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分析
用經營企業的態度去經營教育,用教育的精神經營企業,最終目的是改變中國的下一代,改變中國的未來,這是新東方追求的真諦。
新東方上市後,俞敏洪的工作重心發生了轉移。過去的主要工作是內部協調,現在則是處理外部關係,包括處理與投資者的資本關係、與政府的合作關係,還有各式各樣的社會活動關係。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俞敏洪傾向於以獨處的方式來思考公司經營中遇到的問題,盡管他已經很難有那樣獨享的自由時間。俞敏洪覺得,越是繁忙,就越可能失去大方向;越是麻煩,就越可能做出錯誤的事情來。心境不寧,必然不能致遠。“對我來說,現在最需要的還是給自己空間和時間,以便能夠獨立地思考新東方的問題,同時把握世界和中國的發展大格局,因為把握大格局比把握組織本身的走向要重要得多。”
如今,新東方的戰略目標是把對家長的教育和對孩子的教育結合起來。因為中國孩子的教育問題有一半與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在未來3~5年的時間裏,新東方力圖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家長教育機構。一開始,新東方對家長的教育采取了社會公益的方式實現,長遠來看,把家長教育和學生教育相結合,必然也會將一些學生變成新東方新的客戶。
為此,俞敏洪成立了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接下來,他計劃出版一係列的家長教育叢書,培養一批專門針對家長進行演講的專家,派他們到全國各地演講。每一年,俞敏洪都要在全國各地舉辦上百場演講,主要是針對大學生的公益講座。如今,他開始麵向家長們演講,傳播著自己的育兒經: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先讓孩子快樂開心;其次要引導孩子在麵對挫折時依然用上進的心態來對待,同時讓他們保持良好的道德品德;最後,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興趣,看山看水看農田,做飯洗衣愛勞動。
行動指南
客戶導向激發競爭優勢。從一定意義上說,企業的競爭力就是企業對客戶端資源的占有能力和占有程度。
8月6日
來自網絡的惡意攻擊
現在中國的網絡文化,說到底是以看熱鬧的文化居多。大家都喜歡看熱鬧,卻根本不去評說到底有沒有這樣的事情。大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挺怕這種網絡文化,說不定就會把一家好的機構給踩死。
——2009年8月,俞敏洪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2009年8月4日,一篇標題為“新東方驚天黑幕”的文章同時出現在幾十家網站的論壇上。48小時之內,這篇文章產生了“病毒式擴張”,出現在3000多個網站論壇上,點擊瀏覽的網友數量難以計數。這篇文章指責新東方老師欺騙學生感情,並說新東方老師編造學曆和履曆。MSN網站甚至將這則產生於論壇中的帖子做成新聞強力推薦,並在醒目位置掛出了大標題——“新東方驚天內幕:老師資曆造假,女學員參加培訓紛紛失身”。
此前的2009年3月,該篇文章也曾經批量出現在一些網站上。新東方在發現這篇文章後,曾想方設法試圖和作者取得聯係,卻始終找不到這位匿名作者。新東方也對文中所述內容進行了內部調查,但沒有發現文中所述的情況有任何事實依據。新東方隨即在網絡上刊登了公開聲明,並公布了集團的投訴信箱,全天候等待回複。
來自網絡的攻擊,讓新東方遭遇了一場看不見對手的戰爭,這是一場發生在網絡時代的沒有硝煙的戰爭,新東方的名譽、聲譽、品牌形象遭受到嚴重的挑戰與考驗。
俞敏洪很生氣,也很茫然,他接受媒體采訪時逐一駁斥了關於新東方的各種流言飛語,同時指稱可能有人在做空新東方股票。
行動指南
網絡營銷與口碑管理已成為新媒體時代現代企業麵臨的新課題、新挑戰。
8月7日
維權還是惡搞?
兩個初中、高中畢業的人,怎麼可能去上GRE的課?怎麼能聽得出老師上課是好是壞?怎麼可能聽了一堂課之後,就覺得這個老師講得不好?而且一個正常的學生,怎麼可能對所有老師的情況都有所了解,從四級到六級,再到聽說口語的老師?怎麼可能在自己沒有掌握證據的情況下,就敢去打官司,而且官司還沒打,消息就鋪天蓋地出來?很明顯背後有人操作。
——2009年8月,俞敏洪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