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2年參加文物考古工作,至今已經三十多年了。回首往事,曆曆在目。每每回想起當初學寫田野日記,學習文物鑽探知識,清理考古現場各種遺跡現象等難忘的時刻,總是忘不了安金槐、許順湛、趙青雲、李京華等老師們的身影。我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他們的教誨與指導!可以這樣說,能夠寫出這本有關仰韶文化的書籍,詳細介紹仰韶村遺址發掘過程和對河南仰韶文化研究的普及讀物,與他們的幫助是分不開的。
離開仰韶村遺址發掘工地,已經三十年了。期間由於工作變動,轉而從事文物行政管理工作達二十年之久,但對仰韶文化的情結卻始終沒有熄滅。近幾年,在“大河講壇”以及電視台專題講解仰韶文化過程中,又萌發了寫一本仰韶文化的讀物的想法。從收集材料到編寫,曆經兩年時間。澠池縣文物管理委員會許建剛、王永峰同誌不僅提供照片,還協助查找有關資料。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的劉微、武士靖女士,不但審閱稿件,甚至親自對稿件作了補充和修改。河南省古建所編輯部主任趙明星同誌對書稿進行了補充和完善,亓豔芝同誌積極參與出版事宜。他們為本書的成稿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受體例所限,文中的文字和圖片雖多引自正式刊發的資料,但並未注明出處,在此表示歉意。由此產生的相關責任,均由作者本人負責。
由於筆者水平有限,書中錯誤難免,望讀者批評指正。
趙會軍
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