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慧眼識珠:別撿了芝麻丟了西瓜(3)(1 / 3)

某人買回一堆小陶罐,大如拳,廣口,給鳥喂食嫌大,裝醬油還沒蓋兒。問他何意,此人雙眼放光,用手比劃:“才一毛八一個,多便宜。”是夠便宜。大家看罐子有幾十個,問幹什麼用。他一搔頭皮,說:“這倒沒想。”眾人哄笑說,再便宜,沒用也是白買。他正色說:“不對,這麼便宜,我不買別人就要買呀,全包圓兒,不能便宜了別人!”

看來,賣陶罐的比他先發現此物沒什麼用,才便宜賣。他買罐的狂喜到了不計較用途的地步,而最大的快樂不在便宜,而在別人無法享受這種便宜,即買斷。

這樣的心理很多人都有。當他享受某種物用的樂趣時,想到別人也在享用,就立刻黯然。報載,新近謝世的一位日本財閥,是三井或住友的頭目記不清了。與他謝世一道下落不明的還有斥資數千萬美元收藏的兩幅西洋名畫。這是在島國發生的第二個用金錢消滅人類共同文化財富的例子。幾年前,亦有一位日本財閥以梵高的畫殉葬。他們咽不下氣的原因是:他死了,然而許多美好的東西仍然存在著,讓他們接受不了。這些財閥不見得愛畫,但大家都說好,就要買下,而且讓大家永遠見不到它。

在報上,還有一則新聞。說陝西一個農民,發現妻子有外遇,大怒,憤而剪下自己的陽具。有人不解,問:你這是幹什麼?怒氣未消的農民說,這是懲罰她。原來他以為自己長這麼個家夥,是在便宜妻子。後來,村裏人譏笑,說這不是懲罰她,是懲罰自己。此人羞愧難當,上吊自盡。

老怕便宜了別人,算計過甚,還是便宜了別人。買陶罐的便宜了賣陶罐的,自去陽具的便宜了老婆和奸夫。最可恨的是那些日本人。對那些曖昧的、精明的東洋人若無足夠的警惕,早晚要吃虧。

怕便宜別人實則是一種狹隘甚至陰暗的一種心理。生活中不妨放開眼光,便宜別人自己並不吃虧。

8.不言放棄,腐朽也能化神奇

如果你能把握時機,全力以赴,哪怕身處不利地位也能化腐朽為神奇。

當你在做一件事時,眼看著希望很小,你會怎麼辦?放棄嗎?一個有眼光的人絕不會輕易放棄,而是會盡己之心,全力以赴,爭取化腐朽為神奇。

有一位艾先生,他是某貿易公司負責人了。其座右銘便是:“盡人事,樂天命”。

他原是一家雜誌社的記者,因該社經營不善倒閉,他便成為一名自由撰稿人。後來,他又被某廣告公司網羅,從事編輯工作。不多久,又轉到一家規模頗大的貿易公司,成為總務部門的正式職員。而後,因為頗具才幹,很得主管賞識,便轉調業務部經理一職,此後,便成了一位優秀的貿易從業人員。

但是,艾先生對他先前的采訪、撰稿工作一直不能忘情。有一段時間多才多藝的他,一連好幾天守候在一個攝影棚裏,目的隻為和某藝人接近,好收集一些有關明星專輯的稿件資料。

偏偏不巧的是,就在艾先生準備出版某專輯的同時,該藝人所屬的某電影公司也想出版一本紀念特刊,裏頭將安插一篇有關他的專訪報道。於是,某藝人開始對艾先生采取拒絕的態度。

接連下了幾天雨。該藝人的態度仍然堅決,艾先生忽然靈機一動,心想“或許隻有這個辦法,可以打動對方的心思了。”因此,他決定冒著大雨,到該藝人的攝影棚前,坐在他經過的道路上等。

終於,這位藝人被他的這種不計個人得失的誠意感動了,改變了自己的態度,答應接受他的訪問,並提供專輯的資料。

艾先生認為該藝人之所以能夠回心轉意,主要是自己具有這樣的信念:隻要心誠,石頭也會開花的。打這以後,他就抱著這種信念處理任何事情,結果都能創下良好的成績。

“化不可能之事為可能”,這是你身處劣勢時應持有的信心。

另外,一個做事有眼光的人還要懂得在事情的交涉中麵臨絕境時及時補救,亡羊補牢猶未晚,最怕亡羊還不補牢,那隻能丟掉更多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