,有他的爺爺、奶奶和兒時的玩伴,現在也是他玩耍的一個基地。他送的任何禮物我們都感到很貼心。”

魯豫:你都送過什麼禮物?

韓寒:挺多的,但是我覺得自吹自擂就不大好了,所以就不列舉了。魯豫:最長一次多長時間沒回家?

韓寒:十多天吧,連續在外兩個星期的比賽,但會給家裏打電話。

魯豫:第二個問題是:“您的兒子韓寒在您麵前是什麼樣子?和您是如何相處的?”你爸爸的回答是:“兒子在我麵前還是兒子的樣子,我們的相處很和諧,正常人家的父子相處是個什麼樣子我們也是個什麼樣子。”現在我也開始懷疑這不是你爸寫的了,太像官方語言了吧?

韓寒:我爸以前是在黨報工作的嘛!

魯豫:說話滴水不漏。第三個問題是:“您的兒子韓寒在家裏會不會為您做一些家務活?”你爸爸的回答是:“在家不太會做家務。”

這倒比較真實。接著問:“韓寒做過最讓您感動的事是什麼?”你猜他會怎麼回答?

韓寒:估計會說每件事都很感動。

魯豫:他說:“最讓我感動的是他的善良和孝心。善良是對所有人的,孝心是對家裏人的,這是沒接觸過他的人體會不到的。”我敢肯定這是你爸寫的了。第五個問題是:“您對韓寒的未來有什麼樣的期待?”你猜你爸會怎麼說?

韓寒:因為我從事比較危險的運動嘛,我父母肯定是希望我平安就可以了。

魯豫:太對了,你爸爸的回答是:“希望他平平安安,活得開心!”你是不是叮囑過家裏人,如果媒體來找的話,不能隨便說話?

韓寒:我沒有叮囑過父母,有媒體到我老家去采訪我爺爺奶奶,就問:“你們為什麼還住在鄉下,為什麼不到鎮上去住?”因為老年人不太願意離開熟悉的地方生活,我自己都住在老家。以前夏天的時候偷西瓜,現在不偷了,但可以釣釣蝦,我還有兩條狗也在老家養著,有一條叫木木,死了,還有一條,本來是寵物店裏的,但是沒人養,我就把它接回來了。所以回到老家的那種感覺特別好。

魯豫:其實我挺羨慕你的,家在郊區,有一大片田。跟田親近的感覺其實特別好,生活在城裏麵的人感覺不到。

韓寒:對,我不喜歡住在市裏,我在市區都沒有房子,最多住住酒店。其實在鄉下比在城裏開心多了,天天都是一級天。

魯豫:你在你們縣是特別有名的人了吧?

韓寒:在我們村和縣上還行,他們可能在很多地方都聽說過,但是因為我上電視比較少,或者說跟政府接觸比較少,所以就沒有什麼應酬。

魯豫:通常中國的父母覺得孩子很驕傲,不會跟你說,但會跟別人誇,你爸媽呢?

韓寒:我媽會當著我麵說,我爸就相對內斂。比如賽車的時候,他們覺得你去玩玩就行了,但是如果拿了冠軍,他們也會很開心。他們還會應朋友之邀讓我在書上簽名,然後送人。

2006年,車手韓寒、寫手韓寒又具備了一個新的身份--歌手韓寒。他推出了首張個人專輯《十八禁》,還自己填寫歌詞,自導自演了幾首歌曲的MV。

魯豫:你覺得你唱歌怎麼樣?

韓寒:其實我不是很喜歡唱歌,我喜歡拍一些東西或者寫詞。我專輯裏麵很多詞都是自己寫的,MV也是自己導的。

“出名要趁早”,張愛玲的這句名言在韓寒身上得到了印證。許許多多年輕人以韓寒為偶像,希望像他一樣少年有為。然而,韓寒自己卻說:“不要學我,你讓我重來,我都學不像自己。”

《零下一度》(韓寒著):“真理往往是在少數人手裏,而少數人必須服從多數人,到頭來真理還是在多數人手裏,人雲亦雲就是這樣堆積起來的。”

《通稿2003》(韓寒著):“痛恨一個人四年比喜歡一個人四年更加厲害。喜歡隻是一種慣性,痛恨卻需要不斷地鞭策自己才行。”

韓寒發表的首部小說是一部反映上海初三學生生活的小說《三重門》。通過這部小說的發行,他一舉成名。

留級後,他再次掛科七門,並最終退學。退學後陸續發表了散文集《零下一度》、《通稿2003》、《就這麼漂來漂去》和《雜的文》;小說《像少年啦飛馳》、《長安亂》、《一座城池》、《光榮日》、《他的國》和《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等作品。2003,韓寒開始職業賽車生涯,多次獲得全國頂級職業錦標賽年度總冠軍,是中國唯一一位拉力賽和場地賽雙料年度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