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長的話一說完,下邊的村民響起嗡嗡聲,但是誰都不敢大聲。軍戶不比平民,雖然朝廷放寬了軍戶子的娶妻和科考政策,但是多年來的偏見不是一條政令就能更改的。
往年雖然也交軍糧,但是隻要開荒多,種的多,秋後怎麼也能留夠一家子的吃喝,那些家裏兄弟多,孩子多的就是證明,這個時代能養活那麼多人,就是能耐。
今年不止時間提前了十幾天,糧食還沒完全成熟本就影響產量,收的軍糧差不多是畝產的八成半了!再怎麼好的年景也經不住這麼上交啊!
“這可怎麼活喲~唉!”
“是啊,聽說關外邊有異動呢,怕是還得抽調青壯。”
“這連年打,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青荷兄妹聽著村裏人的小聲議論,同樣覺得可悲。
辛苦從荒地到能種出糧食,再到糧食大半被拿走,這些人還是勤勤懇懇的勞作著,一代又一代,越是壓迫,就越是頑強的活在這片土地上。
村長敲了兩聲銅鑼,人群安靜下來。隻聽村長恭敬又帶著祈求的問道:“軍爺,今年本是好年景,哪怕再等十天都好,如今糧食沒長成就收割,定然要減產,若還是按照往年的畝產收,今年大夥兒怕是熬不過這個冬天了。”
“哼~老頭兒,你可別給軍爺我找事!命令是上頭傳下來的,爺是依令行事。”
“軍爺,我們也沒說不交,咱們村九成人家都是上過戰場的,知道規矩。還請軍爺通融通融,能不能等村子收完糧食再過稱?”
伍長轉身坐在椅子上,不再說話,旁邊負責記錄的怒道:“哪兒來這麼多廢話?說了今天收就是今天收,現在,立刻!一戶也不能少,誰家沒收完的,選一人留下,其他人等速去收割,耽誤了大事,你們誰也別想活!”說著還推了村長一巴掌。
村長年紀不小了,平時誰家有個小糾紛都請他出麵。如今被推搡在地,靠前的村民圍了一大幫在跟前,好在就是摔了一下,沒什麼大礙。
蘇青林緊抿著唇,那眼睛裏的怒火和憋屈都快藏不住了。青荷連忙拉著兄長的耳朵低頭。被那些收糧的發現,肯定又免不了一場麻煩。
蘇青林這人,其實很適合當個前鋒,有一股子無畏的衝勁兒,一手大刀虎虎生風,就是年紀小,容易衝動。
其實蘇長貴這一對兒女都挺適合練武的。當年蘇長貴就是個步卒,傷了腿後就成家了。兒子練得一手好刀法,閨女自學的射箭也不差,不說百步穿楊,直接做弓箭手還是足夠的。
哥哥這個性子如果真上了戰場,最容易出現傷亡。
那邊蘇長貴看到兒女,抬腿走了過來,收糧勢在必行,所有人都無奈。安排兒子在這裏看著過鬥,吩咐閨女趕緊去收穀子。
青荷應了一聲卻沒立即離開,而是將哥哥拉到一邊,曬穀場都在忙著糧食的事,各家準備下田的人慢慢散去。
“哥,你記得,咱們家盡量往前靠,後稱的糧食失了水分不占分量。還有,千萬不要跟那幾人起衝突,那後果咱們承擔不了,另外注意自己的胳膊,別留下病根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