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地處吉林省西南部,麵積為14080平方公裏,其中農時麵積14042平方公裏。土地資源大體是“二林一草四分田,三分路、水和莊園”除鐵東、鐵西兩個市區外,還轄一市(公主嶺市八三縣(梨樹縣、伊通縣、雙遼縣),下設39個街,37個鎮,74個鄉,1209個村。全市有12個民族,總人口284.2萬,其中農業人口200.8萬,占總人口的70.7%。解放戰爭時期,這裏曾進行過中外聞名的“四平戰役”。
解放後,在這塊革命先烈熱血染紅的地上,黨和政府帶領各族人民,在日偽和國民黨反動派遺留的貧窮落後的經濟基礎上,發揚愚公移山精神,同心同德,團結奮鬥,進行了艱苦卓絕的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通過清除的影響,撥亂反正,全麵改革,開拓進取,全市社會主義建設欣欣向榮、生機勃勃。農業連續獲得豐收,糧食產量1988年達到41.1億公斤,創曆史最高水平,比1983年增長14%,工業初步形成了機械、食品、紡織、化工、建材、冶金、電子、煤炭、造紙、皮革、醫藥等門類比較齊全的體係,產品近900種,有的已打人國際市場,1988年,全市工農業總產值達44.4億元,比1983年增長56.9%其中農亞總產值為6億元,工業總產值為24.8億元,國民收入22億元,人均國民收入774元。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衛生事業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1983年9實行以市帶縣管理體製後,進一步發揮城市醫療衛生機構的中心作用,建設和完善城鄉衛生係統網絡,顯著增強了醫療衛生係統的整體功能,提高了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基本滿足了人民群眾醫療保健的需求,並形成了四平市具有自身特點的衛生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