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哲理思辨(2)(3 / 3)

大哥曹丕又召見我。

我邁著沉重的腳步沿長廊走出。明月當空,清風徐來,桂影斑駁,我的長袖在風中飄揚,卻感受不到一絲的涼意。我的思緒在寧靜的空氣中飄忽著;大哥是想重用我嗎?奸臣的挑撥,讓我失去了希望。難道是想害我?怎麼可能,畢竟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啊!

沙沙的風聲,引起我綿綿的回憶,捕捉著讓我難忘的時光。是的,自從你被立為太子後,我逐漸意識到我們之間的距離在疏遠。曾經,我們一起念詩,學詩作辭,快樂得像雙飛紫燕。

小弟文章雖比你好,但妒忌沒將你的心占據,還記得嗎?那時,我沒有馬高,你親自抱著我坐在你身後。呼嘯的風伴隨我們,行騎在綠油的草原上,在你的懷裏,我感到無限的溫暖……在我心中,你永遠是我崇敬的大哥。

無聲的夜幕在靜謐和朦朧中悄然輕垂,而興致盎然的君臣卻依然陶醉在忘我的舞姿和音樂中,歌聲離我越來越近……我希望發生的是前者。

走進大殿,你的臉在燈盞的照耀下紅光滿麵,你正位於權力的頂峰。哥哥,真希望你能完成統一大業,讓天下太平。為魏國將來幹杯,也為哥幹杯。你說,近聞我的詩大有長進,眾臣都想一睹我當場作詩的風采,區區一首詩能難倒我曹植嗎?可你陡然說,七步之內,現場做完,否則斬。過於嚴酷的言辭驚醒眾臣的醉意,仿若冰水澆遍我整個身子,並在我的頭腦裏一點點地浸透著……夢驚,顫栗,淚幾行。難道兄弟之情隻有七步?

是什麼塞滿了你的雙耳,是什麼蒙蔽了你的雙眼,又是什麼將你的心給占據?我崇敬的哥哥,這是骨肉相殘啊!你是君,我是臣,君命臣不得不服。請君為我傾耳聽: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念完,淚早已爬滿我的臉,占滿我的心。那一刻,身雖近,心已遠……

【思維路徑】

用故事的形式來表述深刻的內涵,不失為文章出彩的高超技法。看到同學們去議論距離的美感,記敘朋友之間的陌生,總覺得缺少些新意。我在曆史長河中找到了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七步很近,但兄弟之間的情感卻比冰還冷,真是很生動的事例啊!

【名師簡評】

?解讀經典往往能夠推陳出新,本文便是典範:

一是化古典詩詞為精彩故事。作者展開想象的翅膀,逼真地再現了曹植作七步成詩的情景。本應是零距離的兄弟,結果因妒忌而拉開了距離,成為生死之敵,怎不讓人心生痛惜!原本簡潔的詩句,在作者形象的解讀中,閃現出誘人的光彩。另外,第一人稱的表述方式,也拉近了讀者與文中人物的距離。

二是用懸念式標題串起全文。好題如珠玉,亮光熠熠。從內容上看,扣住“七步”,將七步成詩的故事巧妙概括。從語言上看,反問切入,直指主題。兄弟之情又何會限製於七步之內呢?無限痛惜之情躍然紙上。從結構上看,中間有照應,結尾有升華,將題目的寓意自然揭示。真是曲終而音不盡,言盡而意無窮。

話題41助跑線

【試題亮相】

鴻鵠要實現擁抱藍天的理想,在展翅高飛之前,必須有一段足夠長的水麵供其滑行加速,也就是說必須有一段足夠長的助跑線。你有鴻鵠之誌嗎?你想領略更為高遠的人生風景嗎?那麼從現在起,你就必須為自己鋪設足夠長的助跑線。

請以“助跑線”為話題,自擬題目,選擇你得心應手的文體,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

【寫作點撥】

這是一個有生活情趣而又富於生命哲理的話題,寫作時得注意兩點:

一、拓展內涵定角度。理解話題,首先要完成從抽象到具體的跨越,要將“助跑線”理解為領略更為高遠的人生風景時必需的諸多儲備,如知識、技能、美德、健體、財物、對手等。接著定角度,設想從一個或幾個小巧切入點對話題進行闡釋。如從學習取得成功的經曆中,感悟豐富積累與長久追求的重要。

二、透過平淡細構思。作文怕就怕沒有特點,寫不出新意;要寫出特點,寫出新意,就必須對作文有一個精妙的構思。這樣,文章才能從平淡無奇的低穀邁上完美絕倫的高地。如同樣闡釋知識這一人生“助跑線”的重要性,與其板著麵孔寫議論文,不如編寫一個讓人深受啟示的童話故事。

【最佳範文】

【請你思考】

天鵝與麻雀的飛翔姿勢有何區別?為何會有這種區別呢?

擁抱藍天的姿態

河北史金霞

臨碧波而振翅,於浩瀚穹宇之中,潔白的羽翼,仿佛片片白帆,征掛著動人的夢想,駛向遙遠的天際;棄燕雀之小誌,慕鴻鵠以高翔。這就是鴻鵠。

鴻鵠,就是天鵝。從北國到南疆,長途遷徙,越冬而返。每次遷徙,都要往返千裏萬裏,飛度萬水千山,於是,鴻鵠成為了誌存高遠的象征。然而你知道鴻鵠是怎麼飛上藍天的嗎?

燕雀躍起而飛,騰空即止,撲棱一聲,便可禦風前行。而鴻鵠則不然,之所以能夠展翅高飛振於天宇,是因為它經曆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它不是一飛衝天,而是臨波滑翔,先在一方遼遠的水域上,留下一道長長的足跡,粼粼波紋,好象是一條長長的助跑線。助跑線越長,它擁抱藍天的姿態就越翩然,它淩空翱翔的歌聲也就越嘹亮。湛藍天空中,高翔的天鵝美麗而豪邁,因為在領略高遠瑰麗的風景之前,它才能在浩渺的蒼穹之中盡情放歌!

如果沒有在那悠遠的水麵上努力劃出一道優美而略顯漫長的助跑線,天鵝也許就隻能臨步徘徊於水塘之側,乞食求寵於動物園中的遊客了。這就是動物園中的天鵝為什麼不能飛走的原因。動物園裏豢養的天鵝,日日逡巡在水塘邊,低頭銜羽,誇耀著尊貴和美麗,喪失了追尋夢想的動力,不再領取羽翅掠過水麵時的激越。就這樣,沒有了飛翔前的漫漫求索,天鵝最終喪失了飛翔的本領!於是,不再屬於碧水長天的天鵝,隻能在淺水中追逐嬉戲。而鴻鵠一旦沒有了自己的天空,其境遇又與“鵝”何異?

正如臨波舒翼的鴻鵠一樣,我們懷揣絢爛的夢想,尋尋覓覓,尋覓一條通向成功的路。不要慨歎成功太遙遠,不要抱怨求索太紆緩。人生如同攀登一座巍峨的高山,每一級台階都是通向頂峰的必由之路,都蘊涵了無限風景;人生亦如一場漫長的接力賽,每一個終點都是新的起點,永遠值得期待。一如在那遼遠的水麵上,天鵝劃下的粼粼波痕,我們前行路上的每一個腳窩,都是通達成功天空的足跡。人生的征途上,我們一定要告誡自己: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追尋的越是艱苦,勝利的花朵會越芬芳;我奮鬥的越是頑強,豐收的果實會越甘美;我的助跑線越是漫長,屬於我的天空便越高邁敞亮!

鴻鵠正是這樣,才飛上藍天,擁抱了理想!

【思維路徑】

運動場上的助跑線,很實在,但難寫出新意;生活中的助跑線,有些虛無,會顯得有些新穎。如何化虛為實,讓助跑線閃現出絢麗風采呢?我想到了善於飛翔的天鵝,想到了天鵝在長長助跑線上展示的風采。有了精彩的切入角度,寫起來自然就輕鬆自如了。

【名師簡評】

這篇令人心蕩神怡的理性之作,有兩大亮點最為耀眼:

一是將鴻鵠與麻雀作對比。同是飛鳥,鴻鵠飛翔於穹宇,姿態何其壯美;燕雀躍起而飛,卻騰空即止。為什麼?前者臨波滑翔,找準了飛翔的姿勢;後者一飛衝天,失去了飛翔的後勁。文章沒有淺嚐輒止,接著發問。同是天鵝,為何有的能夠在蒼穹盡情放歌,有的卻隻能徘徊於水塘之側呢?異類對照,高下自分明;同類比較,說理更生動。

二是用描寫與修辭鑄語言。開篇一組短句,文氣充沛,狀美麗鴻鵠於眼前;中間對助跑線的刻畫,更猶如精彩的影視鏡頭,由近及遠,由下而上,畫麵詩意盎然。最後引出的一組排比句,由物及人,觀點鮮明,極富感染力。

【請你思考】

寫“助跑線”,作者為何想到了“苦痛”呢?這種反向切入的構思方法,有哪些好處?

用苦痛劃出的彩虹

江西周文瑕

實現遠大的理想之前,必先經曆風雨與挫折。古人曾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比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在成功的人生背後,必先有一段較長的苦痛史。這段苦痛史,便是生命的美麗彩虹——助跑線。

書法家王羲之,少時苦練書法,曾把整池水染黑。雖然水是黑色的,但他的藝術成就顯然是書法界的一朵奇葩。若沒有長久刻苦的練習,哪來的“右軍書風“呢?

蝴蝶在變美麗之前,曾是令人厭惡的肉蟲。然而,就是在蛹裏的蛻變,才能得到破繭而出的美麗。若沒有肉蟲織蛹的過程,哪來蝴蝶的翩翩起舞呢?古有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若沒有經曆過苦痛和積累,哪來成功後的喜悅?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米,哪來飯;開辯論會之前,必先上網查資料,試問,沒有準備,哪能擊敗對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若胸中無點墨,又哪來好文章呢?其實,人生亦如此,沒有較長的助跑線,有哪來人生的飛躍呢?

人生的助跑線,就是羲之的勤奮,彩蝶的織蛹,通往理想之前的道路。人生的助跑線,就是巧婦手中的米,辯論會時,手中的資料,寫作之前的積累,人生起航前的準備。要想收獲必先耕種,隻有耕耘才有收獲。要想翱翔於藍天,必先經曆練習飛翔的過程。要想成為鋼琴家,必先經曆練習時的苦痛與失敗。

從現在起,就為自己鋪設足夠長的助跑線吧。隻有這樣,才能實現人生的追求。隻有這樣,才能翱翔於人生的旅途;隻有這樣,才能領略人生的風景;隻有這樣,才能得到成功後的喜悅;隻有這樣,才能收獲與眾不同的人生。

【思維路徑】

我以為,打開思路,是寫作成功的基礎。寫作時,我沒有局限於“助跑線”的字麵意義,而是想,生活中有些精神、品質或習慣是支撐我們起飛的力量?這樣,我自然就想到了“挫折”。寫“助跑線”可能有些難度;但寫“挫折”就容易多了。

【名師簡評】

如何透過看似複雜的話題,找到簡易的切入角度,展示出豐富的積累,這是一種高超的本領。顯然,作者沒有被“助跑線”蒙住眼睛,而是透過字麵尋找到了其思想意義。展開時,作者正視挫折,由事入理、由淺入深,論證巧妙。開篇時孟子的名言,經典有力;接著引用的羲之練字與化繭成蝶的故事,一人一物,同時突破;接著用排比句展開說理,語言精彩,理由充沛。縱觀全文,有古典的意韻,又有生活的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