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九月創業,急事慢做 (2)(2 / 3)

“二次創業”沒有失敗,卻又不夠理想,新東方的職業教育將何去何從?這個戰略問題長期困擾著俞敏洪。董事會上,董事們集體思考新東方未來之路,結果大家形成了一致意見,並將會議結論作為董事會決議記錄在案,那就是新東方的核心能力就是英語,經營英語培訓就等於賺錢。在“二次創業”的過程中,俞敏洪樂觀地認定,新東方投資出版物的戰略是明確而正確的,他的理由是“新東方的英文雜誌在短短兩年時間發行量從1000多本增加到60000多本”,“提升了品牌,充實了業務,這就是最好的例證”。

2003年之後,新東方開始斥巨資在重點城市購買樓宇作為教學辦公之用。北京、西安、天津三地各買了一棟樓,累計花費了六七億元。新東方內部將買樓視為一筆戰略投資,在俞敏洪看來,從封閉性經營角度來說買樓是必須的,因為“不動產50年之內不會貶值”。“將來,當我們這些人老了,教不動書了,還可以拄著拐棍到每棟樓裏去收租。”買樓前夕,俞敏洪如此調侃。

行動指南

多元化不能盲目進行,要開展有質量的多元化,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開展多元化,當多元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就要開始打造各個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走專業化的道路。

9月12日

要懂得分享

創業要有分享精神。比如說現在你有6個蘋果,你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你可以一口把它們全部吃掉,第二個是你可以自己吃一個,給別人分5個。表麵上你丟了5個蘋果,實際上你一點也沒丟,因為你獲得了5個人的友誼。當你有困難的時候,他們就很願意來幫你。或者別人會想:我吃了你一個蘋果,當我有橘子的時候,無論如何我要分你一個橘子。這樣,你就用這種方式收集了另外的五種水果。

——摘自俞敏洪在2008年上海市大學生創業文化節上的演講

背景分析

俞敏洪回憶:“小時候家裏很窮,有一次我得到兩顆水果糖,你知道,那時這對一個農村的小孩子是多麼珍貴。可是正好來了兩個小夥伴,我把糖剝開給了他們兩個,我自己舔糖紙。”

應該承認,新東方能夠不斷成長、壯大,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俞敏洪的“糖紙理論”。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副總裁、上海新東方學校校長汪海濤曾講過一個小故事:“2008年10月的一天,收到俞老師(俞敏洪)快遞送來的鮮花。我很意外也很開心,那天是我的生日。俞老師這個人細心而敏感,他時常能在不經意間讓你感動一把。每年的除夕,從傍晚6點開始,俞老師都會帶著新東方的高管,出現在住宿班大學生們麵前,給大學生們拜年,和大家一起娛樂。和大學生們一起過除夕,俞老師堅持了十多年。”

俞敏洪是感召、引領新東方人樂觀前行的動力之源。他的優點是能夠持續不斷地激勵新東方人,鼓勵大家拚力往前衝。他總是能指出新東方的發展方向,給予新東方人更多的希望與可能性。

俞敏洪總是樂於給員工更多的希望與機會。對於離開新東方的人,他也很寬容。俞敏洪有自己的做事原則,他喜歡與人分享,不喜歡懲罰、報複。

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創業夥伴以及朋友?俞敏洪認為首要原則是真誠。“即使被朋友騙了,你也要保持真誠的處世態度,最多你以後不跟這個人打交道。”按照俞敏洪自己的經驗,每交10個朋友,大概會被2個朋友欺騙,但他不會因為被2個朋友誆騙,就拋棄其他的8個朋友。

行動指南

在讓利中學會分享,在分享中體會幸福。積攢“糖紙”,就是守望幸福和快樂。

9月13日

一談到創業就要提到贏,我們先來解構一下這個贏字:贏字上麵是一個“亡”,如果沒有慷慨赴死的決心,堅決不回頭的勇氣,你很難成功,所以創業要有亡命徒的勁兒。“亡”字下麵是一個“口”,我的理解是要言行一致,也可以解讀為建立理想目標,或者把“口”理解為語言,理解為對自己、對眾人的鼓勵與感召。中間的“貝”是指財富,財富可以成為激勵創業的動力,要創業成功,一定要有創造財富的欲望,不過要牢記:君子愛財,取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