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特征
古生物學家們認為,鳥類是從一類稱作馳龍的恐龍進化而來的。這種恐龍擁有鳥類的特征,包括中空的骨骼和長有長羽毛的前肢。
馳龍和鳥類還長有相似的腕關節。馳龍的腕關節使它們能夠折疊前爪緊貼臂部,以保護爪上的羽毛。而鳥類在撲打翅膀時有同樣的動作。
早期鳥類
已知最早的鳥類是始祖鳥,出現在侏羅紀晚期。古生物學家視始祖鳥為恐龍和鳥類中間的分界點。和恐龍一樣,始祖鳥長有長長的、由骨節連成的尾部,並長有尖利的牙齒和纖長的彎爪腳趾。但是,它的特征相對更接近現生鳥類,並已進化出飛行的本領。
進化的斷鏈
某些化石,如在中國發現的白堊紀時的孔子鳥,揭示了中生代似恐龍鳥類是卩何逐漸演變成為現生鳥類的。與現生鳥類不同,孔子鳥的翅膀上長有爪子,也沒有現生鳥類特有的扇狀尾羽。但它長有和現生鳥類一樣的腳趾,令它能夠棲停在樹枝上。孔子鳥也是已知最早長有無齒喙的鳥類。
學習飛行
古生物學家對於鳥類最初是糸卩何起飛並飛行的不太確定。有的認為鳥類進化出翅膀,幫助它們從一棵樹滑翔到另一棵樹,然後才進化出了拍翅飛行的能力。另一種理論則認為,鳥類在陸地上助跑然後跳起來撲食獵物,在這個過程中它們學會了飛行。最新的一種觀點是,它們起初是為了爬上斜坡而拍打翅膀的。
成功的物種
如今,世界上生活著超過9000種的數千億隻鳥。鳥類是數量最多、種類最豐富的動物之一。它們全是小型獸腳類恐龍的後代,這一點讓人難以置信。
在遙遠的中生代時期,地球上曾居住著一群奇特的動物——恐龍,它們是陸地上的霸主,稱霸地球1億6000萬年。你是否對這一切充滿著好奇?本章帶你開始一段神奇的中生代之旅,帶你回到那個神秘的恐龍時代,飽覽這幅浩瀚的恐龍時代。
恐龍和鳥/親戚嗎
研究其個體種群之間的關係漸趨成為時尚,這不,科學家們正在研究恐龍與鳥的關係。
恐龍與鳥之間有什麼關係?一般說來,恐龍是龐然大物,要麼凶猛無比,要麼非常笨重。總而言之,與天空中飛翔的美麗的鳥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動物。實際上,恐龍和鳥類之間的差別並不如人們想象的那麼大,它們之間存在著很近的親緣關係。現在大部分古生物學家都認為,鳥類就是由這類恐龍演化而來的。甚至有人幹脆認為:鳥就是活著的恐龍。1996年和1997年,在中國遼寧北票四合屯地區發現了幾件震驚世界的脊椎動物化石標本,起先,研究人員把它歸為鳥類,即後來引起世界矚目的“中華龍鳥”和“始祖鳥”。“中華龍鳥”的結構有些類似於鳥類“始祖鳥”的結構,也非常類似於鳥類。後來,古生物學家進一步研究了“中華龍鳥”,發現它實際上是一種較為原始的小型獸腳類恐龍。不僅如此,研究還證明了“始祖鳥”實際上也是一種4、型獸腳類恐龍,隻不過它的形態比“中華龍鳥”更為接近於鳥類。總體上“始祖鳥”與發現於中亞和北美的一類4、型獸I卻類恐龍一馳龍科的一些屬種十分接近。
人們過去認為叉骨、胸骨、中空的骨骼很長的前臂和能夠側收的腕部是鳥類的骨骼特征,隻有鳥類具有孵卵行為,照顧幼雛。而今,科學家們發現小型獸I卻類恐龍也具有同樣的習性。
人們不禁感到疑惑:恐龍和鳥怎麼區分?我們知道有些恐龍有翅膀能飛翔,現在如果說它也是一種鳥,隻是它的羽毛在成為化石過程中完全消失了也未嚐不可。
的確,現在人們在地層中發現的恐龍化石令學者們也弄不清楚是恐龍還是鳥,但至少說明恐龍和鳥類或許有著一定的親緣關係。
或許,鳥與恐龍幾千萬年以前真是一家,或許根本就是“素不相識”。
最終的定義,還有待我們的科學家們找出實證,為鳥與恐龍“拉上關係”。
恐龍的能量係統
恐龍是熱血動物嗎?這是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古生物學界一場論戰的中心課題。眾所周知,自從人類了解到在我們的地球上曾出現過恐龍這類巨物之後’動物學家和古生物學家便把它歸人爬行動物的範疇,而體溫隨外界的溫度高低而變化,恰恰是爬行動物的最大特征之一,因此,所有的科學家都天經地義地認為,恐龍屬於冷血動物或變溫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