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北京街道黨工委積極探索社區黨員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徑
大連西崗區北京街道黨工委積極探索社區黨員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徑,按照集中、就近、便於活動的原則,實施“三因三施”管理,收到較好效果。
【因人施用,實現黨員自身價值】
針對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單位人”變為“社會人”,黨員生活方式與身份角色發生變化,社區黨員隊伍年齡結構相對老化,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揮有限等突出問題,北京街道黨工委著眼於挖掘社區黨員隊伍中的優秀分子,激活黨內優質資源,積極推行黨員承諾製和黨員設崗定責的工作理念和思路,開展了黨員“認領社區崗位”活動,使不同身份、職業的黨員在社區找到了發揮模範作用的“用武之地”。
更生社區黨總支“共產黨員先鋒崗”的黨員鄒軒林,家門前有兩處花壇,因臨近馬路,經常有人把花壇當成臨時廁所,環境很差。鄒軒林了解情況後,主動用木板把花壇圍起來,又自費買來各種花種和肥料栽種在花壇裏,並經常檢修、維護,經過辛勤的努力,如今花壇裏鮮花盛開,環境好了,居民們心情別提有多高興了。在鄒軒林的帶動下,臨近幾個樓院的黨員們也紛紛帶頭,整治周邊環境,種草種花,美化社區環境。
北崗社區民開樓院黨支部的黨員們考慮到所在社區地理位置較偏,沒有服務站點的實際情況,成立了家用電器維修、法律政策及信息谘詢、接送輔導學生、理發美發、樓院衛生保潔及治安巡邏等6支黨員服務隊,助學助困助殘,黨員帶頭捐贈;樓院義務巡邏,黨員走在前列;誌願者服務行動,黨員融入其中,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居民的充分肯定。黨支部書記姚光以前在單位擔任過業務經理,參加過法律專業的學習和培訓,他了解到小區居民經常為缺少法律谘詢服務而煩惱,就利用自己的業務特長和專業知識,義務為小區居民提供法律谘詢、代寫法律文書、起訴書等,並積極參與,主動為當事雙方進行調解,先後妥善處理了50餘件糾紛案件,調解成功率達98%。黨員治安巡邏服務隊的失業黨員宮本炤在一家私企做保安工作,他經常利用兩班倒休的時間與巡防隊員一起在北崗新居小區內巡邏,使小區治安情況得到明顯好轉。黨員苗長華擅長家用電器維修,隻要一個電話,苗長華隨叫隨到,毫無怨言。黨員服務隊成立一年來,共為居民修理大小電器67件,義務為居民接送孩子80餘次,理發20人次,修理暖氣、管道等百餘件。
老黨員李德春退休前任原北車輛段黨委書記,熱心社區黨務工作,利用每個月的黨員活動日給黨員分析當前形勢,並組織座談討論。尤其他結合自身及身邊的典型事跡進行的關於如何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方麵的黨課,使黨員們深受教育和鼓舞,紛紛表示要發揮餘熱,為社區建設出一份力。
【因需施服,感受黨的關懷溫暖】
“我終於有收入了。”剛拿到工資的胡毅滿懷喜悅逢人就誇社區好,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家住在北京街社區的胡毅下崗失業後一直沒找到工作,和父母住在一起,父親因身體殘疾提前內退,全家僅靠母親的退休工資生活,非常困難。社區黨總支將他家列為重點幫助對象,社區書記與其結對子,從幫助胡毅再就業入手,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經過努力,今年1月份,終於為他在區工商分局找了份保安的工作,現在胡毅工作穩定,有固定收入,父母也很欣慰。
幾年來,街道黨工委把關愛弱勢群體作為樓院黨支部和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著力點,以關注民生為主線,關懷弱勢群體,切實為他們排憂解難。今年春節,九三社區黨總支的黨員們拎著水果、蔬菜、餃子皮、餃子餡來到黃立鳳老人的家裏,為老人做了一頓美味的年夜飯,還把屋裏布置一新,掛上了喜慶的“對聯”、“紅燈籠”、大紅“福”字,平日裏冷清的小屋一下熱鬧起來。
北京街社區的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居民手裏都有一張“社區黨員服務親情卡”,轄區的黨員與他們認了親,卡片上寫有黨員和服務對象的姓名、住址以及聯係方式,困難戶們需要幫助時,就可以直接找到認親對子。這項活動不僅為黨員發揮作用提供了新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實現了兩個轉變,即從以往的結對服務由過年過節的走訪慰問為主向經常性的日間照料為主轉變,從物質幫助為主向精神慰藉為主轉變。對社區居民王強青來說,這個“親情卡”的含義更深:王強青的愛人幾年前因病去世。她本人退休早,一個月700多塊退休工資,身體也不好,兒子下崗以後在外邊打零工。沒想到雪上加霜,家裏又遭遇了一場大火。了解這一情況後,社區黨總支發倡議,搞捐款,社區黨員和她結對子認親,送來了電飯鍋、洗衣機、冰箱、彩電等生活用品,讓她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黨的溫暖。
【因崗施教,給予黨員特殊關愛】
街道黨工委變靜態教育為動態教育,變灌輸式教育為形象教育,變單一的理論教育為靈活的現身教育,並分別設立了《社區黨建專項經費》和《社區黨建特色活動基金》,用於開展黨員教育、黨員活動、走訪慰問等費用,使黨員從中受到啟發,得到實惠,效果顯著。
九三社區黨總支的黨員中有一些攝影愛好者經常聚在一起探討攝影技術、講評攝影作品,黨總支針對這一特色,專門成立了一個特色黨支部,黨支部的成員出於對攝影的愛好和興趣集中在一起,街道黨工委把電腦培訓室提供給他們做剪輯圖片的場所,黨總支為他們提供展示攝影作品的場所,還經常從社區黨建專項基金裏為他們提供出行拍攝作品的費用保障,在這些黨員們展出的攝影作品中,有祖國大好河山的照片、有黨的光榮傳統曆史的照片,還有展現改革開放30年成果的照片等等,這個支部的黨員建立了一個老友攝影網,他們充分利用這個網上平台,學習和交流攝影水平,點評攝影作品,結識攝影愛好者。網上展示的圖片使其他黨員感受到祖國的壯麗風貌,感受到祖國的巨大變化,從中受到教育,受到鼓舞。
為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和大學畢業生盡快找到工作,街道黨工委依托街道社區黨員服務中心定期舉辦下崗失業職工及畢業學生進行技術培訓,對困難黨員進行計算機技術和再就業技能培訓,使他們掌握1至2門實用技術,提高再就業能力。王麗大學畢業後,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總支了解到王麗的情況後,按著她的興趣能力和當前社會行業熱門幫著出主意、想辦法、定方向,並推薦她參加室內裝飾裝潢專業的技能培訓,為其減免了部分培訓費用。培訓結束後,街道大學生再就業基地還為她聯係到一家裝修公司實習。
社區黨總支不定期地組織社區老黨員進行短途戶外活動,濱海路徒步走、植物園景觀欣賞、參觀改革開放30年成果展、曆史博物館、旅順萬忠墓紀念館、金州關向應紀念館等等,暢談曆史,展望未來,寓教於樂,收到很好效果。(資料來源:《大連日報》2009年8月18日)
*內蒙古新左旗:少數民族地區開展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做法
(中共新巴爾虎左旗委常委、組織部長高文升)
新巴爾虎左旗(簡稱新左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呼倫貝爾市西南端,是以蒙古族為主體的邊境少數民族聚居區。全旗轄5個蘇木鎮、53個嘎查、7個社區,總麵積2.2萬平方公裏,人口4.2萬,其中蒙古族人口占全旗人口總數的74.8%,共有黨組織225個,黨員2936名,其中少數民族黨員占黨員總數的79.6%。近年來,新左旗針對邊遠牧區黨員幹部教育培訓資源短缺、集中培訓難、培訓方式單一、學非所用等問題,通過成立蒙語譯製基地、流動黨校、遠程教育播放站點、嘎查培訓基地、蒙文黨建網站等多種教育培訓平台,突出牧區特色,注重實用和實效,加強對邊遠牧區基層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取得了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