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有麥當勞的地方,不遠處定會有肯德基的門店,至於說誰模仿誰我們無從考證,但兩家都做得很成功,這是顯而易見的。
模仿無處不在。孩子是怎麼學會說話的?學生是怎樣青出於藍的?一個有抱負的商人又是怎麼成立公司的?全是模仿來的。在模仿的基礎上加一些自己的創意,你就能做得比那些成功者更好。
現代社會有個通性,就是在甲地可行的,往往在乙地也能適用。所以商場中有很多人就是通過模仿的方式賺到大錢的。如果有人在北京開了一家生意興隆的巧克力糕餅店,在上海也會成立相同的店;如果有人在哈爾濱經營一家專門供應奇裝異服的生意,很有可能在大連也會有相同的生意出現。所以有很多人事業成功,就是在市場尚未飽和之前,把甲地成功的做法,依樣畫葫蘆地搬到乙地去,就這麼簡單地成功了。
孔府宴原來是個小酒廠,後來它在廣告上模仿孔府家酒的做法,後者打到哪,它就打到哪;後者在什麼媒體上做廣告,它就在那裏做,最後終於打出了名氣,並與孔府家酒平分秋色。
在我們沒實力去做創新時,不妨把別人成功的經驗借來一用,很可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模仿不是“東施效顰”
模仿絕不是盲目照搬,要學習別人的長處、經驗,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應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千萬不能像那個邯鄲學步的燕國人,非但沒有學會邯鄲人的優美步姿,還把自己原有的走步技巧給忘了,結果隻好爬著回去。
中國有位藥廠的老總,產品剛剛投放市場,看到別的廠家請醫生開專家會、產品論證會,會議開過之後,藥品的銷量大增,於是他也投入上百萬元大開專家會、產品論證會,會議開得很成功,醫生們個個滿意,產品在學術上取得了充分的論證,可產品銷量就是上不去,眼看著花的錢打了水漂,老總急了,找營銷專家谘詢,“我比別人的會開得好,怎麼產品銷不出去呢?”專家問,你所請的醫生所在醫院的藥房裏都有你的產品嗎?老總說,“產品剛上市,貨還沒鋪全,大部分醫院都沒有貨。”專家告訴他,同樣是開會,人家是在產品鋪進醫院後才找相關醫院的醫生開會,所以會後銷量會增大,你的產品剛上市,醫院藥房都還沒貨,會開得再好,又有什麼用呢?
效仿成功者,無疑應該考慮自己的實際狀況。“東施效顰”之所以被人嘲笑,就是因為她沒有分析自身特點,模仿錯了對象,如果她學習無鹽、嫫母,說不定可以成為一個令後世稱奇的聰明人物呢!
“萬物皆備於我”
許多人覺得競爭殘酷、生存不易,主要因為他們的眼光盯在那些別人已經得到的東西上。無論靠拚搶還是靠施舍,從別人手中取得收獲總是不易。假如轉換思路,將注意力轉到那些尚未為人留意的閑置之物上,你就能輕輕鬆鬆獲得你想要的一切。
在現代社會,沒有什麼東西不可借:借別人的雞,生歸自己的蛋;借別人的肚子,生自己的孩子;借別人的廠房,生產自己的商品,借別人的錢,賺自己的錢……什麼都可借來歸自己所用,就看你有沒有借的頭腦和運作手腕。
◆嘉年華借雞生蛋的全新理念
嘉年華遊樂場在中國舉辦50餘天的遊樂會,在中國至少拿走2億元人民幣。它的過人之處在於:沒有一樣東西是嘉年華自己的。場地是租中國的,工作人員是當地雇傭的臨時工,遊樂設備是從世界各地遊樂場租來的。除了掙的錢之外,什麼都不是嘉年華的。所以嘉年華遊樂場沒有淡季,淡季來臨時,他將場地退掉,到別的國家去開園。嘉年華的遊樂設備永遠是新的,而且不用花一分錢的設備維修保養費,因為嘉年華隻租性能良好的設備,設備出問題,責任由出租方來承擔;嘉年華不用給員工支付養老、保險等費用,因為這些人都是臨時的。
這真是一種全新的經營理念,很多人想做事,不是苦於資金不足,就是苦於無場地,等到萬事俱備了已經錯過了最好時機。而嘉年華什麼也不會錯過,隻憑一個理念和一些啟動資金,就能做成令人眼紅的大生意。
◆耐克公司的老經驗
談到“耐克”,人們並不陌生,“耐克”鞋在中國家喻戶曉,時尚青年都以擁有“耐克”鞋為時髦。也許大家並不知道,耐克公司在美國是一家沒有廠房、沒有工人的公司,在美國沒有一家工廠為耐克公司生產鞋,那麼遍布全球的“耐克”鞋是從哪裏來的呢?耐克的所有產品都是借來的雞生出的蛋,其優勢明顯高於養雞產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