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保存實力(1 / 2)

擊破袁紹水軍之後,暫時免除了袁紹軍對江南的威脅,但是整個戰爭形勢並未得到多大改觀。接收了原曹操班底的袁紹,就算是多方開戰,也擁有足夠的優秀將領應付戰事。

就在我軍與袁紹進行水上對決時,袁紹與孫堅的陸上爭奪也再一次白熱化。袁紹軍大將張遼連克陳留、許昌,孫堅軍不得不避其鋒銳退出陳留,轉攻小沛。單就算術上來說,孫堅丟二得一,隻是損失了一座城池,然而作為孫堅軍江北大本營的汝南卻已經完全失去了與西北麵長安及宛城的聯係,這一戰讓孫堅吃了一個大虧。

孫堅一麵加強對西北的攻勢,一麵連發信使,向聯盟各軍求援。考慮到孫堅軍的形勢確實不容樂觀,如果讓袁紹擊敗孫堅,單憑我和劉備在短時間內是無法抗衡袁紹強大攻勢,因此我入蜀對付張魯的同時,還不得不考慮如何將壽春一線穩住。

劉備在佯攻壽春時也吃了一個大虧。負責壽春防禦的主將是呂布,手下兩萬騎兵全是參加過對烏丸戰爭的超級精銳。負責佯攻合肥的劉備義子劉封貪功冒進,被呂布騎兵突擊殺得大敗,手下一萬士卒僅有千餘逃回廬江,劉封也身負重傷。

為了牽製呂布,我特地將蜀中的魏延調去烏江港,再讓阿會喃、金環三結、忙牙長和慕名來投的沙摩柯四個擔任副將,希望以步兵的奮迅抵擋騎兵的突擊。

當我趕到巫縣時,已經是288年6月了,盟期過半,但對袁紹的戰爭卻沒有取得多大進展。各路諸侯經過幾次分分合合之後,相互之間缺乏信任,有時連最基本的裝樣子應付一下都不太願意,我作的各種部屬完全得不到實施。

龐統一直在荊州負責山越的安撫收編工作,他也向我書信彙報了幾次工作的進展,似乎對聯盟的現狀並不在意。沒有個聰明人在身邊,連個排憂解難的人都沒有,看來我得快點趕到益州同法正會合。

不久前方的戰報也從合肥傳到了我的手中。自從水軍占領烏江港之後,便開始在烏江集結部隊準備進攻合肥。袁紹水軍占敗後怒斥了手下的水軍將領,在他看來輸給我這個成天和蠻夷打成一片的鄉巴佬是不可饒恕的,因此他責令壽春大將呂布務必在陸地上扳回一陣來。

呂布接到命令後,親自駐守合肥。魏延領兵五萬進攻合肥,呂布率兵兩萬迎擊,雙方在原野上大戰了一場。雖然戰報上並未提及呂布手下騎兵如何可怕,但是這一戰的傷亡對比卻擺在眼前。我軍五萬步卒全是挑選的荊州老兵和精銳越兵,然而魏延對騎兵的衝擊力估計不足,想依靠人數和裝備優勢正麵對抗呂布的騎兵,結果被呂布突入戰陣,硬生生地被撕開了一個口子。

所幸我軍士兵訓練有素,陣中的超長大槍也起到了阻敵的作用,讓魏延等人緩過一口氣來。可是呂布軍的突擊與步兵的奮迅有異曲同工之妙,層層突入,一隊緊跟一隊,前隊剛一散開,後隊又已衝到,殺得我軍的五萬大軍步步後退。

呂布軍畢竟人數更少,隨著部隊的深入,衝擊的空間也越來越小,魏延最終抓住機會利用人數優勢開始擠壓反衝。最後就在雙方快要形成混戰之時,呂布親自斷後,將大軍退入了合肥城塞。

戰報裏並沒有提及呂布如何勇猛,隻看他親自斷後就知道魏延等人一定吃了大虧。幸好事先我再三囑咐出擊江北的部隊,絕對不能與呂布單挑,這讓魏延多少也有些顧慮。魏延輸給過張飛,而張飛加上關羽劉備曾經三戰呂布勉強得勝,這也能讓魏延頭腦清醒一些。

呂布這樣的人,也許不適合當諸侯,但是作為一名領兵的將領,卻最容易獲得士兵的信賴。一個武勇絕對不會輸於任何人的將軍,是士兵心中的神,也是敵兵心中的惡魔。

這一戰看似擊退了呂布,然而以五萬對兩萬,我軍死傷一萬多人,呂布僅僅損失了數千。我看著戰報直搖頭,以前希望單靠步兵對抗騎兵的想法實在太過簡單了。衝擊力的差距可以希望用數量來彌補,但是機動性無論如何是補不上去的,加上騎兵的錐形陣較之步兵的魚鱗陣,更利於將領之間的配合,兵法連鎖施展也更容易。就是騎兵的鋒矢陣,有了呂布那樣的箭頭,絕對不是步兵的鶴翼陣或方圓陣所能抵擋的。

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已經迫在眉睫了。騎兵需要大量的戰馬,除了恢複漢時的馬政來提供部分戰馬外,更多的需要打蠻族的主意。

關於以後對付蠻族,龐統在討伐山越之後就提出了一項計劃。由於對山越作戰時的難題和善後工作麵對的諸多問題,龐統提出對各方蠻族要早作打算,對蠻族上層的分化滲透必須有一個長期規劃。

經過與法正的書信討論,再結合我的一些意見,最後一致認為要分化蠻族,就得從鐵器入手。鐵器的管製是相當嚴格的,特別是對四方蠻族,因為蠻族寇邊是所有與蠻族接壤的諸侯頭痛無比的大問題。就連袁紹這種擁兵數十萬,自認四世三公的名門諸侯,平時連正眼看蠻族都覺得丟臉的主,一旦烏丸犯邊,也隻能打打停停,最後送上錢糧了事。

所以隻要用鐵器作為敲門磚,不愁各蠻王不給麵子。關鍵是數量,民間外流的也不是少數,我要用鐵器拉攏各部族,不僅要把保密工作做好,還得控製數量,隻要控製得當,就可以讓鐵器成為蠻族中的燙手山芋,各部族的搶奪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