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夜深人靜的時候,手捧書卷,我們仿佛與先人同行。你會在汨羅江邊看到憂國憂同的屈原,你會在天姥山下看到豪放不羈的李白,你會在南山邊上看到辭官歸隱的陶淵明。那些醉人的文字,會給我們帶來“高山流水”的古典樂章,為我們畫出“大漠沙如雪”的畫卷。
走近科學,我們更會發現它的曠世奇美。是啊,還有比“嫦娥”飛天時更美的姿態麼?還有比科幻更為神奇的想象麼?當我們帶著一種詩意的眼光走進科學的天空時,那原本深奧而枯燥的事物,也許會變得奇幻迷離,歎為觀止!
話題27節日
【試題亮相】
春節,充滿著迎新的喜慶;清明節,寄托著對故人的哀思;中秋節,洋溢著團圓的歡樂;國慶節,讓我們感受偉大祖國的日益強盛;母親節,送給媽媽一份溫馨與祝福;感恩節,使我們懂得了感激與報答……
請以“節日”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寫作點撥】
節日,尤其是傳統節日,是傳統美德代代相傳的重要載體,千百年來綿延不絕,曆久彌新。寫作這篇極富傳統特色的文章,得注意兩點:
一、精心篩選節日。節日很多,未必都能打動你的情感,觸及你的靈魂。如果了解端午節的來曆,也許屈原的詩詞能為文章平添光彩;如果感動於中秋節的圓月,也許父母的平常舉動會讓你潸然淚下。內心的情感湧動了,精美的文辭自會撲麵而來。
二、突出節日底蘊。傳統節日是民族生活長鏈中熠熠生光的珠寶,尊重自己的傳統節日是尊重和熱愛自己祖先和民族的表現。它未必震撼人心,卻能深深嵌入生活,沁人心脾。寫作時,不能滿足於簡單地講述一個故事,而應該透過故事展示這種底蘊。
【最佳範文】
【請你思考】
要寫出中秋的傳統特色,寫出中秋之月的詩情畫意,最好從哪些角度切入?
中秋月最圓
湖北熊哲芳
中秋佳節,也許是帶有中華民族烙印最深的節日。從文人騷客的美文佳作,到如今的親人團聚,闔家歡慶。中秋節,充塞於曆史時空,氤氳千載,帶給人們無盡的夢與想象。而月,也因這個美麗的節日顯得神秘而迷人,溫馨而浪漫。
我做過無數的夢,夢到庭院深深,可以收藏得住月亮;夢到嫦娥恬靜的麵頰,冰清的裙裳;夢見聞到了那桂花樹傳延千裏的流香;夢見依偎在媽媽懷中,親人相聚,共度中秋時光……
然而,月有圓缺陰晴,又怎能總是完美無缺;人有離合悲歡,又豈能奢求永久的團圓?
婉轉悠揚的笛聲伴水飄來,圓月清風中的大地顯得格外清寧冷靜。“閉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大觀園的兩位女兒啊,雖是錦衣玉食,無奈寄人籬下,父母雙亡,中秋之夜孤單的身影,更顯感傷。麵對萬家團圓,湘雲、黛玉的聯詩又顯得如此淒美悲涼。
“明月幾時有?”蘇軾把酒問月。中秋良宵,弟兄分離,杳無音訊,唯有皓月孤影相伴,“起舞弄清影”,一夜難成眠。罷,罷,罷!無法相見又何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共在圓月之下,即使遠隔千裏,也算是另一種相聚吧!一載載中秋月,記錄下歡聲笑語,記錄下離愁別緒,而無論古月今月,人心千變,月總是月,於中秋展現完美。
中秋賞月,月亦可讀,可思,可品。月圓月缺,是自然中最奇妙的變換,輪回往複,不止不息。人生又何嚐不是如此?福禍相依,順逆同在,歡笑抑或悲傷,上升轉而消沉,而生命永無止境。人們往往把自我丟失在名利場、社交圈中,得意則肆意狂歡,失意則怨天尤人。而月,依然懸於當空,無聲地實現自己的循回,向人們昭示著什麼……
中秋思月,讓我們像月一般清寧冷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秋思月,讓我們像月一樣晶瑩坦蕩,去留無意,寵辱不驚;中秋思月,讓我們像月一樣,釋然陰晴圓缺,笑對悲歡離合。
【思維路徑】
眾多節日中,我覺得端午與中秋最有詩意。寫哪個節日呢?相比之下,端午雖與屈原息息相關,但寫作視野相對較為狹窄;中秋則不一樣,不僅傳遞情感的意象(月亮)非常美好,另外與月相關的詩詞與故事非常多,用它可以串起無數的曆史偉人與精彩詩詞。
【名師簡評】
這是一篇借月寫中秋的抒情散文。本文之所以被評為滿分作文,突出的有兩點:一是結構很有特色。文章以“月”貫穿,層次井然,環環相扣。二是底蘊頗為深厚。《紅樓夢》中“閉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等詩句,隨手拈來;《菜根談》中“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上雲卷雲舒”,化用巧妙。詩意盎然的語言及深厚的文化底蘊,令讀者滿目生輝。
【請你思考】
母親節裏,你會有不同尋常的感受嗎?有過感動父母或感動自己的言行嗎?
陽光下的康乃馨
天津張玉倩
母親,你可知道?那束陽光下的康乃馨是那樣美!
——題記
十五年前的母親節那天,我降生到人世間。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巧合,而是上天有意的安排。後來,每年的母親節全家都和我一起過生日,共同分享我的快樂,但卻忘記了這天也是母親的節日。當然幼小的我那時也沒有在意這些,分不清母親節與生日的區別。
時間如流水般飛快流逝,轉眼間又到了我的生日。放學時,同學們為了慶祝我的生日,便湊錢買了一大束蝴蝶蘭送給我。
“好香呀!”我既興奮又感動,“真是太謝謝你們了!”於是,我捧著那束豔麗的花,一路小跑回了家。還沒進家門我便喊了起來:“媽!”母親聞聲從廚房中探出頭來。“呦!這麼漂亮的花呀!真是長大了,知道給媽媽送花了。”母親聞著花,笑著說。
“噢……噢……是我買的,給您的……”我吞吞吐吐地說。媽媽笑得更開心了,她接過我手中的花,輕輕地插到餐桌上的花瓶裏。媽媽一邊細心地擺弄著,一邊細聲說:“這一定很貴吧!原來你記得給我買花呀!”
“嗯,嗯……”我一時語塞,心中忽然湧上一股莫名的歉疚。回到房間,我拿出存錢罐裏所有的積蓄,跑到花店買了一束康乃馨,我要把它送給我最愛的母親。
“媽,送給您!”我有些不好意思。媽媽望著我手中的那束康乃馨,又看看我,疑惑地問我:“剛才不是送給我一束了嗎?”
“媽,您就收下吧,那束不好,這束更美啊!”
媽媽笑著點了點頭,似乎明白了什麼。但她沒有再追問我。
夕陽西下,我把那束蝴蝶蘭從花瓶中取了出來,插上了這束美麗的康乃馨。金色的餘暉灑在這束康乃馨上,沐浴著陽光的康乃馨顯得那樣溫暖,那樣光明,那樣美!我想,這束康乃馨送給母親才是最合適的吧!
【思維路徑】
我在母親節這天生日,我一直以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沒有想到因為這花的事,遭遇了小小的尷尬,內心更是蕩起了巨大波瀾。是啊,我們這些小孩在關心自己生活的時候,又有多少人關注過母親呢?唯一的理由就是我們還小,我們還不會關心人。當我將這個故事寫下來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好象成熟了許多。
【名師簡評】
本文情節設計較為巧妙,開篇交代自己在母親節這天出生,為下文埋下伏筆;生日這天,捧著別人送的花回家,媽媽卻誤以為這是送給她的花,自然中顯出幾許尷尬;結尾拿出積蓄,買花送給母親,情感溫馨。文中人物言行刻畫含蓄。母親問話時的支支吾吾,自己買回鮮花後的興奮感動,展示得淋漓盡致。媽媽初次見到花時的一“聞”一“笑”,洋溢喜悅之情;插花時“擺弄”的動作與“細聲”的言語,滿含幸福之感;麵對再次送來花朵時的“點頭”與“明白”,突出寬容之心。沒有刻意的抒情,情感卻極為濃鬱。
【請你思考】
麵對洋節日對傳統節日的衝擊,你持何種態度呢?你覺得應該如何堅守傳統呢?
節日的背後
江西陳瑩佳
敲響那一排銅質的編鍾,渾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韻由遠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歲月,回蕩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陽、海之濱……泛起層層漣漪響起陣陣回聲,凝結成——中國節日。
每一個節日都包含一個驚天動地的故事,每一個節日都彰顯著中華的文明與精神。
汨羅岸邊,那個徒步行吟的詩人,是你,屈原,那個“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三閭大夫!麵對國君,你盡忠盡誠;麵對百姓,你鞠躬盡瘁;麵對一片天地,你無怨無悔。你本想帶領楚國走向輝煌,可世事隻讓你空有一腔誌向,卻報國無門;你本想“不分先主後主”,可世事隻讓你“處江湖之遠”,獨“憂其君”。一腔熱血,一副衷腸,在生與死之間,你選擇了後者;在屈辱與堅守之間,你還是選擇了後者。你選擇了壯烈地死,與你的精神,你的品性,你對祖國對百姓的愛——一同永沉於汨羅江!
你的生命結束了。可是,百姓記著你,曆史記著你,汨羅江記著你,中國的端午節永遠紀念著你!這樣的中國傳統節呀,承載了太多厚重的情感!
牛郎織女的七夕鵲橋,重陽節的茱萸滿地,春節的爆竹聲聲,清明時節的淚雨紛紛……無不詮釋了中華文化,中國節日的輝煌與神聖!
我們應該永遠記住它們。可是,在時下的社會中,商業化的大潮讓我們過著快餐式的生活,有些人竟忘卻了本該銘記的傳統節日,卻追捧那些毫不掛鉤的“洋節”——情人節、聖誕節,並對此津津樂道。但我想說,那些追求時尚的時髦人,當你手捧玫瑰獻給心愛的女孩子時,也請記得重陽節送一束康乃馨給含辛茹苦青絲染霜的老母親;當你圍繞聖誕樹載歌載舞時,也請記得春節時回家看看。
讓我們永遠銘記每一個中國的節日,因為這些節日背後承載著厚重的中華文化的精神與靈魂!記住它們,就記住了一段曆史,記住了一腔回報,記住了一份責任!
【思維路徑】
中華文化淵遠流長,隻寫一個節日,覺得有些單薄,無法展示傳統文化的風采;每個節日都大寫一番,內容又會顯得繁雜,於是我選擇了端午做為重點,帶出其他節日。另外,這些傳統節日雖然美好,但這些年受洋節日的衝擊非常大。這種潛移默化的變化,不僅令專家們擔憂,許多有誌之士也在呼籲。於是寫作時我也考慮到了這點。
【名師簡評】
這篇文化氣息濃鬱的佳作,有兩點較為成功:
一是內容安排合理。作者站在五千年的曆史長河之上,發思古之幽情。眾多節日中,作者選取端午節為重點,潑墨如雲,展現了傳統文化的魅力;繼而略寫七夕、重陽、春節等節日。兩者點麵生輝,內容開闊。從表達手法上看,由敘而議,思想深刻。
二是語言異彩紛呈。寫端午節,重在對曆史畫麵的想象,精美的詩句與逼真的刻畫,將節日的底蘊展示得淋漓盡致。對其他節日的述說,用排比句帶出,語言雖然簡潔,但每個節日的特點均是一語中的。針對盲目追求洋節的現實,作者以議論的筆調,用對比的形式引出,情感鮮明。結尾回環複遝,鋪排遞進,更令讀者擊節深思。
話題28經典使我美麗
【試題亮相】
經典是作家心血凝成的碩果,經典是時光洗滌而成的寶物。傾情走近經典,感受到的絕不止是他們的風采,融入心靈後更會變成自我的美麗。如果沒有真正坐熱過一張冷板凳,沒有真正被一本經過時光淘洗的名著俘虜過,就不會讀出屈原的求索,司馬遷的憤懣,陶淵明的恬淡,杜甫的沉鬱,曹雪芹的悲傷。
請以“經典使我美麗”為話題寫一篇作文,自擬題目,自定立意,自選文體,不少於600字,不得抄襲。
【寫作點撥】
一要扣住經典寫生活。話題看似簡單,但切不可大意。因為經典再美,也隻是行文的基礎;“我的美麗”才是終極目標。我們應該透過經典人物或事物,反映他們對自我生活的影響。經典的範圍非常廣泛,我們可以寫曆史人物對自己的熏陶,可以寫經典音樂對自我情感的洗滌,還可以寫經典詩詞對自己的影響。不同的選擇,韻味大不一樣。
二要透過生活讚經典。隻有將生活寫得幸福動人,寫得美不勝收,經典的光彩才會得到展示。如描繪唯美的古典詩詞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就應該引領讀者走進曆史畫卷,挖掘人物的曠世奇才與至真性情,感受人物震撼人心的悲喜命運。要學會用抒情散文的筆調、文采飛揚的語言,哲理深厚的思想,展示自我獨特的“美麗”。
【最佳範文】
【請你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