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白白的卷發,被圍在中間猶如動人的花蕊。
老拉裏默奶奶和兒孫翻看著相冊。丹尼爾(字節主人)將黑堡聚會的照片插了進去。丹尼爾:“奶奶,我們是不是越來越帥了?”奶奶:“你最帥,好不?維克拉姆(Vikram)胖了很多啊,看來你們夥食不錯”。丹尼爾:“他,除了吃飯就是敲代碼,能不胖麼?”奶奶:“烤麵包(toast)又去支援音樂(music)開發組了,真是個好小夥”“你知道的可真快!”斯坦說道。奶奶:“我也天天上論壇,你們的信息我全掌握!連你們被誰罵,我都知道。”丹尼爾:“他們都是愛之深責之切。”奶奶:“你能這麼想,我就欣慰了。”
一張發黃的小照片,從夾層裏滑了出來。丹尼爾:“這張照片裏是誰?”
奶奶:“永遠不動本金,這句話誰說過?”丹尼爾:“我知道,巴菲特股市格言:第一條是保住本金,第二條是保住本金,第三條是記住前兩條。”斯坦:“這照片裏沒有巴菲特,據我所知,還有個人常把不動本金放在嘴邊,不過,我不告訴你是誰。當然,我可以給你兩個提示,“奮進號”航天飛機和比特幣銀行coin.co”丹尼爾:“奧,coin.co是不肖子馬修的,那照片中的是他先輩啦?”奶奶:“這位叫威廉·拉裏默·梅隆,是我的表叔,這位是後來的任財政部長安德魯,他是威廉的叔叔。永遠不動本金就是安德魯父親托馬斯的口頭禪。”
北愛爾蘭蒂龍郡,有大片大片的綠油油的自然沼澤,現在,人們熱衷於沼澤潛水錦標賽,這項比賽為國際沼澤日活動的一部分,目的在於提升人們對自然沼澤的保護和關注,以及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200年前,這裏走出了兩個被計入曆史的人物。
一位,他的孫子成了美國總統,即美國第28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1921年離任。
一位,他的兒子,在1921年成為財政部長。他,1813年,托馬斯·梅隆在這裏:蒂龍郡,出生於一戶農民家庭。
1818年10月1日,5歲的托馬斯·梅隆隨父母乘一艘近海客輪從加拿大東部新不倫瑞克省的聖約翰到達美國馬裏蘭州的巴爾的摩。這家人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從倫敦出發橫渡大西洋,途經加拿大,經過長達3個月的艱苦旅行,最後到達目的地美國。在這片土地上,托馬斯將作為梅隆家族的奠基人,成為與洛克菲勒同時代的傑出人物。
他們在賓夕法尼亞州西部一棟荒廢的小木屋裏安了家,附近住著先於他們到達的親戚們。這個地方名叫貧窮角(PovertyPoint),但事實很快證明這個名字取錯了。
托馬斯從小就幫助父親打理農活,同時他也對知識充滿了好奇,學習勤奮刻苦,顯示出不同尋常的聰慧和實踐能力。14歲時偶爾讀到的一本《富蘭克林傳》,書中那些閃光的語句:
“放棄基本的自由以換取苟安的人,終歸失去自由,也得不到安全。”
“人生應為生存而食,不應為食而生存。”
“不惜犧牲自由以圖苟安的人,既不配享受自由,也不配獲得安全。”
喚起了他的雄心,從此他決心憑自己的努力擺脫平凡生活,當上體麵富有的“上等人”。
1823年10歲的梅隆在偶遇中認識了尼格利家的小姐薩拉·尼格利,20年後他傍上莊園富有的女繼承人,並從嶽丈那裏繼承了大片寶貴的土地,闖進金融、礦產和能源領域。熱愛土地的基因在托馬斯血管裏奔流,他在擁有足夠騰挪的財富後,繼續購買了匹茲堡市區大量土地,成為當地數一數二的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