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十月讓現在的行動擁有未來的意義 (2)(1 / 3)

自由主義與職業意識的結合

新東方是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有著可貴的自由精神和浪漫精神。現在的新東方應該添加另外一種精神,就是自由主義和職業意識完美結合的精神。新東方的一些老師,自由精神濃厚,但是職業精神欠缺。為了保持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老師們要有紀律約束,否則自由達到極端就成了散漫,甚至演變為一種破壞力量。

——摘自2005年俞敏洪在新東方教師培訓會議上的講話

背景分析

上市之前,新東方內部麵臨著的嚴峻考驗是自由主義和職業意識如何結合。

自由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它追求個人價值的最大化實現,追求個人思想的極致化釋放。新東方的授課老師們追求言論自由、人身自由、經濟自由、契約自由和競爭自由,主張俞敏洪以及新東方應奉行放任主義政策,不幹涉個體行為與生活,賦予個人更大的自由活動空間。創業早期以及中期,新東方就是靠這種自由主義精神贏得了英語培訓市場的天下,甚至長期占據壟斷地位。

俞敏洪曾將新東方老師們的自由主義精神解讀為狂野不羈、創新創造。創業早期,這種精神營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新東方磁場,讓莘莘學子深陷亢奮求知的氛圍。那時期的新東方授課老師,以無組織、無紀律的方式,個性地生活著,與新東方相融相斥,享受著學生們的追捧與讚美。那種局麵,恰如物理學上的布朗運動,大家如同自由電子,都在盡情盡性、無拘無束、晝夜不息地作著“隨機漫步”的無規則運動。

人類的社會生活分為三大領域,即家庭生活、職業生活和公共生活。公司職業精神就是職業領域內公司意誌的特殊要求。職業倫理學研究表明,先進生產者的職業態度指標最高。因此,改善職業態度對於培育職業精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新東方在全國各省會城市開設分校的數量越來越多,俞敏洪日益深切地意識到: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再純粹以自由精神的方式來管理新東方,必然會造成一盤散沙的局麵。所以,培養職業精神就要成為新東方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新東方要想獲取更大的業績,必然要將自由主義和職業意識相結合。

行動指南

如果將物理學上的布朗運動原理應用於公司研究,我們會得出一個基本結論:集體無意識勢必對個體有意識去個性化,布朗運動將導致公司內部的混亂與失範。協調一致、相互配合,以形成嚴謹、紮實的職業精神模式,職業精神的培育、塑造,是對抗布朗運動的有效方法。

10月10日

職業是一輩子的愛好

成功是一種態度,而不是一種現實。穿越心靈的地平線,不管現在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未來的美好總是等著你的。每個人都會麵臨艱難和困苦,對待挫折的態度,決定了你在這條路上到底能走多遠。我們在創造精彩生命的過程中,每次創造的都是0,但這些0的積累則很可能變成1。30歲以前,一定要想清楚這輩子要做什麼。職業應該是一輩子的愛好,在完成職業的選擇過程中,對事業的熱愛和激情是不能少的。

——摘自2009年4月俞敏洪在太原理工大學的演講

背景分析

1999年,陳向東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經濟係攻讀碩士學位,他就讀的那個係的絕大多數同學都有強烈的出國願望。因此,很多同學在新東方上課,晚上同學們回到寢室就會議論新東方的老師,新東方老師的經曆給人一種激勵和震撼。

有那麼一天,班上同學隨口說道:“陳向東,你英語那麼好,去新東方教書多好。”讀研期間,陳向東的英語是班級第一名,所以他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不過他還是算了一筆賬:新東方一個班招多少學生,一堂課老師能拿多少錢。算來算去,陳向東的結論是:在新東方教書,收入是可觀的。畢業之際,有的同學出國了,有的同學進了政府機關,陳向東則滿懷憧憬地走向民營企業新東方。

2000年3月,BBC(英國廣播公司)記者周成剛回國探親,偶遇俞敏洪,20多年以前,兩人同在高考補習班,交情深厚。“中國機會這麼多,你還要為帝國主義賣命啊?”俞敏洪的一番調侃,改變了周成剛的人生軌跡。2000年8月7日,周成剛從BBC辭職,翌日來到新東方。

彼時的新東方正處於陣痛期。一方麵,公司的事業在急速擴張;另一方麵,內部管理出現嚴重混亂。周成剛先期負責新東方上海分校,並以現代化的管理理念輔助新東方走向正軌,用責任與智慧打造中國留學行業的旗艦品牌。曾有人這樣問周成剛:“如果當初不回國,你現在肯定是英國公民了,你是否為當初的決定後悔?”周成剛非常幹脆地說:“一點都不後悔,不但不後悔,而且我還非常慶幸當時的選擇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