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幾天起早貪黑的忙碌,總算將地裏大部分糧食都收回來,剩下些邊邊角角的雜糧,一般都是順著田邊地頭種的,不算在畝數以內。
蘇家一共三十二畝地,有好有賴,除了上交的,還剩下不多的糧食得自己脫粒。那群軍爺隻管收足了數目,剩下的要是不跟他們搶,可就不知是進了誰的口袋。
等收糧隊拉著大批的糧食離開,剩下的村民盡管不平,但是一年的口糧還攤在地上,得盡快收拾好了,一個穀穗都舍不得浪費。
自從被罰不許吃飯,十幾歲的大小夥子餓了一天肚子就老實多了。湯藥喝了十天就斷了,郎中也說了,吃藥還不如多吃點好的。
蘇青林斷個胳膊,家裏給他攢的聘禮銀子就花的不剩什麼,今年口糧又少,青荷又動了去打獵的心思。
村裏的老獵手也差不多該組隊進山了,長了秋膘的獵物最是肥美,等大雪封山,想打隻鳥都隻有骨頭。
“爹,娘,我的箭術你們還信不過嘛?再說我又不是不長記性,肯定不往深山去的,就在外邊打點野雞兔子,燉湯給我哥補補。”
蘇長貴知道攔不住閨女,這孩子從小跟著大林野慣了。但是一想到兒子惹的禍,老蘇就來氣。
“去就去吧,跟著叔伯們後頭別亂跑,哪怕收獲少點也別送命。至於獵到的東西,哼!賣了換錢,你自己收著,你哥不缺這一口。”說著瞪了青林一眼,背著手往村裏去了。
誰家出人進山是要跟村長知會一聲的,一個是要尋日子定時辰,到時候好通知,再一個就是防止逃跑,軍戶逃跑的不是沒有。
等老爹出了門,蘇青林湊過來討好,用好著的左手給妹妹捏肩捶背。
“妹,你可是我親妹妹,哥真缺那一口,哥能不能恢複如初可就看你啦……”
那邊許氏揚手給了蘇青林一巴掌,邊打邊罵道:“你個兔崽子,你妹子才多大?啊?為了口吃的讓她跟一群爺們兒進山,你哪來的出息啊?養你這麼大是沒給你飯吃嗎?”
其實許氏下手不重,青林皮糙肉厚的也抗揍。但還是跳腳滿院子亂竄,氣的許氏拿起掃帚追著打。
青荷坐在屋簷下,一邊剝黃豆夾一邊看戲。
中秋在地裏過的又怎樣?這樣簡單美好的日子,才是自己多年所求的。不管是離世的父母奶奶,還是曾經的二荷,應該都會安心了吧……
八月二十六,宜遠行。二十五這天晚上,青荷檢查了弓箭幹糧和水囊才安心睡覺,第二天天還沒亮,青荷背上東西,去跟其他人彙合,小村子往西的大山裏獵物比較多。
正是秋收好時節,青荷沒有特意搶奪他人的獵物,安靜的跟在叔伯們後邊,偶爾撿漏個野雞野兔什麼的。村裏的獵戶都誇二荷的一手箭法,如果是男兒,肯定在戰場建功立業。
青荷笑笑也不接話茬兒。搶收這件事過後,一直沒有等來其他消息,大家都寧願是總旗想要中飽私囊,也不願真的收到邊關戰事的消息。
進山的第三天,二十八,山下的三貓兒終於找到打獵的隊伍,讓大家趕緊回村,上邊來消息了,可能要選丁入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