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君不重民失民心(1 / 1)

“醫者隻會救人,不會害人。”

嫮雲驀地偏頭望向他,那是一張純淨的沒有任何雜質的臉,在那雙發亮的眸子中,嫮雲仿佛看到了醜陋的自己,她慌張的低下頭,心中如擂鼓。

那一瞬,她很想逃離,可桓度接下來的話卻讓她冷靜下來,桓度言:“昭華良善。”

嫮雲硬起心腸離去,心中默念:“所以,這罪惡的事情隻能由我來做。”

轉眼月餘,一直纏綿病榻的王司徒到底是緩了過來,逾明象征性的派人問候了幾句便不了了之,隻要有王憲在,王氏的心便總會偏向昭華,可沒想到這老頭眼看不行了卻又緩了過來,真是掃興!

逾明自然不希望王司徒轉危為安,可對昭華而言,這的確是件喜事。

這日,他備下禮品,乘坐牛車往司徒府而來,老司徒本來還在榻上躺著,聽說尚王駕臨激動的起身到院中迎接,昭華見老司徒顫顫巍巍的腳步,不等他行禮連忙上前扶住。

先帝在時,老司徒曾做過太子的老師,隻是司徒府事務繁雜,隻給昭華上了一個月的課便另換了老師來,但即便如此,老司徒對昭華的喜愛勝過族中任何一個子弟。

“太子聰慧仁善,必能成為一代明君。”這是當年老司徒對先皇後說的話,如今雖物是人非,但老司徒之心不曾變過。

堂中,老司徒幾度潸然淚下,在這危機四伏的時期,尚王殿下還能親自來看望他,怎能不感動。

“看到殿下無恙,老臣便放心了。新帝登基後,曾效忠先帝的老臣被陛下鏟除殆盡,殺的殺貶的貶,陛下不留一絲情麵,真是……”老司徒歎息,大逆不道的話終是沒說出口。

昭華亦是一歎:“隻可惜如今我自身難保,幫不了你們。”

老司徒連忙擺手道:“隻要殿下平安,便是老臣們的幸事了。”

其實昭華也知道,真正效忠於先帝的朝臣並不多,不然逾明也不可能那麼輕易的奪得帝位,而像老司徒這些反對逾明的大臣,也並非是效忠於先帝,而是效忠皇室正統,若是昭華無道,大概他們也會轉投逾明名下。

所以這也是他當初未聽嫮雲之言,沒有扮作昏庸向逾明示弱的原因,尚王賢明,雖會引來逾明猜忌,但卻始終會有一批效忠皇室正統的人心在他這邊。

昭華今日前來看望老司徒,一是關切老司徒的身體,二是心有疑慮不解。

先帝在世時,他雖為儲君,但尚且年幼並未過多觸及朝政,逾明篡位後,讓他想了很多以前從未想過的問題,逾明何以那麼輕鬆的奪得帝位?大軍駐紮城外多日竟無人來報?逾明攻破了宮門他們才知曉成王反了,這是何等荒謬!

“王司徒,父皇他不是個好皇帝吧?”這句話憋在他心裏太久了,無數個深夜,他都想到夢裏去問一問父皇,可父皇從未來過他的夢裏。

老司徒聞得此言,渾身一顫,臣不議君之過,何況先帝已逝。

昭華淺笑:“日後若是昭華有任何不妥之處,還望王司徒能及時糾正。”

老司徒慌張的要跪下,昭華及時製止:“其實我知道,父皇他早就失了民心,可明明……明明在我麵前,他是那麼溫暖慈愛的父親;在母後麵前,他亦是愛護妻子有責任心的好丈夫,為何百姓疾苦,他看不到呢?”

昭華心下一驚,他竟然無意識說出了逾明曾對他說過的話。

老司徒本就在病中,聽得昭華此言隻覺冷汗直冒,先帝他也是個可憐人呐,若他不是帝王隻是平常百姓,或許他會是一個好父親好丈夫受人尊敬美滿一生,可偏偏薄命做君王,歸根結底……老司徒心下一歎,這才開口道:“其實先帝他……他隻是從未將自己當作帝王,他心中隻有先皇後一人。”

老司徒未盡之言昭華已明,父皇心中隻有母後,何曾有過天下萬民,人間疾苦他看不到,天災人禍他也看不到,嗬……昭華苦笑,父皇未曾有害人之心,可為君者對百姓不聞不問便是最大的過錯了。

如此看來,百姓感激擁戴逾明也是理所應當,隻是逾明就能做一個好君王嗎?

“君不重民則民不重君。殿下日後務必要以百姓為重,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並非一個人的天下。”老司徒稽首叩拜。

昭華站起身,神思漸漸清明,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君不重民則民不重君,他在嘴邊反複咀嚼這兩句話,快步上前將老司徒扶起,心中已無最開始的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