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聽到我的話後若有所思,之前他也把對山越一戰想得簡單了點,現在經我提醒,自然也有了些想法,便問我道:“主公有何計策?”
我指了指新近做成的沙盤,由於山林過大,縱使在當地山越人的幫助下,也不能弄出詳細的地形,隻得弄了大片山林作為表示:“大家看,山越分布極為廣闊,山中道路錯蹤複雜,我軍進兵,能顧得了這處卻顧不了那處,不如將這大片山林分成幾部,我們一部一部地搜索,搜完一處,便派少量兵馬駐守,將山越活動的範圍慢慢壓縮,最後將其主力逼出,與我軍決戰。”
鄧艾拍手稱好,不過馬上皺眉道:“這樣步步為營固然不錯,但是萬一有大股敵兵在我軍主力部隊的間隙潛入已經搜過的地區,到時候少數部隊恐怕抵擋不住,到時候又得重新搜過,前功盡棄。若是派大軍駐守,我軍兵力有限,到了決戰之時,又恐怕會被山越各個擊破。”
我笑了笑,心中早有定計,道:“無妨,我軍可以弧形鋪開,將十多萬大軍分成數隊,每隊相距不得過大,可以相互策應,每隔數裏便在已經搜過的地區建立烽火台,各主力部隊之間派遣遊擊部隊,一旦發現敵情,便往烽火台報信。敵少則分兵擊之,敵多則合而圍之。隻要處處建立烽火台,則我軍處處有耳目,不懼敵兵潛伏。”
龐統聽完也點點頭道:“我看此計可行,隻是這烽火台遍布各處,起碼需要數萬士兵,這不是增加我軍補給的負擔嗎?”
我想了想,道:“隻要我軍搜索嚴密,不讓山越有突破我軍封鎖的機會,那麼鄱陽大營的五萬留守部隊還可以分出三萬人來支援前線。令部隊扼守出山要道,再讓受撫的山越部族嚴密監視山越周邊地區,可保萬無一失。”
眾將商量一番,都覺得這個辦法可行,我心中暗道,關羽沒用上這烽火台,我倒用上了,隻不過千萬不要犯同樣的錯誤才好。
之後大家又補充了一些細節,包括烽火台駐守人數,傳令兵的報信確認方法等,隨後大軍便開始按計劃行動起來。
在鄱陽到山越這段路上,近千個烽火台開始建立,由於地處林地,所以材料倒也不缺,隻要建一個簡單的營壘,有一些防護作用,建一個烽火台,配上十個士兵便行了,其間還有幾支上千人的遊擊部隊,負責四處救險。
整個大軍也分為五路,我同鄧艾、黃忠、魏延、朱恒各領一路,對劃分出來的區域開始一片一片地搜索,同時大軍之間還有數千個十人小隊活動其間,不給山越絲毫潛伏的機會。
小規模的戰鬥十分頻繁,山越同樣有相當多的偵兵潛伏在各個地區,所幸我軍每個十人小隊都有一名山越兵作向導,還不至於因地形不熟吃大虧。
看來山越已經撤往大山深處,在山林外部我軍士兵並沒有多大收獲,隻有幾股活動在外的山越襲糧部隊被外圍的烽火台發現,讓我軍的遊擊部隊消滅了不少。對已經搜索過的地區,我自然不敢掉以輕心,仍然布置好烽火台,以免前功盡棄。
當一支小隊前來報告發現山越百姓的一個聚居地時,眾將都開始興奮起來,這表明我軍已經開始接近大股山越軍的潛伏地。
凡是找到大股山越聚居的地方,大軍便停下來,將山越百姓強製遷往山外,交給受撫的幾個部族代為管理,這些基本都是老弱婦孺,我也不怕他們鬧事。山越族中的青壯應該都被征集起來,準備為山越王打仗了吧。
幾個上萬人的山越百姓藏匿地接連被我軍發現,山越王終於坐不住了,帶著五萬族兵出擊,被我軍烽火台發現,受襲的魏延部隊提前作好準備,雖然兵力處於劣勢,但是魏延自從吃了敗仗之後就憋了一肚子氣,更是大聲激勵手下士兵,沉著應戰。魏延手下眾兵將見主將沉著不亂,又知道援兵就在左右,也穩住陣形,抵抗來襲的山越兵。
山越兵雖然勇猛,但是並沒有經過係統訓練,所持兵器也較為落後,一時之間也攻不破魏延陣營。四周有不少負責搜索的小隊按照計劃集結起來,加入魏延部隊聽侯調遣。
我所領部隊居於五隊正中,手下兵卒最多,也最為精銳,共有三萬人,很快便趕到戰場。到達戰場後,我發現除了山越王指揮的五萬大軍正麵猛攻外,還有三萬人的部隊正繞道準備抄魏延的後路。我當即讓龐統帶著兩萬人去截住包抄的山越兵,自己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領著剩下的一萬人去攻擊山越王的側翼。
魏延已經發現了山越包抄部隊,但是光抵抗正麵已經力吃,根本分不出兵力前去抵擋,正在叫苦之時,發現我親自領兵來援,更是大吼數聲,督促士兵奮力死戰。魏延手下眾兵見援兵到達,軍心振奮,將山越軍殺得連連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