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我便把它當作精神的沃土,偶爾孤寂的時候,便一個人來到這個小天地裏玩耍。正如史鐵生先生對於地壇的情感,它鑲嵌在我的生命裏,於我夢想奔跑的路上若即若離。你該相信,每個人都需要找到這樣一片廣闊自由的天地,屬於你一個人精神灌溉的處所。可供你歇斯底裏地號啕,供你任性妄為地宣泄,供你發自內心的深省,供你漫不經心地享受歲月。你又總能從中獲益,因為在到來之前,你或者愁腸滿腹;但是離開之後,你又或將風景看透。
而那個時候,我最岑寂的心事,莫過對於父母的祈盼和想念。我會虔誠地跪,為父母禱告平安,祈求破鏡重圓。而每一次,我都能夠在回憶裏不覺然地流淚。
在冬季,我最害怕的是黑夜。一個人躲在空曠的房間,不敢關燈,豎起耳朵,靜聽歲月的風聲;蜷縮在冰冷的被窩裏,用被子蒙上頭,試圖增強安全感。
那個年代,農村是開“早學”課的。所謂的早學,便是在早飯前大約一個時辰的自習課程,用來讀書記憶,用來溫習功課。這個課程不僅高年級有,低年級也要積極響應。大概是從小學二年級開始,除卻周末,每日清晨六點到七點的時間段,無論陰天下雨,寒來暑往,都從不間斷。
我所經曆的,是北方的20世紀90年代。如果你出生在城市,並且沒有成長在那段歲月,那麼你絕對要詫異,或許要感覺荒唐好笑。這也是我一直所不能理解的。但是那樣的生活,我確實持續了三年,直到後來我再一次走向了我的城市。
在冬天,為了能早點到學校,我通常要在五點爬起來,摸著黑上路。家離學校近的,可以選擇步行;離得遠的,就隻能依靠自行車了。而我是後者。所以,在六七歲的時候,我就能靈活地駕馭一輛高低杠,那自行車都跟我身高差不多了。但是在漆黑的、奔赴校園讀“早學”的路上,在冰麵上行駛的車輪,還是難免要發生側滑,偶爾我也會失足跌倒在冰窟裏。
但是有時候,你不得不向孩子們致敬。因為他們的真實不複雜,在跌倒之後,他們能夠很快地忘記疼痛,以最快的速度重新爬起。想想人生也是,你不可能因為懼怕跌倒而忘記行走,放棄自己的內心世界。
誠然,童年獨處的生活,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一個人睡覺,一個人洗衣,一個人思考,一個人遊戲。這一切看似簡單的事情,卻在少年的生活裏發生,並帶有不可商量的餘地。最終使我明白,如果沒有人在意你,至少你還可以學會在意自己。同時,當無人向你負責的時候,起碼你還可以對自己負責。
我要感謝那段特殊的經曆,讓我學會在孤單中成長,使得內心變得足夠堅硬和強大。我盡力讓自己做得足夠優秀,因為我知道,我需要找到一個改變現狀的突破口,憑借著自己的日漸豐滿的羽翼,走向來時的路,重新回到理想生活的軌道上。
所以那些年,我一直都很努力。每學期我都是班級裏的“三好學生”,各種各樣的獎狀掛滿老屋的牆壁。還有一次,在鎮上的文化課競賽中,我包攬了所有科目的第一名。這絲毫沒有吹噓,有獎品、獎狀和許多舊物為證。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春天來了,一個男人在花園裏種下一株玫瑰。他殷勤地澆水、施肥,精心地嗬護,隻盼來年締結美麗的花朵,釋放馥鬱的芳香。就在玫瑰初綻花蕾,即將開放之時,他發現枝幹上長有許多刺,特別紮手。他開始苦思冥想,這布滿尖刺的枝幹上,又怎能開出美麗的花朵?這想法著實令他懊惱沮喪,他失去了先前的耐心與細心,任它自生自滅。有因必有果,就在開花之前,那株玫瑰枯死了。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株玫瑰,美好的品質是花,惱人的缺點是刺。有些人隻看到自己帶刺的缺點,被一葉障目,因而悲觀絕望,自暴自棄,以為自己渾身缺點,以為自己不會產生美好的品行,擁有美好的未來。於是,他們疏於甚至放棄澆灌心中的花朵,不再努力挖掘自己的潛能,最終導致一生庸庸碌碌、無所作為。玫瑰是先長刺後開花,人也一樣,隻有超脫現實,完善自我,才有機會化繭成蝶,完美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