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鐵器隻能作為敲門磚,之後就得把鐵器轉換為各類金銀飾物錦衣玉食。就算一部分蠻族部族首領能夠看清形勢不為所動,但是貪戀中原安逸生活的部族絕對不在少數。以前拉攏山越部族有點臨時抱佛腳的味道,現在將這個工作長期進行下去,讓蠻族從上層開始腐化,提供各種奢侈品是不二法門。
無論是南蠻、烏丸還是羌,被安逸生活消磨了鬥誌的部族絕對不能在部族鬥爭中幸存,吞並和滅族是必然的結果,到時候我完全可以為這些部族提供暗地裏的支持,直到我的領土足夠大,能夠為他們提供避風港為止。
這些僅僅是理論上的東西,要實行起來難度可以說非常大。不過我相信,隻要經過仔細地調查和滲透,不愁找不到我的代理人。反正我已經將雲南建寧全部撤空,脫離了與南蠻的接觸,後麵的各項工作我都可以慢慢來,就是等上幾年又何妨。
等我到達成都之後,前線總算傳來了“捷報”,孫堅由汝南東進,劉備自廬江北上,我軍由烏江港出兵支援,三麵圍攻壽春合肥。呂布雖勇,但也是雙拳難敵四手,日漸難支,加上小沛被孫堅所占,外援斷盡,最終隻得帶兵突圍而去。
由此我軍占合肥,劉備占壽春,終於將孫堅從孤立無援的窘境中解脫了出來。趁著這場戰略意義重大的勝利,劉備很識趣地履行了之前的約定,上表奏請我這大將軍。緩了一口氣的孫堅也上表附議,我當然也就勉為其難地接受了。
合肥一戰雖然得到了最後的勝利,但是麵對北方強騎,步兵的弱點也一一暴露出來,自此我軍開始轉入守勢,隻管幫助劉備孫堅搞搞水上運輸。
我到成都之後,一方麵加強對張魯的戰爭準備,一方麵讓龐德著手訓練騎兵。蜀中雖然多山,但也有不少平原地帶,進行騎兵訓練也勉強可行。與北方烏丸和羌族的物資交換也開始進行,通過遝中陰平廣柔等偏僻地區躲過張魯的耳目偷運了不少戰馬,各地馬政也初見成效,第一批戰馬也運到了蜀中。
以前提拔的將領都是交給黃忠負責教導,我軍在步兵方麵已經足夠強了,特別是連弩戰法在攻城戰中效果非常明顯,合肥一戰就充分證明了我軍攻城能力要強於中原諸侯,所以現在提拔的將領轉由龐德負責,其子龐會在馬騰與張魯合並之後也投到其父帳下,一起訓練騎兵。
與張魯之間的小規模衝突一直沒有斷過,但是由於孫堅在西北的壓力,張魯一直沒能下定決心與我軍進行大戰,這正好讓我軍新建的騎兵練兵。
根據各地報上來的數據,我軍的兵力其實已經與袁紹相差無幾了,如果考慮上山越方麵還在編組的新兵,單就兵力而言,我已經完全是天下第一。加上這幾年來荊南由於戰爭形勢的機緣巧合,各方勢力相互牽製,成為難得的沒有經曆大戰的樂土,民眾流入相當多。隨著襄陽江陵被我占領,這種流入趨勢更加明顯,我軍治下適合當兵的青壯人口已經排在諸侯首位。
在這咱情況下,龐統和法正等謀臣建議我隱藏實力。山越一戰雖然讓我名聲鵲起,但是不少諸侯認為這裏麵運氣成分居多,特別是勝了山越之後立刻在江東敗了一陣,更讓袁紹等中原勢力認為我不過是運氣好而已。因此我一日不渡江占城,中原諸侯就一日不會真正重視我,這樣更利於我今後的發展。
也許劉備了解我軍的強悍,但是他現在必須聯合我軍對抗袁紹,現在沒能力同我翻臉。孫堅大概隻會承認我軍的水戰能力不錯。至於張魯和袁紹,現在風頭正勁,偶有小挫,根本不會放在心上。
在這個遊戲世界裏,哪一個勢力占的地盤最大,是很容易分辨出來的。無論是曹操、孫堅還是現在的袁紹,都成了眾矢之的,就是因為他們曾經是城池最多,兵力最盛的勢力。現在我在江北隻占了一個合肥城塞,沒有占據真正意義的大城,劉備孫堅自然樂得撿點便宜,袁紹也不會對我重視,現在我就要利用諸侯注意力集中到袁紹身上時,充分使用我的戰爭潛力大規模地征兵。
傅僉龐會等人對騎兵戰本就有所涉獵,因此在龐德帶著他們練習了一陣,又和張魯軍打了幾仗之後,也勉強學會了突擊戰法,所差的不過是熟練度而已。同時龐德也培養了好幾個提拔上來的將領,將第一支騎兵部隊鍛煉成型了。
由於我軍全麵轉入守勢,袁紹的壓力大減。劉備一半以上的兵力一直駐守在江東,因為龐統不斷向會稽增兵,與諸葛亮對峙。我軍隻守不攻,劉備無力進攻,剛鬆一口氣的孫堅再次遭受了巨大打擊。袁紹攻下宛城,斷掉孫堅軍東西兩麵最後一絲聯係後,舉兵進犯汝南。同時張魯也兵出陽平關,牽製孫堅的西線,孫堅苦苦支撐,求援使者一日數次,都被我以越人不穩,無力北上為由拒絕。
這一日,孫堅的求援使者又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