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拉伸近來,你可能經常聽到“動態拉伸”這個詞。那麼,動態拉伸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動態拉伸被定義為“……在運動所需的活動範圍內主動活動關節。”
●靜態拉伸是在不動的情況下保持拉伸姿勢。
●本書中所講的拉伸,是包含運動*在內的雙階段拉伸。曾有運動員因拉伸方法不正確,增加了比賽中的運動損傷,於是有些教練聲稱:運動員在比賽之前不應當進行靜態拉伸練習(他們中的很多人建議運動員在賽後進行靜態拉伸練習)。
以下是我的建議:對於運動員來說,熱身之後,做一些輕柔的靜態拉伸動作可以幫助你為動態拉伸、訓練和進一步的熱身做好準備。柔和的拉伸動作可以給你的肌肉一個信號,讓它們知道自己要發揮作用了。
另外,在賽後進行靜態拉伸(包括兩個階段)也是相當有益的。對於大眾(非竟技人員)來說,我相信雙階段一直都非常有效和有用。全世界已經有超過350萬人買了這本書,並且使用了書中的拉伸動作進行練習(這些讀者中的絕大多數並非專業運動員)。
30多年來,我們收到了很多好評。拉伸讓人們感覺更好。那麼瑜伽呢?全世界有上億人練習瑜伽,而瑜伽正是靜態拉伸的一種。如果練瑜伽對身體沒好處的話,人們還會練嗎?奇怪的是,如果你研究一下動態拉伸,就會發現其中有很多其實就是訓練動作,如揮動手臂、踢腿、側彎、用手摸腳趾等等。
這裏麵並沒有什麼新鮮的動作,運動員們早就已經將這些動作應用到熱身過程中了,隻是不叫它們“動態拉伸”而已。說動態拉伸取代了靜態拉伸是一種沒有遠見的看法。這兩種拉伸並不是取代與被取代的關係,它們各自擁有自己的地位。
全世界已經有數百萬人使用了這本書,他們還會繼續使用本書並從中獲益。運動員和他們的教練也可以借此完善熱身和拉伸的技巧,尋找一種可以使運動員發揮得最好、受到傷病最少的練習組合。對於普通人來說(尤其是那些在辦公室中工作的人或是操作電腦的人),拉伸時要注意身體的感覺,永遠不要讓自己在拉伸時感到疼痛,不要動作過快或挑戰高難度的動作。請將注意力集中在每個拉伸動作帶給你的感受上,要對自己的感覺有一定的敏感性。嚐試一些拉伸動作,並體會身體的感覺。
1975年,鮑勃和他的妻子簡在南加州的一個車庫中寫出了第一本關於拉伸的家庭讀本。插圖由簡繪製,是根據鮑勃進行這些拉伸練習時的照片畫的。1980年,本書由謝爾特出版社編輯出版,各大書店均有銷售。不論是一般的練習者,還是專業的醫療人員,都將這本書視為最易讀的教材。到目前為止,這本書已經被翻譯成了23種語言,在全世界賣出了350多萬冊。現在,鮑勃身材勻稱,身體健康,但實際上他並不是一貫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