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又是一年畢業時,夏意漸濃,綠韻即至。沉浸在光陰的回味中,接過作者的《鷹擊長空》作品集,迫不及待地讀完。最初隻為交流學習,仔細閱讀後才發現此書不僅是作者心靈的絮語,也是作者胸懷大誌,以及作者表達對生活、對人生理解的心聲。
《鷹擊長空》作品集包括小說,有短篇小說《崛起》、中篇小說《呼嘯的青春》,詩詞(古詩詞、現代詩),散文、隨筆三部分內容。作者是一個文學愛好者,並非專業作家,卻能夠孜孜不倦創作頗有數量的文學作品,實屬難得。四年裏,作品雖未發表,作者卻從未輟筆。在畢業的時候,將這些作品整理、出版,也是作者為追求自己的夢想而邁出的重要的一步,同時也是啟迪年輕人去思考生活,思考人生,以及為夢想而執著、奮鬥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作品集中,數張寧大校園風景照和我們2009級工管班的合影映入眼簾,很貼切。此書是獻給為夢想執著、奮鬥的年輕人,也是致我們呼嘯的青春。曾經,多次聽很多同學提及此書,都評價很高,也對作品內容大膽地猜想過。今天得以看到此書,很是榮幸。作者是班裏第一位出書的,這不僅是作者追求夢想的體現,也是我們2009級工商管理班的榮譽。文中激蕩著作者對友情,對親情,對國家與人民的感情,其奮筆疾書的情感張力隨處可見,文化指向和精神亮度很有遠見。我很欽佩作者深刻的思想與豐沛的創作激情。
書中作品的思想大多立足自身。短篇小說《崛起》以我國近代著名的曆史事件為背景,內容旨在闡述民族性格的崛起對國家崛起的重要性,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偉大崛起的渴望之情。字裏行間表現出作者睿智的哲思與豐富的感情,讓人頓生歆慕。小說篇幅不大,意義提升空間卻很大。作為一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能有思考曆史、思考文化的意識和能力,能有憂慮國家興亡的思想,當真難得。我想《崛起》的寫作,得益於作者對曆史、對文化的理解,得益於對國家與人民的感情。大一伊始,作者已是學院黨支部的重要一員,也是學生黨員中的老黨員,處處起著模範到頭作用。常聽同學說作者喜歡仰望國旗,喜歡披著黨旗等,現在再結合這部作品,更加被作者赤誠的愛國情懷所感染。
對親情、友情、愛情的追憶和感恩,是精神成長的內在定力和激勵魔力。中篇小說《呼嘯的青春》用緩慢、細膩的語言呈現出青春的一幕幕畫麵,一場場情景,一種種感情。小說素材選取了平常的人物、事件,通過細節描寫,以及通過跌宕起伏的感情的描寫,展現了生活的本真和現實的無奈,讀完能察覺到青春的輻射力量。小說般的語體,自由馳騁,真切自然,感情真摯純樸。作者對生活履曆的點滴掃描和理性反思,是作品成形的必備環節。我們知道,閱曆值得咀嚼和回味,作者已經做到了這一點:對校園生活的思考,對老師和同學的感情,對愛情的向往……作者已將身邊的小事、凡事放在了心裏,已經成為了作者創作作品的精神營養劑。
與作者結識,應是大一;頗為熟悉,應是大四。我想《呼嘯的青春》應該是作者思想的立體化展現,內容觸碰現實、撫摩生活,單純樸素,卻又有作者自己對情感的認識,內容有生活積累和人生駁雜的感悟,其間夾雜與之相關的酸澀回憶,也有麵對滔滔浮世、渺渺人情的沉思感歎。能有這樣的感歎,得益於作者成長的環境和獨特的人生見解。生活中,作者豪爽、睿智、平實,略帶俏皮的語言裏有著人生的萬千滋味。生活中的苦口甜心,創造中的風纏霧繞,親人、兄弟、朋友、愛情,作者以自己鮮活的筋骨經曆,獨到、深刻和廣闊的視角,刻下了自己的收獲、期待、靈魂與良知。
詩詞作品很豪放且純粹、幹淨,作者用端正的態度在寫,用真誠的心在寫,運用了人們常說的我手寫我心。人們都說,成長是每個人不可回避的,是理性的探討,也是感性的體驗,通過作品集我看見了作者成長的身影和標本。
窗外陽光燦爛,我看到了葉綠花紅,聽見了黃河的流水聲與林間鳥兒的歡叫聲,想起了王維的詩歌《畫》裏麵的詩句“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我想當春風再一次吹起的時候,它會載著我們尋覓有關大學、有關青春的氣息,熟悉或陌生,一路歡唱,遠遠地飄來……
最後,感謝作者這本書的出版,讓我們彼此的友誼得以更好地承載與見證,同時讓更多的年輕人重新思考生活,重新理解生活,重新定義夢想與人生追求,也讓社會上更多的人看到我們當代大學生的所思所想和精神風貌。在此,也代表2009級工商管理班、黨支部的同學,感謝作者大學四年的付出,我們一定會珍藏好這份深厚的友情……
祝福作者事業有成,期待作者第二本作品早日麵世。
陳佩
於寧夏大學
2013年5月19日