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致自己,再難也要堅持(2)(3 / 3)

情緒使然——有的人喜歡在失意時談論理想。

失意是內心獨白的狀態,此時的理想帶有複雜的情緒,寄托著你無限的哀思。導致失意的原因可能很多,摻雜在理想中的情緒也各不相同。比如長期努力的沒能實現,當你穿插著理想回顧整個過程,就很容易被自己所感動;比如目前的處境特別艱難,那麼你的理想或將帶有自憐的情感。但凡失意中談論的理想,大多都是因為自己心中的那碗水沒能夠端平。人最可怕的就是感動自己,進而上升為懷疑整個世界,與之產生對立,或是走進極端的誤區。所以,失意的時候切莫談人生、道理想。

徒勞無益——有的人喜歡在結果時談論理想。

結果已經注定,理想便隻能是一紙空文。此時的理想,大多是你一個人上演的獨角戲,是你千方百計地想要為失敗尋找借口,並從過往中求得慰藉。正是這些不可改變的結局,讓你不甘示弱的心蠢蠢欲動,讓你更容易走進自吹自擂和好高騖遠的誤區。所以有結果時談論的理想,都帶有“馬後炮”的嫌疑,讓你越談越無地自容。

孵化理想的幾個要素和步驟:

第一步,實事求是,確立理想。

理想的實現跟它本身的大小無關,隻與你努力的程度和堅持的時間相關。再小的理想,也容不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同樣,再大的理想,都經不起你的軟磨硬泡,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第二步,靜心思考,分解理想。

你要相信,一個人的理想目標越明確、純粹、細致,能夠實現的概率就越大。所以,你要在理想既定的狀態下,學會靜心思考,將理想這一看似抽象的範疇,剖解成為一件件具體的銜接緊密的小事,製定行之有效的實施策略,並且付諸實踐作為支撐。

第三步,保持自信,堅持理想。

理想作為宏觀的規劃,必將要走很長的路,跨過無數的坎。能夠一蹴而就的目標,絕不能被冠上理想的頭銜。那麼未曾到達之前,就要做好長久的準備,自信麵對可能的失敗與風險。

第四步,學習榜樣,破解理想。

一個人最大的智慧是透過別人的閱曆而讀懂自己的未來。想要站在什麼樣的高度,成就怎樣的自我,就自然少不了一雙敏銳的眼睛,學會從別人身上求得“真經”。我們常常對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選擇相信,那麼榜樣就是你身邊可圈可點、有證可循的最好參照物。有了他,或將更加讓你相信理想,堅定信念。

第五步,把握機遇,實現理想。

既然理想的實現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那麼就需要有一個突破口,實現量變向質變的跨越。於是這個被認為是突破口的機遇就顯得特別重要。把握機會就像是在抓泥鰍,隻有準備充足,並且果斷出擊,才能夠一招製勝。抓得住它,一切都變得順理成章;把握不住,就隻能等到下一個播種的春天。

夢想還可以側門而入

Y是我的同學、鄰居兼發小,從小住在同一個胡同裏。他實際性別為男,大我兩歲,但我總習慣性地稱他為“大姐”。原因很簡單,無論是他的腔調,還是神態舉止,甚至他那一招牌式動作——扭扭捏捏的蘭花指,都會很輕易地讓你覺得這是一姑娘。

上學那會兒,我們時常與他開玩笑,他也是眾人口中的“假女人”。“假女人”同“假小子”不同,在不諳世事的少年的眼裏,這種定義似是能判斷這人是個另類,當然也會是一個玩笑的由頭。很多時候,大家會學他說話,學他走路,更會依葫蘆畫瓢地模仿他的蘭花指,然後引起大家一陣哄堂大笑。

再後來,對於身旁的這一“尤物”,大家開始進行猛烈的人格攻擊。許多次,他也寡不敵眾,被損得抬不起頭。在校園裏,這哥們是名聲大噪,所有的諷刺和鬧劇,他都是主角。

“假女人”這一頭銜,光有神態舉止是遠遠不夠的,上小學那會兒,十來歲的樣子,諸如洗衣、做飯、縫補之類的細碎生活小事,他都是一把好手。所以,頑皮的小夥伴們都戲稱他為“家庭煮婦”,他也漸漸地習慣了各種嘲笑玩笑,在自己的小世界裏,活得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