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氣的話說過以後,劉國和還是不甘心就此沉淪下去,覺得自己在股票投資方麵的天賦還沒有得到施展。經過朋友介紹,他成功應聘進入了當時炙手可熱的南方證券公司,並做了經理助理。在南方證券的5年,劉國和在股市投資的眼光得到了證明,幾個漂亮的大手筆就為公司創造了巨額利潤,不僅償還了之前所欠下的債務,還給父母在城裏買了房子,積累了不菲的積蓄。
錢多了,劉國和的心裏再一次蠢蠢欲動。他一邊在南方證券打工,一邊開始私下琢磨自己創業。當時聽朋友說一個鐵嶺的油墨廠項目挺好,如果收購過來會有較大的利潤空間。劉國和動了心,幾乎未做深入了解便收購了這個油墨廠。但因為分身乏術,又缺乏對這個行業的技術支持,他隻好把公司委托給朋友管理,最後,油墨廠不但沒贏利,反而還讓他賠了60萬。
第二次創業雖然失敗了,但劉國和在南方證券期間還是有了幾百萬元的積累。憑著在南方證券期間積累的人脈和經驗,1999年的時候,劉國和選擇再次創業,創立了自己的投資公司,專門為上市公司做證券業務和資產投資管理,最高時管理資金達上億元。錢多了,劉國和的野心也迅速膨脹,很快將公司的規模擴大,誰想到,風險跟隨而至。2001年始料不及的美國“9.1事件”讓中國的股市出現連續5年的暴跌。劉國和也不例外,許多客戶紛紛向他追債。
為了保全信譽,劉國和沒有選擇逃避,而是把所有風險都壓在自己的頭上,為了對投資的客戶負責,他搭上自己所有的積蓄,又先後賣掉了大連、沈陽、鞍山等地的房產,總算擺平了此事。
一夜之間回到起點,而且還欠了許多外債,換作別人可能真的就永遠倒下去了。可劉國和並沒有像第一次創業失敗時那麼悲觀。他深知在自己喜歡的這個領域,誠信的價值有多高。
果然不出他所料,以前和他打過交道的一位銀行的行長得知他的困境後,很快貸款給他。“我了解你,你是一個講信譽的人,我喜歡和誠信的人交往。”就這樣,在一些朋友的幫助下,從“零”開始起步的劉國和再次創辦了一家投資管理公司和一家電子有限公司。目前公司運營情況良好,平均回報率為25%。
“經曆了此前三次創業的失敗,我也好好參悟了一下人生。我想,對於年輕人來講,有創業的想法是好的,但一定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切勿盲目貪大。人活一輩子,隻做好一件事情就很好。”這是劉國和在總結自己創業經曆時的肺腑之言,也是很多成功創業者的一個寫照。
究其原因,一些初創企業管理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組織內部往往缺少詳細的職務分工和職務分析體係,新聘的員工對自己的責權利經常是搞不清楚。企業員工的招聘手段也是簡陋粗放,缺乏細節。還有,一些初創企業鼓勵員工實行目標管理和績效評估,但到年終業績檢查時,並無具體的用數字支持的監督方案可尋,結果績效管理僅僅是走過場。
所以,對於年輕的創業者而言,在邁入創業之初,絕對不能貪多,利用你現有的資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踏踏實實做好一項工作。其實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是一個全才,都是在某方麵有這樣那樣的缺陷,如果不能量體裁衣,想樣樣做好,可是到頭來會丟了西瓜撿芝麻。人生一世,能做好一件事足矣!
作者寄語
專心、專注、專業,你才會成為專家,成為專家才會成為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