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強人所難就是傷人自尊(2 / 2)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該以自然為宜,雙方都覺得沒有壓力,這才是人際交往的理想境界。提出讓別人為難的要求,說明你對別人的期望要求過高,這本身就是一種壓力。

同時,你的要求令他為難,說明你以前的付出還沒累積到可以提這個要求的時候。一顆樹上結滿了李子,李子成熟時味道甘美,可你非得在李子剛剛成型時就要吃,那嚐到的滋味肯定是苦澀的。人際關係也是我們培育的果樹,過早的摘取果實是既費了自己的心血,又嚐不到果實的美味,萬事不可強求。

做事也要講究藝術。在辦事過程中,如果發現對方的做法與自己的要求不符,可以通過巧妙的暗示,這比使對方惱怒的指責要高明得多。如果對方辦事的方法不符合你的要求,當麵指責隻會造成對方的反抗,容易把事搞砸。而巧妙地暗示對方注意自己的錯誤,則可以輕鬆地把事情處理好。

美國一家大超市的經理傑克每天都到他的連鎖店去巡視一遍。有一次他看見一名顧客站在台前等待,沒有一個售貨員對她稍加注意。那些售貨員在櫃台遠處的另一頭擠成一堆,彼此又說又笑。身為經理的他當然對這一情況很不滿意,一定要糾正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但是傑克並沒有直接地指責那些在上班時間閑談的售貨員,他采取了巧妙暗示、保全員工麵子的方法處理了這件事。他站在櫃台後麵,親自招呼那位女顧客,然後把貨品交給售貨員包裝,接著他就走開了。售貨員當然看到了這個情況,自責的她們再沒有讓類似的情況發生。

傑克沒有直接指責員工的不負責,而是親自去為顧客服務,讓員工意識到自己的失職,起到了間接地糾正員工錯誤的作用。

有些人麵對直接的批評會非常憤怒,因為他們覺得傷害了他們的自尊。這時,就要間接地讓他們去麵對自己的錯誤,這樣做會有非常神奇的效果。

伊麗莎白女士運用巧妙暗示的方法使得一群懶惰的建築工人,在幫她蓋房子之後清理現場。開始請工人幹活的時候,伊麗莎白女士下班回家之後,發現滿院子都是鋸木屑。她不想去跟工人們抗議,因為他們工程做得很好。所以等工人走了之後,她跟孩子們把這些碎木塊撿起來,並整整齊齊地堆放在屋角。次日早晨,她把領班叫到旁邊說:“我很高興昨天晚上草地上這麼幹淨。”從那天起,工人每天都把木屑撿起來,堆放在一邊,領班也每天都來看看草地的狀況。

這種辦事的方法,使人們易於改正錯誤,又維持了自尊,使他自己以為自己很重要,使他希望和你合作把事情辦好,而不是反抗或抵觸。生活中的很多事,起因複雜,因此辦起事來更複雜。許多時候我們清楚,真理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有了道理就可以不依不饒。

在辦事中即使自己是對的,你也可能因為讓別人丟臉而毀了一切。因此當我們做事的時候,盡量考慮到別人的感受,我們沒有權利去做或說任何事以貶抑一個人的自尊。重要的並不是我們覺得他怎麼樣,而是他會覺得自己如何,不管怎麼說,傷害他人的自尊是一種罪行。

自尊自信是人不斷進取的階梯,是促使人奮發進取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產生巨大的力量,這種催人向上的力量,既是一種強大的驅動力,又是一種強大的自我約束力。可以說,人的一生取得的任何一次成功,都是伴隨著自尊自信取得的。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也是伴隨著人類的自尊自信的取得。因此,維護他人自尊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