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的可悲之處在於,總想讓貓設計一個不吃魚的製度,那歸根結底一定還是個吃魚的製度;而人類社會的希望在於,無論何種吃魚的製度下,魚總不會被吃光。————摘自著作《深淵的黃昏》
當聽到一位同事忸忸怩怩地說要講自己的戀愛故事時,我腦海裏浮現的是我讀過的唯一一本戀愛小說,應該是叫《羅密歐與朱麗葉》,我看完以後大失所望,覺得遠遠值不回票價。我的觀後感是這樣寫的:“這部小說從頭到尾都在宣揚一種隻要我們有愛情,就可以掙脫世俗的一切枷鎖,邁向光明未來的自戀思想。可是夢想哪那麼容易照進現實呢,嚴酷的自然規律狠狠地教育了他們,同時也告訴了我們,不要隨意使用違反公司規定的違禁精神類藥物,脫離社會化工業體係的產品總存在這樣那樣的不確定性,如果使用了公司指定的藥品,就不會發生這種慘絕人寰的悲劇了嘛,幸運草公司萬歲。”我的讀後感後來還登上了報,直接導致了這本書被拍成電視劇,在被改編的故事裏,羅密歐與朱麗葉成功逃離了封建家族,進入了公司的同一個車間同一條生產線,在日複一日的機械加工中幸福地被榨幹,這樣才對嘛。
年輕人的青春太過乏味,而且荒謬至極,我就轉述一下他的故事好了,他愛上的是一個喜歡在梧桐樹下看書的長發披肩的女孩,不可思議,母星哪有梧桐樹,話說梧桐樹是什麼。長發披肩更是脫離現實,不怕卷進車床裏嗎。還看書呢,書是多麼貴重的東西,一個小女孩能買得起。我每回去書庫提書的時候都會請人護送的,在樹下看書跟在大街上數成捆的鈔票一樣屬於自殺行為。所以我推測,實際情況應該是一個殺豬的女孩正在電線杆下晾曬豬的大腸,為製作香腸做準備,這才符合一般的常識,而且比樹下看書的女孩更有魅力。
在下一幕鏡頭裏兩個人就開始接吻了,真是荒謬,人的這張嘴每天什麼事情不幹,幾十種細菌和病毒在上麵潛伏著,簡直可以當武器用,隻有在考慮到免疫抗體的交換這一項功能時我才能覺察出接吻這種行為還是有那麼一點意義的。接下來會怎麼樣呢,這兩個人會結婚嗎,我覺得結婚才是最******的行為,兩個完全沒有血緣關係,前半生也幾乎沒有相處過,興趣愛好大相徑庭的人,非要把他們摁到同一個屋簷下生活,還不準他們去找其他的異性,就在衝突和嫌惡中度過下半輩子,一開始的激情很快就會退散,經濟問題和心理障礙逐漸占據上風,兩個人就像同一個身體上的兩個人格一樣,互相撕扯扭打,卻怎麼也不能把對方真正地剔除,這種類似於無期徒刑一樣的婚姻,還有無數人付出巨大的代價前仆後繼,我也隻能歸結於基因的選擇性了,像我這種看得開的人,恐怕在數十億年的生物進化中也曾出現過,隻不過就像天邊劃過的流星一樣,嗖得一下,滅絕了。
果然,在兩個人即將談婚論嫁時,問題如期而至,女孩曾經墮過胎,三次,而男方不僅貧窮竟然還不孕不育。故事發展到這兒,我反而有些看好這一對了,這簡直就是天造地設啊,上帝肯定是不願意讓女孩再飽受墮胎之苦才將男孩送來,為什麼不在一起呢,原來是雙方家長不同意,這有什麼好反對的,你們還認為自己的子女能找到更好的嗎,所以我討厭這種玩偶之家式的小家庭生活,每個人都把自己看得太重,卻掂量不出自己實際上有幾斤幾兩,本來明眼觀是非的七大姑八大姨卻在一旁看笑話。所以還是苦難中的人類更可愛,能忍讓,知進退,看到機會從不挑肥揀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