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麼一句俗話:少了張屠夫,不吃帶毛豬。
這句話的含義是少了你一個人,地球照樣回轉,大家該怎麼活還是怎麼活。但是實際上,在那些比較偏僻的村莊,少了屠夫的話,可能大家真的要吃帶毛豬了。
不要以為殺豬隻是粗活,有把力氣的人都能做。先不說殺豬,就算是殺雞,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下刀的位置和力道,要麼一刀把雞頭砍斷,血濺四地;要麼雞的血被放完之後扔到地上,結果發現那隻雞竟然還站了起來,活蹦亂跳的跑上1兩分鍾,搞不好這殺了的雞還真就飛別人鍋子裏去了。
所以說,就算雞這種大家能一手控製的小東西都不是那麼好殺的,更不要說比人的體積更大一身蠻力的豬。殺豬不但講究手法和力道,而且殺死豬之後處理整豬更是學問不少,如果不懂裝懂,那麼很多豬身上的美味如豬肚子豬腸子可能就吃不了。
一般比較偏僻的村子裏隻有一個屠夫,全村人要吃豬肉就靠他了。岩泉山是位於湖南湘西的一個小村子,因村子裏有一個岩洞所得名,如果想吃肉隻有兩個途徑,一時走10幾公裏山路到鎮上市場裏買,另外就是等村子裏唯一的屠夫李師傅幫人殺豬後購買。
李師傅用當地土話來說是筋瘦筋瘦的:瘦是外在主要印象,但是筋才是他整個人精華所在,筋就是筋道的意思。村裏人都說,李師傅是方圓幾十裏最好的屠夫,殺豬從來不用第二刀,就算是殺牛也是一樣,所以才把李字後麵的屠夫改成師傅,頗有大師的意思。在村民眼中,除了村長,李師傅就是最有權威的人了,平時有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也總是找李師傅評理,聽他的決定。
日子一天天過去,李師傅也漸漸老了,眼睛也不在像過去那樣有神,村裏人不知道“少了張屠夫,不吃帶毛豬”這句話,卻知道少了李師傅,那以後過年豬可就真的要請外村人來殺了,不但價錢貴,更重要的是還不知道過年之前輪不輪得到自己,要知道過年的時候這屠夫們可是身價大增,立地成佛,得像菩薩一樣供著。
有不少村民和李師傅提過,希望自己的子侄能夠做李師傅徒弟,反正李師傅也沒兒女,以後等他老了,就由徒弟來敬孝道,但是李師傅什麼也不說,後來煩了,隻對每一個來的人指指他那把沒用就放在家門口一口天然清泉裏泡著的殺豬刀。
這是一把怎麼樣的殺豬刀:渾身黝黑,有好事者說盯著久了即便是豔陽天都會覺得自己身邊的光線全部消失了,渾身發冷;刀長30厘米寬20厘米,刀背厚約10厘米,整個就是一個大鐵塊;刀刃看似無鋒,但是在李師傅手中就連豬頭牛頭也是一刀即斷,從無需要兩下的骨頭。
說來也奇怪,別的屠戶至少有2-3把刀,殺豬剁肉剔骨各不相同,但是李師傅殺豬從來隻有這一把,單手按住豬頭,不管多大的豬都是動彈不得,輕輕一抹,順手一推,整個動作用王老五家那位在省城讀大學的才子的話說:如行雲流水,瀟灑至極,豬血一滴不剩的都會噴進準備的盆子裏,就連剝皮剔骨也全是這把刀。
很少有人知道這把刀的重量,隻從它10厘米厚的刀背就可以猜出絕對有幾十斤重,但是那些想要當李師傅徒弟的年輕人試過之後,發現自己單手絕對拿不起,雙手可以勉強舉起,但是拿久了都吃不消,更別提殺豬了,難怪李師傅殺豬的時候根本不需要幾個壯漢幫忙把豬捆好,一隻手便讓豬動彈不得,便一個個頹然而去,從此再無人來李師傅麵前提及此事。
就在村人擔心自己在李師傅百年之後要吃帶毛豬,在李師傅60歲生日那天一個驚人的消息出現了:李師傅收了徒弟。
村裏人呼啦啦都跑到李師傅家門口,希望看一下那個能夠傳承李師傅屠刀的是什麼人物,隻見一個10歲左右的少年正在李師傅家堂屋裏站著馬步,手裏拿著的正是那把讓無數年輕人希望破滅的殺豬刀。
這少年相貌平平,但是那雙總是感覺處於半睡半醒間的眼睛上方斜次裏直插雲霄的劍眉讓人映像深刻,身體也不見非常強壯,但是卻單手拿著那把估重在60斤左右絕對不是普通鋼鐵鑄造的黝黑屠刀站馬步,隻是每隔幾分鍾便換一次手。
這件事情就連村長也趕了過來,因為這畢竟是關係村子裏以後幾十年村民利益的大事情,他指著少年問道:“老李,這位是你徒弟麼。”
李師傅抽了口旱煙,淡淡回到;“沒錯。”
村長倒是個有經曆的人,沉默了一下,盯著少年看了良久:“你這徒弟倒是和這把刀很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