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石峽,素有“中華山水精品”、“盆景峽穀”之稱。在這裏,有“縮小了的山水世界,擴大了的藝術盆景”;有紅岩絕壁,飛岩陡壁,險情奇趣的丹霞地貌和峽穀景觀;有狀若飛雪玉龍,銀光閃閃的瀑布群;有奇景通幽,微風送爽的黑龍洞;有澗水分割,絕壁高聳,崔巍對峙的一線天;有壁綠湛藍,奇石怪川的黃龍潭;有相傳龍女與龍子浪漫化身的相吻石;有一半在岸,一半置水,紋理自然,灑脫飄逸的逍遙石;有至幽至奧,亦可泛舟,亦可嬉戲,亦可散步的黑龍潭;有夾迫在峭壁間,看似搖搖欲墜,令人心驚肉跳的“試心石”;有流動於岩壁上,水珠滴滴而下的天然壁畫;有上下錯落,一南一北,一明一暗,交相輝映,飄飄灑灑,飛花碎玉的天女散花瀑布群;有.狹長幽曲,山勢巍峨的蒼龍澗…..。
據曆史記載,在約25億年前的太古時代,雲台山隻是海洋深處的一片沉積岩層,幾乎沒有生物。岩層由碳酸鹽質和鐵質泥鹽構成。在海洋平靜了百萬年後,突然,波瀾壯闊的火山噴發,終於打破了海洋的寧靜,同時宣告雲台山進入了一個動蕩起伏的成型階段。今天我們看到的奇山異石,是億萬年前地質演變的結果。其間經曆的無數次裂山斷海、風侵水蝕,終於造成了現在令人歎為觀止的靈山秀水世界。
從紅石峽景區,至子房湖之間,是一道狹長的蒼龍澗。據傳是黑龍的後宮。蒼龍澗狹長清幽。澗內崖壁險峻、嵯峨森嚴。龍澗內,銀白色的瀑布、水簾,不時地從穀頂噴薄而下,其勢瀟灑飄逸,其聲如急雨。頂上一條條呈平行狀的裂隙,恍如能工巧匠打造。龍澗水深莫測,黛碧無底。崖壁上清泉流過的地方,青苔綠蘚相伴。由於澗內氣溫長年保持在10度上下。因此,日久繁衍出的成片苔蘚和蕨類植物,猶如丹青妙筆,彩繪出一幅幅、一卷卷大寫意的圖畫。“大千畫壁”因此而來。
與蒼龍澗相聯接的,便是天女撒花瀑布群。落差60米的瀑布,以其三疊狀鄙薄而流。其下端是一道帶狀的草叢,恍如菌甸子。把石塊鋪蓋了起來,從遠處看,恍如一塊翡翠色的地毯。從涯壁上鄙薄而下的瀑布,從翡翠色的菌甸子上緩緩地流下。在赤紅色崖壁的籠照下,終於為我們繪製成了一幅幅精美絕倫的水體雕塑與天然壁畫。當我們沿著石梯,腳踩綠茵鋪滿的石塊,徒步援壁前行時,碧綠的潭水,豔紅的山體,如菌甸的石塊。泉水潺潺,恍如一串串晶瑩的珍珠。步移景換,目不暇接。“王冠珠串”因此而得名。
首龍瀑的對麵,有一道恍如臥伏蛟龍的紅色巨石。從遠處看,其形欲動非動,似飛未飛,栩栩如生。據傳隻要往它的身上澆水,蛟龍便立即借水得氣,騰空而飛。因此而取其名為“臥龍岡”。
當我們登上山崖,回望紅石峽,一個纖巧、婉約、神奇、瑰麗的紅石峽,重新出現我們的視線上。這是一道埋在平地裏的山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